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胡子将军,他就是孙毅。这是一位老革命了,经历也是非常丰富。1955年授衔前,他主动给组织写信,信中说:“我只有从劳之苦,而无树之功,在评衔时宁低勿高,授我少将足矣。我投身革命决不是为了升高官、要厚禄,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的奉献了。”
不过显然组织考虑到他的贡献,并没有同意,而是授予他中将军衔。
在军中,留着胡子的将军并不多,像大名鼎鼎的贺龙,就经常被主席称为贺胡子。还有一位就是王震,他也是非常有名的王胡子。
当然,还有李克农,张云逸。包括孙毅,他们留胡子可是经过特批的,毕竟军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孙毅留胡子,可是朱德的特批。
1904年,孙毅出生于河北廊坊的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很穷,为了生计,他也是辗转多地,四处谋生。
他早年投身军旅,先后在福建混成旅、河南陆军补充营、直系军阀吴佩服部骑兵营、冯玉祥部第23军当兵。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败了,军队被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他又跟着部队开始围剿红军。
在旧军队中,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朋友也是领导赵博生。他们两位是老乡,关系自然亲近。而赵博生1930年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一职,属于他的领导,两人经常一起聊天。孙毅的革命思想,就是来自于赵博生。他在旧式军队从军11年,亲眼见识到了旧军阀的混乱不堪。
九一八事变后,军中广大官兵对蒋介石对外不抵抗、对内“剿共”和消灭异己的反动政策日益不满,于是他们在江西宁都举行了起义,步入中国工农红军行列。从此,27岁的原中校参谋孙毅获得了新生。
可惜,赵博生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宁都金狮渡战役中壮烈牺牲,孙毅无比悲痛。
长征前,孙毅担任教导师参谋长,协助师长张经武把部队组建起来。长征中,因为他的经历,军事顾问李德不允许他骑马,向来性格开朗、处事大度的孙毅,对于有无马骑这区区小事也不太在意。
张经武也争取过,可一位洋顾问实在是不可理喻。孙毅倒是无所谓,并幽默地说:“没有了四条腿,但我还有两条腿嘛,师长就放心吧,我绝不会掉队的。”
不过长征中,他的职务是一降再降,从师参谋长降到团参谋长,这个差距有点大,他还差点丢了性命,长征,也磨练了他的意志。
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53旅参谋长,协助林彪、聂帅指挥了平型关战役,一举歼灭了日本坂垣师团,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中,他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冀中军区兼)司令员以及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在平津战役中,孙毅率第一纵队组织50多万支前大军,动员大小车辆32万辆,牲口25万匹,支援前线,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建国后,他因为有早年间在军校的经历,搞起了教育。1955年更是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
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被评为上将也是可能的,至少应该是中将。可他却坚持只授少将,不过中央没有同意。
60年代的一天,孙毅出席军委扩大会议,等待毛主席的接见。上百名将军中,毛主席指着队列后几排中的、一名蓄着短胡须的将军,微笑着招呼道:“你!姓孙,孙行者!”
此后,孙毅将军又多了一个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