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特别过了五十岁之后,这条回家的路,好像被赋予了更多犹豫。
“过年不回乡”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特别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打拼多年的人,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01 有一批人,千里回老家,其实只到县城,并没有到乡里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爷爷总是早早地站在村口,望着我们回家的方向。
那时候,不管多远,全家人都会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到那个小村庄。
但现在,爸爸过了五十岁后,每年回家都只是到县城,不再去乡里。
他说,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老屋也大多成了空壳。
每次想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消失,心里就堵得慌,不如在县城住一晚,看看老朋友,聊聊天,也算是对家乡的一种怀念。
作家毕淑敏说:“家是有根和有魂的,根和魂是由亲人所构成的。”
但对于爸爸来说,这个“根”和“魂”,只停留在了县城,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而那些留在乡村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离开这个世界。
这样一来,乡村的人口不断减少,村庄的活力也逐渐丧失。
对于那些在外打拼多年的人来说,回到曾经热闹的乡村,看到的却是荒凉,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县城停留。
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
02 有一批人,父母过世了,沦为了“异乡人”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里描述过一种孤独:
“这失去父母的人,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归属感。”
爸爸有个朋友,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自从父母去世后,他就很少回乡。
他说,以前过年回家,不管多晚,父母总会留一盏灯,等他回来。
现在,回去也不知道去哪里,老屋早已破旧不堪,村里的人也不认识几个。
每次过年,看着别人家团圆,自己却像个“异乡人”,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那份孤独,就像老舍先生笔下的树,没有根,没有依靠。
父母在世时,家是那个充满爱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有一份牵挂。
但当父母离开后,那份牵挂也随之消失,就像失去了根的树,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归属感。
03 有一批人,看到老家凄凉,每次回去都很扎心我有个老乡,在城里打拼了几十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但每次过年,他都是能不回就不回。
他说,小时候,村里的池塘清澈见底,小伙伴们经常在里面游泳、捉鱼,现在却变成了臭水沟;
以前热闹的村小学,现在只剩下几间破旧的教室,杂草丛生。
每次回去,看到这些场景,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既心疼又无奈。
古语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这份“悲欢离合”对于他来说,多了一份对家乡的无奈。
如果我们能够回到过去,重新选择一次,还会选择离开家乡,去往陌生的城市打拼吗?
也许,我们会选择留下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家乡的面貌。
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果我们继续选择逃避,那么家乡只会越来越荒凉,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也会逐渐被时间冲淡。
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家乡,那对家乡的深情,将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中庸》有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人走到哪儿,都忘不了那份根的情谊。
过年不回乡,或许有千万种理由,但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却总像一根线,牵动着我们的心。
无论身处何方,都不应忘记初心。
别总让忙碌成为借口,常回家看看,用我们的力量,为家乡添砖加瓦。
期望有一天,我们都能自豪地说,家乡因我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