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着眼于眼前,不要让曾经的种种,影响正确的判断。
——青玖情感
Ta不会变的
作为情感心理咨询师,我不会拒绝那些萎靡不振的人,也不拒绝那些焦虑不安的人。但有一类人,往往让我控制不住自己,血压上升。我喜欢称呼他们为,“倔强代言人”。
这类朋友在爱情里会出现,习惯性“失明”的情况。他们会固执的忽略掉那些客观现实,沉浸在自我认知中,并且不断的麻醉自己。而当我想要尝试着扭转他们的认知时,他们不仅不会从固有认知中跳脱出来,甚至还会想尽办法的,与我进行辩论,试图说服我。
对于旁观者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有些“死不悔改”。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朋友沉浸于固有认知中,是出于一直自我保护的考虑。人们坚定的只接受自己想接受的部分,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因为,外部环境或这段情感关系,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这使得他们反复的处于防御状态中。
当然,这样的举动是错误的。因为爱情,以及爱情里的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咬牙切齿的争论,“那个人不会变”会令人们看不清现实,从而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你以为的事情
不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了这种变化,社会才会进步,人们的关系才会发展。
然而,虽然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但却不意味着,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在情感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伴侣以往的错误,而认定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改;也会因为曾经糟糕的情感关系,而消极的认为自己的爱情不会好起来了。
这种沉浸在固有认知中的行为,可能会获得短暂的安逸,但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不能察觉到变化,意味着跟不上现实发展的脚步,那么被淘汰或者取代,就是必然的了。
在爱情里,这种沉浸在片面固有认知中的行为,称作定型效应。定型效应是指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征或行为,看作是其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特征或行为,忽略了个体的变化和发展。例如,认为某个人在过去的某个事件中表现不佳,就认为他在未来也会不佳。
在两性相处中的刻板印象,最常见的是,比如,看到女孩穿着大胆开放,就会觉得她很随笔,不是好姑娘;看到一个男孩肌肉发达,就认定他肯定头脑简单,看到一个女博士,就猜想她一定不好相处,很无趣......
但其实,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认知,应该是在反复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每次了解一个人一点点,将各种客观的信息综合起来,而后才能形成自我的认知。这样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才能帮助我们,深刻的调整自己的理解,不至于偏离客观事实。
学会接受不同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我的。但不同在于,有的人,可以在坚持自己判断的基础上,主动地去了解外界的变化,并随时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认知。
如果,你已经发现自己出现了,对外界事物怀疑及排斥的行为,就需要马上开始调整自己的。不让自己被定型效应所影响。
首先,我们要怀着开放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看待每个人都应该综合而全面。这种全面,不仅是要全面的了解这个人,更是要了解这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仅仅关注某些标签和特定的行为,还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爱情里,是很集会拖延症和翻旧账的。如果你认为,伴侣的某个行为是自己无法接受的,或者你感觉你与伴侣的相处方式出现了问题。那么,不要拖延,马上想办法去解决。而事情一旦解决了,就不要在让情绪沉浸在这些问题里,更不要让之前的事,影响到以后的判断。只要问题得到解决,且不再发生,就要学会让它翻篇。
你的爱情不会停留在某个时间点上,你的认知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