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农产品,往往被视为一种荣誉标志,象征着高品质性和稀缺性,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目前市场上假冒地理标志泛滥,亟需保护。
而浙江省作为地理标志大省、科技强省,同样面临这个困境。基于此,中国计量大学地标上码团队尝试利用区块链助力地理标志溯源以突破困境,助力乡村振兴。
于是,今年暑假,在前期已储备相关知识后,地标上码团队在浙江省多地开展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分为采访学习、实地调研和授课宣讲三个阶段。暑假伊始,地标上码团队便先后前往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并对阿里巴巴法务总监张波老师以及中心主任毛高蔚先生进行了采访。两位专家利用丰富的一线知识产权服务经验对团队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也对项目提出了若干建议,让团队成员们对溯源码的基本构成、运作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团队成员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参加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以及第六届知识产权天一论坛。期间,许多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就RCEP条款、跨境电商等多个知识产权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也就许多地理标志核心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培训间隙,团队队长林之凯与宁波市知识产权庭副庭长马洪先生进行了交流。马庭长对林之凯提出的“实务上地理标志纠纷的重点问题是什么”等一系列疑问予以了悉心的解答。专题讲座的培训学习加深了团队成员对RCEP中地理标志有关条款、行政性垄断的判断等方面的认识,拓宽了队员们的思维广度,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急迫性以及发展地理标志的重要性。
夯实地理标志相关理论知识后,7月18-21日,团队前往杭州西湖、台州黄岩、丽水云和进行实地调研。第一站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团队首先前往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成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西湖龙井这一地理标志的历史、文化以及目前的保护情况。
随后,团队也有幸与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先生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了解西湖龙井目前的溯源机制,也学习到许多地理标志管理的一线经验,收获颇多。
第二站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团队首先来到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知识产权科柳欣琪科长进行交流,了解目前黄岩蜜橘的保护现状。在柳科长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台州市蔡家洋本地早专业合作社,采访了黄岩蜜橘地理标志协会秘书长鲍建利老师以及当地优秀农户林锦荣先生。
团队成员就有关目前黄岩蜜橘发展的困境、蜜橘溯源码的实施、证明商标等一系列问题同林先生和鲍老师进行探讨,感悟诸多的同时也明白地标上“码”道阻且长。下午,团队有幸受邀来到百年橘园——贡橘园进行参观,实地了解蜜橘种植过程以及当地特殊的自然优势等,在林先生的介绍下,团队更加认识到地理标志产品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的实际意义。
最后一站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团队首先来到了云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局领导王伟副队长和胡江科长进行交流沟通,并正式与云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地标上码项目签署了初步的合作协议,希望后续团队能为云和雪梨地理标志的溯源及发展给予各种帮助。
之后,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云和雪梨园,和梨农就农产品“一物一码”查询、营销、管理等综合溯源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梨农们也很耐心地提供了若干见解,表达了基层农户的切实需求,这也使队员们对地理标志及地标溯源的认识更接地气。在苏坑梨园,团队近距离接触到云和雪梨,虽未到雪梨成熟期,但园中已结满拳头大小的雪梨,令队员震撼不已。即使此刻并非梨花盛开之时,也能让人联想到梨花微雨的风光旖旎。
7月25、28日,地标上码团队来到萧山区城厢街道休博园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两场“走近地理标志,探寻各地优品”知识产权主题宣传讲座。主讲人刘雨萱从地理标志的定义出发,以浙江为例,列举了许多浙江地理标志产品,指出了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目前存在的痛点问题,并分享了地标上码团队目前的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居民们对团队的创意赞不绝口。
地理标志作为特殊的知识产权,近年来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仍存在着研究空间以及更好的创新方式。本次实践调研中,团队有人中暑,有人晒成“黑炭”,但大家努力克服困难,得到了锻炼,这一行成员们收获满满。希望能用自己的点滴力量为地理标志溯源做出更多贡献。
通讯员 林之凯 刘雨萱 徐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