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柴窑“千古之谜”铜川耀瓷绽放新辉

丝路陕西 2019-12-11 11:22:04

全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

全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耀州窑博物馆、“一带一路”陶瓷文化产业新城、千年炉火不息陈炉古镇……由以煤兴城到以瓷兴城,从曾经“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构建“全景铜川”,以漆水河生态廊道为轴,耀瓷小镇和陶瓷产业新城为翼,“一河两岸”新画卷在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徐徐展开。

12月6日,由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陕西和谐集团主办的“揭开柴窑千古之谜·助推耀瓷产业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铜川耀瓷小镇,感受“千年炉火不息”的耀瓷文化魅力,讲述铜川在转型发展中的新成果、新变化、新气象,聆听耀州窑文化基地在打造丝路瓷都中的精彩故事,让世界倾听耀瓷声音。

媒体一行先后探访中国规模最大的古陶瓷专题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见证“丝路明珠”耀州窑1400年的峥嵘岁月。参观耀瓷小镇,感受耀州窑的传承和创新。走进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看“诸窑之冠”再现芳华闪耀世界。

“揭开柴窑千古之谜·助推耀瓷产业发展”主题采访座谈会现场

不忘初心与耀州窑结下一生未了情

“十里窑场不夜天,精比琢玉耀州瓷。”耀州窑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名窑,创建于唐,鼎盛于宋,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和北方青瓷代表,也是中国各大窑系中烧造时间最长的窑,曾沿着古丝绸之路漂洋过海,畅达世界。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在耀州窑博物馆,媒体依次参观了唐至元明等各时期耀州窑的烧瓷历史、制作工艺、发展面貌。欣赏了中国最早、最著名的窑神碑“德应侯碑”,印证了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大家在五代展厅还看到了铜川黄堡出土极其珍贵的天青釉耳杯。

“我的学术生命是耀州窑给的,我很感恩,是耀州窑成就了我,耀州窑的博大精深让我此生都念念不忘……”82岁的中国著名古陶瓷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说起耀州窑,她满怀感激。因她为耀州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禚振西先生”。

耀州窑博物馆青釉印花瓷器

1961年,23岁的禚振西大学毕业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有幸与耀州窑结缘。1973年,她带着只有两个队员的考古队,开始了对耀州窑遗址的首次考古挖掘工作。1984年,她和同为考古研究员的丈夫杜葆仁前来主持长达14年的耀州窑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耀州窑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考古发掘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1998年,禚振西退休后,主动请缨继续从事耀州窑研究。2002年,禚振西带队,先后5 年主持了铜川上店、陈炉、立地坡等耀州窑址考古,理清了每个时期耀州窑的烧瓷史,构筑了耀州窑学术体系,填补了中国古陶瓷史空白。

禚先生先后出版了《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宋代耀州窑址》等数十本系列大型考古报告、迄今首位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的华人、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陕西建国50年十大杰出女性代表之一。她说,我愿燃尽余生,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给耀州窑一个准确的定位。”

著名古陶瓷专家禚振西先生讲解窑神碑“德应侯碑”

五代地层挖出天青釉陶瓷标本 与文献记载柴窑特征相符

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五代后周皇帝“柴荣”姓氏命名的御窑瓷器,被后人誉为“五大名窑”之首“诸窑之冠”,“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1984年,禚振西先生在铜川耀州窑遗发掘中找到了五代时期的地层,出土有精美的天青釉瓷标本,还发现有“官”字款和龙凤纹饰的瓷标本。“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柴窑吗?”她兴奋不已,经过查阅文献,她发现其天青釉瓷片“多足粗黄土、有细纹”等特征与曹昭《格古要论》中对柴窑的描述相符,那一瞬间,她浑身发颤。

“五代时期黄堡耀州窑青瓷精品,很有可能就是柴窑。”1985年,禚先生率先提出柴窑就是耀州窑的观点。她认为,“耀州窑在五代首创天青釉色”,为官窑、汝窑开辟了先河。

“耀州窑是五代中央朝廷管辖范围内唯一的青瓷窑厂,天青釉颜色静雅、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北宋天子所倡导的美学意识非常接近。”禚先生说,五代天青瓷器在造型、纹饰、装饰方法等方面,以仿制唐以来的金银器为主,推动制瓷工艺不断进步。

“此外,还可通过科技检测,断源断代证明,辽国东北古墓出土大量的天青釉瓷和耀州窑出土的一致,证明五代末耀州窑就是柴窑。”禚先生表示,如今,她的论断及学说已得到了业内权威人士的认可,揭开柴窑“千古之谜”,还需进一步发掘研究。

如何传承与创新耀州窑文化?“目前大众陶瓷市场饱和,但特色陶瓷稀缺。”禚先生认为,要想做大做强耀州陶瓷,需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研发出既能融合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需求的文创衍生品,才能将耀州瓷发扬光大。

媒体一行参观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

从鉴定学角度领略中国瓷皇柴窑之美

媒体一行走进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聆听馆长王学武和夫人寇玉徽近二十年潜心研究柴窑的感人故事。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家经文物部门批准的柴窑主题专业博物馆。

王学武馆长用中国千年鉴定学解开千年之谜——柴窑,从收集的历史地图、金石碑刻、名人文献、县志文档等多方面论证文献记载“柴窑出北地”,“北地”就是“北地郡”的简称,在今天的铜川市黄堡镇。这是西安柴窑博物馆第一次将“北地”的沿革从战国证明到清代晚期,铁证如山,别无它处。

王馆长通过馆藏柴窑符合“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的记载,证明柴窑博物馆的瓷器符合乾隆皇帝御题诗称赞柴窑的:“宋时秘色四称名、不及柴窑一片瑛”。

当用手电照射柴窑瓷器的背面,正面就会出现一轮“明月”

为让大家领略柴窑瓷器的真正魅力,王学武馆长取出一些馆藏的瓷器标本和实物完整器让大家上手触摸,抚之如玉、真如古人记载的“滋润细媚”,妩媚动人,栩栩如生、亭亭玉立,令人赞叹不已、赏心悦目。柴窑博物馆的瓷器琳琅满目、是一千零六十年前,中国瓷器登峰造极、绝无仅有的实证,令大家啧啧称赞、叹为观止。

最神奇的是当用手电照射柴窑瓷器的背面,在正面就会出现一轮“明月”,四周是一片青天,晶莹剔透,绝无仅有。"明如镜"一照,釉面明亮如镜,连手指的指纹都照的清晰可见,堪比古代的青铜镜,光彩照人。

“薄如纸”真是只有一毫米薄,有的只有零点二毫米,与古代的“粗棉蔴沉淀纸”是同样厚薄的;就连高浮雕剔花壶的壶身,都是一毫米薄,这是其它名窑中没有的。“声如磬”则王馆长轻轻敲击柴窑的完整薄壁盏,声音悠扬悦耳、连绵不绝,似绕梁三日,令在场参观的记者无不为柴窑瓷器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所震撼和佩服。

釉面明亮的如镜子,手指放在旁边能照出指纹

柴窑有望成为陕西继兵马俑法门寺之后第三大文化符号

千年柴窑,万丈光芒。一毫米薄,中国瓷皇。在现场,通过与其他瓷器的对比,唯有柴窑瓷器的胎体极薄且透光,壁薄如蛋壳、工艺之精湛、釉色之精美,为前世所无,展现了陕西古代陶瓷工匠的伟大创新和艺术智慧。

“有外国专家说:不到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就不能说真正了解中国古陶瓷。”王学武馆长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柴窑,将精品柴窑文化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传承好,让世人能真正领略“中国瓷皇 ”之美,到陕西看到一千年前中国对世界的伟大发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我们通过故宫博物院聘请的上海博物院原科技部主任和中国收藏家协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权威部门的科技检测证明:馆藏天青釉瓷器和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时期相符。”王学武馆长说,我馆耗时7年,经过上百次试制,终于在全国第一个研发烧制出柴窑天青釉的瓷器精品。下一步,将利用高科技、机械化进行柴窑的复仿生产,把柴窑作为铜川、西安、中国的国礼,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瓷皇之美,窑址在铜川黄堡镇。

五代天青釉剔刻花三朵牡丹双流壶

中国瓷器泰斗耿宝昌认为,破解柴窑之秘,不但将震惊中国,而且震惊世界,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目前见到与柴窑记载‘最黏合’的实物。中国著名收藏鉴定家马未都在其作品《瓷之色》中说,“近年来出土面世的五代耀州窑精品,无论残片还是整器,让柴窑的面目更加清晰,让其历史趋向于真实。”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在2012年“第二届中国柴窑文化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众多柴窑说法中,唯有五代末北宋初耀州窑天青釉瓷器中的精品与文献中有关柴窑瓷器特征的描述相符合。”

王学武介绍,柴窑是陕西继“兵马俑”、“法门寺”之后,又一个世界知名文化品牌,作为中国第一座以柴窑为主题的博物馆,目前,该馆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柴窑文化高层论坛,共收集来自陕西、河南、内蒙等馆藏文物320余件,堪称之最,柴窑孤品约占全国50%,其中“中华天青第一壶—双龙双凤壶”、“三朵牡丹纹剔刻花双流壶”、“金釦柳条钵”、“中华天青第一杯”等为镇馆之宝。

柴窑孤品:中华天青第一壶——五代天青釉双龙双凤壶

一河两岸涌春潮 耀瓷小镇谱新篇

2017年,铜川提出了建设“耀瓷小镇”的构想,打造集观光、研发生产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经过千年传承发展,耀州窑形成了工艺瓷、日用瓷、建筑瓷、新型陶瓷等完整的产业体系。

作为铜川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陕西和谐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耀州窑文化基地“一河两岸”6平方公里的耀瓷小镇文旅项目和“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项目,耀瓷小镇已成为铜川新崛起的投资“洼地”,一个充满活力、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新城正在生长,刷新着“耀瓷速度‘’。

耀瓷小镇耀瓷文化产业园

“下一步,我们将在耀瓷小镇建设柴窑文化博物馆,筹备召开第三届柴窑文化论坛,不断推进柴窑与耀州窑的关系研究。”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表示,努力把耀瓷小镇建设成中国瓷文化高地、研学营地和旅游目的地,成为展示铜川名片,讲述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与世界对话的新窗口。

作为耀瓷文化的发祥地,铜川借力“一带一路”东风,让千年耀州瓷焕发新生,踏上新丝路再出发。延续了近1400年的耀州窑陶瓷技艺在此得到传承,耀州瓷文化在此绵延不息、发扬光大。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陕西日报等20余家中省主流媒体记者以独特的全球视野、人文视角,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渠展现铜川耀瓷小镇在追赶超越中的新思路、新步伐、新蝶变,助力打造丝路瓷都,加快发展陶瓷产业。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1-01-03 12:31

    柴窑有点神奇。

丝路陕西

简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体会百姓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