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引水水源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为输水终点,多年平均调水量达85.4亿m³/年,优良的水质保证了华北人民的饮水安全。
从生态学角度看,中线干渠自南向北跨越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覆盖北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气候环境复杂。整个工程是由丹江口水库、干渠以及囤蓄水库组成的生态系统,鱼类资源丰富,干渠中还栖息有不少的经济鱼类。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8年多,水质有多优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输水通道,目前东线和中线已实现通水,西线工程还在规划当中。其中,东线工程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水质状况较差,中线工程的水质更加优质,引水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
丹江口水库是汉江中上游的大型人工水库,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素有“亚洲天池”的美誉。1967年11月,丹江口大坝一期工程下闸蓄水,水库拦蓄来自汉江和丹江的优质水源,形成了横跨河南、湖北两省的丹江口库区,蓄水水位和蓄水面积不断提高。
2012年,大坝加高工程使库区的正常蓄水水位从157m增至170m,水域面积增至1050平方公里,蓄水量提高到290.5亿m³。大坝加高后,水质的监测和保护也成了库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地表水质标准,丹江口水库连续25年达到了II类以上的水质标准,水体透明度高,核心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得益于水源地的优良水质,中线干渠中的水体也能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为确保优良水体永续北上,工程配套实施了三项保水措施:
首先,我国在丹江口水库和总干渠的两侧设立了保护区域,干渠两侧规划有生态隔离带,全线设有防护网和防护栏,避免了人为活动带来的水质污染。
其次,中线输水通道以明渠输水为主,同时建设有管道、隧洞、暗涵、渡槽等设施,避免与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接触,干渠的内边坡和底部都是用混凝土砌衬而成,不会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我国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沿线设立了4个水质监测中心,监测系统将干渠分为30个断面并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便于管理人员及时研判水质的污染风险,从而确保水质安全。
中线干渠:最大的鱼能长到多大?整个中线输水工程受到国家保护,水质优良,流量稳定,全年禁止生产性的捕捞和垂钓,干渠中的鱼类也因此受益,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自由生长。调查显示,自干渠全线通水以来,水道中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鱼类的丰富度有增加的趋势。
在2015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捞网和Didson鱼探仪在干渠进行了资源调查,共发现了19种鱼类,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12种)。此时距离通水仅有一年,完善的生态系统还未形成,采集到的鱼种以小型鱼类为主,最大体长不到24cm,性成熟年龄低于2龄,代表种类有麦穗鱼、餐条鱼、鰕虎鱼等,其数量占比超过76%。
在2018年的调查中,干渠的鱼种数量增加到23种,如果算上锦鲤和金鱼两个亚种,那么总种类将是25种。在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的还是小型鱼,以马口鱼和餐条鱼的出现频率为最高。
除了小型鱼之外,干渠中也存在一些能够长到30cm以上的鱼类,比如:鳡鱼、鳜鱼、黑鱼、草鱼、鲤鱼,其中最有生长优势的是鳡鱼、草鱼和鲤鱼三种。
首先来看鳡鱼,作为干渠中最凶猛的食肉鱼,鳡鱼生长迅速,体质矫健,游动敏捷,掠食性强,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由于捕食方式过于凶猛,且食性贪婪,人们也将鳡鱼称为“水老虎”。干渠中的鳡鱼大概率和丹江口水库有关,一是因为水源上有直接联系,鳡鱼的受精卵可通过水流进入干渠,二是因为鳡鱼是丹江口水库的常见鱼种,丹江口鳡鱼还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特产。
据资料记载,野生的鳡鱼最大能长到2m,体重超过100斤。在2019年10月,丹江口水库的渔民就捕获了一条长1.68m、重104斤的巨型鳡鱼,渔民声称从业30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鳡鱼。中线干渠中也可能出现大型鳡鱼,只不过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也可以长到1米以上。草鱼生长速度较快,春季放养20cm的幼龄草鱼,到了秋季就能长到45cm以上。在野外环境下,草鱼的常见体型为60~100cm,最大能长到2m,体重可达45kg。不过,中线干渠的水生环境比较特殊,两边和底槽有水泥加固,岸边几乎没有挺水植物,草鱼缺少食物来源,短期内长成大鱼的可能性并不高。
最后就是在国内广受推崇、适应性更强的鲤鱼。鲤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以小鱼小虾、蚌、螺、丝状藻类以及有机碎屑为食,耐低温、耐低氧能力都很强。据维基百科记载,野生的鲤鱼最大能长到1.2m,重量超过40kg,欧洲、北美的巨型鲤鱼较为常见。
除了这三种鱼以外,黑鱼、鲶鱼、鳜鱼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也能长成大型捕食者。干渠的生态环境比较单一,鱼种的丰富度不如天然的江河湖泊,但只要小型鱼的种群能够维持,相信大鱼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中线输水通道水质优良,为何不大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质?有网友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从陶岔渠首到北京团城湖的干渠全长1276km,水质优良,非常适合发展渔业,我国为何不往中线输水干渠中投放鲢鳙等鱼苗呢?既能增产又能净水,岂不是一举两得?
其实,在陶岔渠首工程的建设初期,管理人员就在引渠桩号0~140处安装了拦鱼网,网眼尺寸为23mm×23mm,总跨度315m,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丹江口水库的鱼种进入干渠。这主要是考虑到了干渠的天然生产力较低,生态容纳量有限,无法承载大量的野生鱼。此外,干渠的主要功能就是输水,水质提升是首要目标,在干渠放流鱼苗并不是最优方案。
在整个中线调水工程,“以鱼净水”的治水项目的确深受重视,但鱼苗的投放地点不是在干渠,而是在丹江口水库。早在2017年,我国就在丹江口水库建成了鱼类增放流站,用于放流鲢鳙草青等13种本土鱼类,放流规模已达数百万尾。
相比于干渠,丹江口水库的放流优势更加明显:水面广阔,岸线复杂,湖汊纵横交错,库区有众多的小岛、洲湾以及浅滩,为鱼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繁殖场所。其中,鲤鱼、鲫鱼等定居性鱼类能在浅滩处实现自然繁殖,而干渠水道则不具备优越的产卵场环境。
丹江口水库还具有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资源调查显示,丹江口水库的藻类密度较高,可为鲢鱼、鳙鱼、银鱼等中上层鱼类提供充足的食料。国内专家曾做过评估,在丹江口水库放养鲢鳙,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净水效益。
根据丹江口水库鲢鳙的多年生长情况,每尾0.15~0.25kg的鲢鳙鱼种在当年就可以长到0.8~1.2kg,第二年体重可达2~4kg,第三年普遍长到6~10kg。按照40:1的料肉比计算,鲢鳙在水库中生长三年,相当于从水中滤食了240~400kg的浮游生物,净水效益一目了然。
从作用上看,库区的鲢鳙实际上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水质净化器”,净化后的水体再通过渠首引流至干渠,水质提升的效果更明显,综合效益也比在干渠中放流更加显著。
总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8年多,20多种鱼类在渠中自由觅食,其中也包括鳡鱼等大型的食肉鱼。整体来看,干渠的生态环境较为单一,缺少环境适宜的产卵场,目前还未发展出完善、健全的生态系统,并不适合大量投放鱼种。
相比之下,最科学的方法还是在丹江口水库展开增殖放流。利用库区的资源优势,放流的鱼种能实现最大的效益发挥,净化水质的同时又能增加生物资源的储备量,确保优质活水源源不断自流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