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农民的起义和反抗都是因为无法活下去,无法生存了造成的,最后他们基本都是炮灰。造成农民无法活下去的原因,就是皇帝无能或者贪婪,然后导致官僚地主集团更加贪婪而形成了两极分化造成的。
秦胜吴广起义
有些时候改朝换代是被动的,但是多数时候是官僚地主集团主动有意作为造成的。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皇帝会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权势财富地位名利。
我们用明朝来说明。朱元璋一定意义上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所以他分田地,办公办教育和医疗,轻徭薄赋,杀贪官污吏,抵抗外来侵略。这几乎是贯穿整个明朝始终的。后来我们有了另外一个人,毛泽东,做的更加彻底。
明朝要想实现农民的利益,就必须限制官僚和地主的利益,但是皇帝不可能一个人统治天下,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官僚集团有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和皇权差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明朝皇帝培养了太监集团来制衡官僚集团。但是太监集团知识能力不足以应对官僚集团,所以就落入下风,也就被污名化了。太监集团因为没有后代基本只能忠于皇权。
官僚集团的利益越大,和皇帝的矛盾就越大,等爆发到无可调和的地步,就会改朝换代。改朝换代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之前犯下的罪行一笔勾销,如果可以自己之前拥有的财富也会保留下来。正是因为有这个需求,所以官僚集团集体合作然后加速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利益和矛盾
绝大多数时候,改朝换代的最大受益者其实就是官僚集团本身,并且他们在很多时候自己成为了皇帝。
对于多数官僚来说,要么自己原本就是地主,要么通过努力也是想成为地主,就是生生世世他以及他的家族要享受荣华富贵。官位是一时的,但是资产是生生世世的,他们自然就会依靠权利来获取资产。
他们拥有资产财富,拥有权力,就会形成特权,这些势力就是力量,当他们的力量大于皇帝的力量,就会控制朝堂,就会废除皇帝或者自立为皇。
正是因为如此,明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官僚集团的暗地里的反抗卖国造成的。对内,剥削的人民民不聊生,对外勾结蒙古,满族等外族。
明朝是他们没办法直接反抗的?明朝皇帝的力量一直存在,即使是最弱的时候,是傻子的也不多,基本上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所以官僚集团做不到通过自立为皇的方式实现改朝换代。举个例子,即便是崇祯,也是自缢而死,而不是苟且偷生,这就是力量。
明朝的官僚集团是如何反抗勾结外敌维护自己利益的呢?
他们最大的法宝就是,借着皇帝的旨意谋取自己的私利,同时让百姓认为这些行为都是皇帝做的。百姓不相信皇帝,两者离心离德,官僚集团就可以愈加为所欲为,这是他们最大的法宝。
在朝堂上,他们借助国家大义的名义形成了官僚集团,比如东林党集团。这样基本就实际上控制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这样就事实上剥夺了皇帝的最大权力。就是因为如此,才出了一个木匠皇帝,因为皇帝已经没有能力作为了。
在军事上,怎么瓦解皇帝的权利的?明朝天子戍边,所以明朝一直掌握着一只属于皇帝的军队。这个军队是明朝皇帝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在瓦窑堡被里应外合给消灭瓦解了。从此以后明朝皇帝基本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力量。军队永远是实现权力的最大最坚强的后盾。瓦窑堡不是败在军事上,更不是因为王振这个太监造成的,根本就在于官僚集团和蒙古勾结,借助天时地利的力量的完成的。
如何瓦解明朝的财政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通过贸易获取财富的,这是明朝可以轻徭薄赋的基础。明朝的远征很多,之前就是靠郑和下西洋实现的财政盈余作为后盾的。前些天刚好打捞到郑和下西洋的沉船,里面有无数的瓷器,这就是贸易的证明。郑和下西洋是国有企业贸易。郑和没有了,这些贸易还存在,只不过从国有贸易变成了私人贸易,只是到了江浙和福建广东的官僚地主集团手里。
也因为如此,明朝的官僚地主积攒了天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是如何验证的,就是清朝入关后,除了接受了几个像金庸的家族成为清朝的走狗外,其余都砍头抄家了,于是清朝在开始的时候轻徭薄赋并可以让自己国库充足。另外的证明就是,现在在江浙依然留存很多个明清时代的名园,今天的旅游胜地。
明朝的官僚地主集团一定要推翻明朝最直接的影响是,明朝对于贪官污吏是极其严苛的。他们只要面对明朝面对明朝的皇帝,就在未来某一天可能会被处以极刑,所以才有了以上种种故事。怕死是人的天性。
明朝灭亡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在于,地主官僚集团借助皇帝的名义对全国进行搜刮,导致了无数的人不能生存了,也就剩下了只能造反的路,这也是地主官僚集团有意促成的。
因为改朝换代了,基本不会影响他们在新朝继续当官,更不是影响他们的财富,而且他们的罪行随着明朝的消散而消散了。只是他们没想到,清朝砍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头。
这也再一次的验证,汉奸走狗卖国贼自古以来就不会有好下场的。
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所以发生很多光怪陆离,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和明朝官僚集团的做法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目的也基本是一样的。
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希望我们可以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