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网约车随着天气转暖,各地的夜排挡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对网约车司机而言,夜间订单有望得到增长。
但同时,乘客中饮酒的人数也将急剧增多,司乘矛盾的增多,也成为广大网约车司机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一旦遇到饮酒乘客“发疯”,司机们切勿做出出格行为,一定要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近日,湖南岳阳临湘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网约车纠纷案件,醉酒乘客李某因拒付车费、殴打司机并毁损车辆,不仅面临治安处罚,还需承担近6000元民事赔偿,为酒后失控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2024年7月某日凌晨,出租车司机朱某搭载醉酒乘客李某抵达目的地后,遭遇连环侵害。
李某先是拒绝支付车费,随后升级为言语辱骂,最终演变为肢体暴力。监控显示,李某不仅拳打脚踢致朱某多处受伤,更故意踩踏、捶砸出租车,造成车辆多处损坏。朱某报警后,经医院诊断需住院治疗5天。
公安机关调查后,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处以10日行政拘留。民事赔偿方面,法院审理认定李某需承担全部责任,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3270.69元,误工费(住院+修车)1525元,车辆维修及停运损失3000元。
扣除李某先行垫付的2000元医疗费,最终判决赔偿金额为5795.69元。承办法官强调,醉酒并非免责理由,暴力行为已同时触犯行政法规与民事法律。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49条,殴打他人、故意损毁财物可处5-15日拘留并处罚款;民事赔偿责任方面,《民法典》第1165条、1179条明确规定,侵害人身、财产权益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及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更有不菲的隐形代价,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违法记录将影响个人征信、就业政审等重要事项。
针对即将到来的夜间运力增加,有专家建议网约车平台应完善"醉酒乘客"接单预警机制:司机遇醉酒乘客可开启行程录音录像,抵达后优先选择线上支付;乘客若对费用有异议,应通过平台申诉解决,切勿采取过激行为。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