女性更年期为什么身上总是这疼那疼的?看了这几大原因,就清楚了

迎梅看养护 2024-12-10 20:15:08

50岁的李阿姨最近总感觉身体哪里都不舒服,膝盖酸软、肩膀僵硬,连以前灵活的手指也变得笨拙了起来。

有一天,她忍不住抱怨,“怎么这年纪,感觉浑身上下都是‘毛病’,除了没人疼,哪儿都疼!”

她的朋友笑着安慰,“这不就是更年期嘛,忍忍就好了!”

李阿姨半信半疑,可越忍越难受,于是到医院一查,才发现这些症状的背后,藏着许多科学道理。

更年期,作为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阶段,不仅标志着体内激素的变化,也伴随着各种难以言喻的不适。

而其中最让人难受的,莫过于那些说不清楚、治不彻底的“疼”。

那么,更年期为什么会让身体“这疼那疼”?

骨质疏松

在女性的更年期阶段,骨质疏松被认为是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的研究,绝经后女性在前5到7年内,骨密度流失速度显著加快,每年下降1%到3%。

这种骨质的流失让骨骼变得脆弱,进而导致关节和全身骨骼的疼痛。

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通常从膝关节或腰椎开始。

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得像生锈的门轴一样,需要“热身”才能活动。

而蹲下、站起或爬楼梯时,关节的疼痛又会加重。

骨骼就像人体的“钢筋水泥结构”,雌激素则是帮助维护结构稳定的“钙质工人”。

绝经后,雌激素的“工人团队”离职,骨骼中钙质大量流失,骨密度下降。

随着骨骼支撑力减弱,关节的压力增大,疼痛随之而来。

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

如果说骨骼的疼痛有迹可循,那么更年期引发的神经敏感性增加就像身体里的“捣乱小孩”,让疼痛感成倍放大。

《The Lancet》2019年的研究指出,雌激素的快速减少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提高,这意味着本来轻微的刺激,现在会被身体感知为剧烈疼痛。

神经敏感性增加带来的疼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

今天膝盖痛,明天肩膀痛,后天可能是手指或者脚踝不舒服,让人难以预测,也无法安稳地休息。

神经系统就像人体的“信号放大器”,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放大器失去了调控功能。

哪怕是轻微的炎症或局部不适,神经也会将疼痛信号无限放大,传递到全身。

更年期疼痛的具体表现与区分

在更年期,“疼痛”可以有多种表现,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游走性疼痛: 今天手腕痛,明天膝盖痛。

疼痛的部位不固定,但又不是外伤引起。

晨僵: 早晨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

这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类风湿通常伴随持续的关节肿胀。

局部炎症疼痛: 如腱鞘炎、肌腱炎,关节弹响并疼痛,尤其是长期重复使用某部位后更明显。

如果你发现疼痛的部位变化频繁、没有明显肿胀或炎症,同时伴随情绪波动或潮热多汗,这很可能与更年期相关。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排除其他疾病,例如类风湿或骨关节炎。

肌肉质量下降

《Th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20年的研究显示,30岁后人体每年流失约1%的肌肉,而更年期阶段,肌肉流失速度会加快。

这直接导致了肌肉力量的下降和疼痛感的增加。

肌肉疼痛通常表现为全身酸软无力,特别是在运动后,酸痛的恢复时间比年轻时更久。

这种疼痛多见于背部、肩膀和大腿部位。

肌肉就像身体的“弹簧垫”,帮助缓冲关节的压力。

当肌肉减少时,关节和骨骼的压力倍增,就像一个弹性疲劳的垫子,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情绪与疼痛的双重夹击

更年期女性常常情绪波动,易怒、低落、甚至焦虑和抑郁。而情绪问题不仅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让身体疼痛“雪上加霜”。

心理压力和疼痛之间密切相关,当人处于长期紧张状态时,肌肉会不自觉地紧绷,疼痛感也会加剧。

面对这些身体的不适,运动是最经济有效的“解药”。

2021年一项临床研究表明,规律的低强度运动可以显著缓解更年期疼痛。

研究对象在8周的快走和瑜伽锻炼后,疼痛指数平均下降了25%,同时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均有明显改善。

推荐运动

低冲击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是最适合更年期女性的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能保护关节。

力量训练: 简单的弹力带练习有助于减缓肌肉流失,保护骨骼。

柔韧性训练: 瑜伽和拉伸能缓解紧绷的肌肉,改善睡眠质量。

为什么运动有用?

运动能提高体内血液循环,让缺氧的肌肉和关节重新获得活力。

同时,运动还能刺激内啡肽分泌,这种天然的“止痛剂”能够缓解神经敏感性,减少疼痛感。更年期的疼痛并不可怕,它更像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健康、调整生活习惯。

从理解疼痛的来源到积极采取措施,更年期的女性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心态,优雅地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1 阅读: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