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轩逸电驱版e-POWER,配1.2L+电机,油耗低至3.9L,值得选吗?

车市白话 2022-06-14 16:49:46

对于不少车型来说,更新换代是它提升产品力,从而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的最好方式,有这样经历的车型也不在少数,比如今天的主角——日产轩逸。虽说很早之前它就已经是穿梭在各个城市大街小巷的经典家轿车型,可是真正走向巅峰还得从这一代开始,让朗逸、卡罗拉或速腾等竞品在销量上只能望洋兴叹。而除了设计上革新,更高舒适性与更低用车成本无疑是它成功的关键,所以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日产再次推出e-POWER版本,也就是搭载了电机的轩逸。

都知道本田和丰田有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并且有着出色的可靠性与燃油经济性,得到了不少追求低油耗的消费者喜爱,那日产这套混动系统又有何亮点?目前e-POWER版本共有四款车型可选,指导价区间为13.89-17.49万元,终端优惠力度还可以,按照多数消费者选择的版本,次低配和次顶配比较值得推荐。此次实拍车型为次顶配,原因是功能性配置更丰富一些,可满足对实用性的更高需求,此外动力上保持一致。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外观部分,虽说还是归于轩逸燃油车系,但新车毕竟是发布最晚的版本,因此采用了家族的最新设计思路,比如全新样式的品牌logo,中网格栅内部结构也改为菱形处理,这么一来精致感还是略有提升。此外变化倒是不大,锐利的LED大灯组继续与前格栅融为一体,这也是为何全新轩逸被誉为小天籁的原因,时尚感在同级别排的上前列,年轻消费者也能很好接受。

作为一款标准的紧凑型轿车,轩逸e-POWER尺寸还是老样子,与燃油版车型保持高度一致,4649*1815*1445mm的长宽高和2712mm轴距,在紧凑型轿车中也算得上大号,甚至轴距接近速腾这种A+级轿车,因此车内空间无需担心。而车身侧面设计也和燃油版基本一致,C柱上有一个徽标,意思是日产在国内市场投放的第一款e-POWER产品,仪式感还是蛮不错。而17英寸的密辐式双色轮圈保留原有设计,除最低配以外车型均有搭载,视觉效果同样主流。

尾部设计变化更少,舒展的轮廓带来不错的居家感,虽然与天籁风格不同,可营造出的时尚感并不差。而且e-POWER版本比燃油版车型尾灯组更显精致,原因是内部结构不同,比如U型示宽灯配合LED光源,细长的点亮效果自然优于燃油版,夜晚辨识度也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外观变化不大,那内饰部分同样如此,甚至还不如外观有看点。坐进车内,你会觉得轩逸e-POWER与燃油版几乎完全相同,熟悉的浓郁温馨感一看就是居家为主,而三辐式平底方向盘手感还不错,也提升了一定运动氛围,后方虽说没有采用全液晶仪表,但7英寸液晶屏+传统指针所展现出的显示效果也不错。再就是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内置智能互联车机系统,看起来就比燃油版车型高级一些。如果各位足够细节,还能发现挡位区域的变化,全新电子排挡很像是纯电动车型的风格。

按照售价,e-POWER版本应该属于高配,毕竟起售价就超过了13万,但各位想要特别丰富的功能配置并不现实。像今天所试驾的超智驾MAX版本,也就是次顶配,才应用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像全景影像属于顶配专属,其它两款配置连基本的定速巡航都没配备。其它实用性功能也是如此,基本都是高配专属,甚至连座椅电动调节、真皮座椅等功能都得是顶配才勉强配备。

座椅表现和燃油版车型没有什么区别,也一直是轩逸的强项,但是细细体验e-POWER版本,我个人感觉是偏硬一些,不知是错觉还是厂家故意而为之。好在优秀的人体工程学依旧能够有效缓解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配合后排较长的坐垫与内嵌式造型,一家四口开着它出趟远门还是比较惬意,在这个级别的轿车中无愧标杆水准。

e-POWER作为加入电机后的混合动力,除了提升燃油经济性,那就是提升加速能力,即便它的燃油发动机只是1.2L排量的三缸动力,最大功率仅为53kW。但是该动力并不直接驱动车轮,与熟悉的混合动力或增程动力完全不同,所以各位别担心三缸发动机,整车与电车的质感基本一致,轻踩油门就可以平顺的加速。根据实测结果,新车百公里加速8.8秒左右,这还是车内有两人的情况下,一般市区代步场景刚好如此,超个车再轻松不过了。关键是还省油,官方NEDC综合油耗低至3.9L,车主给出了4.1L左右的平均数值,再加上只需要92号燃油,比卡罗拉双擎还要省。

总结:或许日产这个品牌在性能领域没什么建树,一款GT-R也早已被多数人遗忘,可它普通家用车市场却让人无法拒绝。超低用车成本和舒适的乘坐感受,配合着多年以来的口碑支撑,15万预算买台合资家轿车,选择轩逸的e-POWER版本没什么问题,至于15万买台1.2L发动机,体验过后或许各位更乐意把它当做纯电动车型,且是没有续航焦虑的“电动车”。

0 阅读:7

车市白话

简介:专注原创汽车测评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