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东北富豪,又垒了现金墙。
今年春节前,方大集团的方老板,又给旗下的企业发了大红包,仪式搞得非常热闹,在新海航的红包仪式上,更是祭出了方大传统的现金墙。
开会的时候说,红包发给盈利企业,但是,海航控股反手就发了一份预亏公告:

净利润预亏8.5亿-12.5亿,扣非净利润预亏17.5-22.6亿。
当年,方老板为了拿下海航,可花了500多亿。
2021年,海航集团破产,在航空板块的破产重整中,方大集团打败了郭广昌的复星集团和吉祥航空的母公司均瑶集团。
结果给海航控股,投了123亿;给海航航空集团,投了257亿;为了重组顺利实施,又拿出了30亿。
最终,方老板通过方大航空以及海航航空集团,拿到24.95%的股权,如愿成为了海航控股的实控人,从而实控海航的航空板块。
如果按照这个投入,海航控股的估值应该是1600多亿,但是,实际上,当时已经ST的海航控股,市值也只有600多亿。
这场重组下来,410亿现金砸下去,对应权益不到150亿。
海航算是活下来了,但是未来还得投钱。
2022年,海航控股定增,方大旗下的海南瀚巍投资花了108.7亿,还了11.27亿的共益债;
2024,海航的股票接近1块钱,方大又花了1.19亿增持。
最终,方大系以及一致行动人,持有海航控股44.68%。
方老板在海航的路,还是很难走:
1、前期花了520亿,而现在海航控股的市值,又回到了当年,方大系权益只有不到300亿;
2、海航在2023年曾短暂扭亏,现在仍然在亏损的泥潭里,3年时间,总亏损200多亿;
3、海航曾陷入面值退市漩涡,现在阴影也还在。

方老板和方大系,算是资本市场上的传奇。
方老板是70后,小时候曾收废铁,后第一桶金来自铁矿。
有公司欠他货款,用铁矿冲抵,结果铁矿石暴涨,他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之后,他就成了“点石成金”的“国资猎手”。
为啥呢?并购国企,并购一个活一个。
2002年,重组抚顺炭素,当年扭亏,2003年重组抚顺莱河矿业,再次扭亏,后来方大陆续收购部分国企,资本布局炭素行业。
2006年,方老板开始进入资本市场。
他瞄准的第一家公司是海龙科技,同样隶属于国企,但是三年连亏,行将退市,方大集团先是通过委托经营协议,获得经营权,后来通过竞拍,拿到了控制权。
但是,当时还有2.77亿的欠款要还。
这个时候,展现方老板能力的时候到了,他把方大旗下的几个炭素公司的部分股权,作价2.81亿,出售给了海龙科技。
海龙科技变身方大炭素,活了。
之后,方老板持续展示他资本运作的钞能力。
2009年,收购了江西老牌企业南昌钢铁,并将旗下的长力股份改组为方大特钢;2010年,参与ST化工的破产重整,后来成为第一大股东;2012年,成为东北制药前十大股东,2021年,取得控制权;那时候,方老板花的钱还真不算多,媒体总结了方老板的收购套路:
“通过非完全市场化的收购协议,低价获得资产,再以市场化的方式高额定价”。
这种套路,性价比肯定高,当然也比较考验人脉,起码在东北,在江西,方老板是如鱼得水的。

后来,方老板一度消失在大众视野,直到2018年,他带着现金墙“王者归来”。
再之后,方大集团进入中兴商业,进入消费赛道;参与海航的重整,控股“第四大航”。
只是,之前的套路,似乎不太好用了。
天眼查显示,方大集团旗下企业总数近600家,方老板手握5家上市公司,身价360多亿。

大并购给方老板带来身价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到2024年三季度,方大集团总资产4471.8亿,总负债3179.2亿,在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08亿和298亿。
也就是说,5年多的时间里面,资产涨了5倍,而负债涨了近10倍。
方大集团的压力不小:
1、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0%,不仅债务压力大,还影响后续的负债空间;
2、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利润越来越低,6年时间,从800多亿收入,涨到2000多亿,但是利润从160多亿,降到了30多亿,2022年还产生了巨亏;
3、别说负债,光利息支出,2023年就70多亿,资金压力也很大。
方老板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找钱。
首先,得向高管们开刀,不少上市公司高管,以前都是千万年薪,比如,方大炭素的董事长,年薪曾高达4077万,到2023年,年薪降到了92万,而其他千万年薪高管,不少也降到了80万级。
要是定KPI,2024年的薪酬还得降,毕竟,预告业绩的几家公司,净利润下滑都比较严重,最高达到60%多。
另外就是,股权质押。
方大集团手里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比较多,在方大炭素、方大特钢、中兴商业,股票质押率均超过70%,而在海航和东北制药,质押率也在40%左右。
今年春节后,方老板跟华为官宣了合作。
华为能给方老板带来啥?现在还只有想象空间,想要翻盘,还得静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