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了苦难与屈辱的百年历史。自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就如三座大山,沉沉地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693499a9ea1948375a717343ce4bec.jpg)
在那漫长而黑暗的岁月里,无数的仁人志士在迷茫中探索,在困境中挣扎,很多人都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悲观情绪如阴霾般蔓延。然而,每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总会有一些看似偶然的奇事发生,仿佛是上天在眷顾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每一件若错过都可能改写历史的轨迹,让人不禁思考:难道国运真的存在?
甲骨文的惊世发现:文明曙光穿透黑暗![](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2c59f672d280343cf8746c4abd1d15.jpg)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硝烟散去,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还允许日商在国内投资设厂,这些条款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直接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就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一个偶然的事件悄然发生,为黯淡的中国历史带来了一丝曙光。1899年的夏天,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感染风寒,久治不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8252586e433350d6e1d9e77cdeabfe.jpg)
光绪皇帝闻知后,派太医前去探视,太医开出的药方中,有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王懿荣的家人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西鹤年堂买回了“龙骨”。王懿荣在查看这些“龙骨”时,惊讶地发现上面刻有许多似篆非篆的奇异纹络。凭借着深厚的金石学功底,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带有刻字纹样的甲骨碎片,绝非普通药材,极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
王懿荣开始四处收购“龙骨”,对这些甲骨片进行编号、拓片,并对照《史记·龟策列传》《周礼·春官》等古籍进行研究。最终,他成功地找到了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从而揭开了一段尘封数千年的古老历史。这些甲骨文正是记录殷商王朝时君王祭天祈福、发布政令、征伐方国的珍贵史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现代汉字的鼻祖。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对其极为珍视。然而,命运弄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让王懿荣悲愤不已,他毅然投笔从戎,上书请命回到故乡烟台操办团练,抵御日寇。可惜,他尚未出征,清政府便签订了《马关条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9517d761512be55c4aae31250a878d.jpg)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王懿荣一肩担起京师团练大臣之责,带领老弱残兵守卫京城。8月14日,北京城破,王懿荣以巷为战,拒不投降,最终投井自尽。
王懿荣在死前将自己搜集到的龟甲兽骨悉数交给了好友刘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721fcbc5244a64a78198d92bd226a4.jpg)
此后,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国学大师接力研究甲骨文。他们的深入研究,不仅让甲骨文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也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让中华民族在苦难的深渊中,找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
大庆油田的幸运留存:工业血脉的顽强延续自日本占领东三省后,便对这片土地上可能存在的战略资源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测,尤其是石油。当时,日本的石油勘测技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他们带着最新的钻井设备,志在必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aa37bd93ade094dd99656c736df29b.jpg)
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高桥纯一提出“海底腐泥起源说”,基于此理论,日本将找油重点放在了辽宁南部靠近海边的地区。而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被认为是“贫油”地区,起初并未成为重点勘探区域。但驻扎在哈尔滨附近的日本陆军航空队在飞行时,发现大庆上空的草甸子水面上有黑色的油膜状漂浮物,于是向“满铁调查部”通报。然而,“满铁”方面却认为“这个地方不存在生成石油的条件”,并未进行实地勘探。
尽管如此,日本“满洲石油公司”还是在大庆油田的边缘地区打了一口1000米深的探井。这口井流出来的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以日本当时的炼油技术,很难用这种石油提炼出90号以上的航空汽油,除非从美国导入新的技术和设备,而这需要很长时间。此外,日本军方担心找油的消息被美国人知道会暴露战略目标,所以没有启用采用最先进美国设备找油的“日本矿业”。日本陆军虽有自己的勘探设备,最深可打到1800米,但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种种原因之下,日本最终放弃了在大庆的勘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4bb097bd19c4c590dd1c2bc1b71d0b.jpg)
历史的时针拨到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大庆油田被正式发现。随后,数十万石油工人奔赴一线,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石油开采工作中。其中,铁人王进喜更是成为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和工友们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气概,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ce1ed5b4fc4553d81a51e91539f261.jpg)
大庆油田的开发,为我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让我国的工业血脉得以顽强延续,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柏林危机下的战略机遇:统一之路的关键转折时间来到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役的胜利,让国民党的主力部队遭受重创,解放军势如破竹,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向我方倾斜。此时,美国和苏联都不想看到中国完成统一,因为一个分裂的中国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便于他们进行渗透和掌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bc9139be29fdb963cb1f7bc92c66b5.jpg)
于是,在解放军准备南渡长江之际,美苏两国开始不断施压,呼吁国共和谈,企图让两党划江而治,将中国一分为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美、英、法在西德的三占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针锋相对,在苏占区和大柏林也实行货币改革,并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同时美、英、法对苏占区所缺的钢、焦炭、电力进行反封锁。东西方关系顿时陷入危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63798021ad484286e01865a60ed1eb.jpg)
与此同时,美国又恰好经历总统选举,新总统还没有到任,美苏两国都不得不把关注的重点暂时放在了欧洲方向。这一突发状况,为中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统一窗口期。毛主席当机立断,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于1949年4月21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给予了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雷霆一击。解放军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5a091901668dd234258b1d46859e0b.jpg)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打赢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如果没有抓住这个关键机遇,中国的统一进程可能会被严重阻碍,历史的走向或许会截然不同。
这三次看似偶然的事件,甲骨文的发现、大庆油田的留存、柏林危机下的战略机遇,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仿佛是上天在关键时刻给予中国的眷顾,让中华民族在绝境中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从文化自信的觉醒,到工业血脉的延续,再到国家统一的实现,每一个事件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它们让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或许真的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守护着我们,那就是国运。它并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迷信,而是无数中华儿女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凝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偶然机遇的完美结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7d76e12bcb4e73424b6a0210f9616f.jpg)
用毛主席的诗总结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所以,纵使有国运,也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