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鲍鱼,15个人都吃不完一只,我国为何不引进

赵浩淼呀 2025-02-12 10:53:29

红鲍子这玩意儿真是稀罕,听说比西瓜还大,十几个人吃都吃不完,可惜咱们这儿养不活,只能花大价钱进口,馋是馋,但也挺无奈的。

加州红鲍这玩意儿真是个大家伙,据说最大的能有30厘米直径,重量能到5公斤左右,跟个小西瓜似的。想想看,一只鲍鱼就能当主菜,够15个人吃的,这也太夸张了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大个头的鲍鱼,到底是怎么长成的呢难不成是打了激素还是海底有什么神奇的营养品反正我是想不通,怎么能长这么大。

要说这红鲍子的个头是大,但它吃东西的样子倒是挺斯文的。科学家观察发现,它们用一种叫鲍鱼舌的东西来吃饭,就跟用小勺子似的,慢慢地把附着在岩石和海藻上的食物刮下来,然后细嚼慢咽。这么个大块头,吃相倒是挺优雅的,真是人不可貌相,鲍也不能光看个头啊。

说起来,这红鲍子长得这么大,生活习性又这么讲究,不知道它们平时都在想些什么。是不是觉得自己是鲍鱼中的贵族整天优哉游哉的,吃吃喝喝,晒晒太阳,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不过话说回来,它们这么大个,在海里游来游去的,不会觉得特别笨重吗还是说在水里重量就不是问题了

这红鲍子不光个头大,价值也是高得吓人。听说顶级的加州红鲍,一只能卖到10万美元,差不多60-70万人民币呢。这价格,都快赶上一套房子了。不过话说回来,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一只鲍鱼啊难道是为了炫富还是真的有人觉得这玩意儿值这个价反正我是想不通,一只海鲜能贵到这种地步。

说到红鲍子的味道,那可真是没得说。据说它的肉质特别嫩滑,味道鲜美得很,营养还特别丰富。有人说它的干品蛋白质含量能达到54%,这数字听着就吓人。不过话说回来,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但是不会太柴吗毕竟咱们平时吃的肉,蛋白质含量高的往往都挺柴的。

米其林大厨们可喜欢用红鲍子做菜了。他们会把红鲍和橄榄油、香草一起烤,听说味道绝了。还有人喜欢把鲍鱼和稻米一起炖汤,说是特别滋补。更有人把鲍鱼和红酒搭配,做成什么酒香红鲍,听着就觉得高级。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好的食材,普通人估计是吃不起的,只能看看电视上的美食节目过过眼瘾了。

除了吃,红鲍子的壳也是宝贝。听说红鲍壳的内面光滑得跟宝石似的,有人会把它打磨成各种饰品或者贝雕。这么一想,好像也能理解为啥红鲍子这么贵了,毕竟是全身都是宝啊。不过话说回来,这么漂亮的壳,做成饰品戴着,会不会有股海腥味啊总不能每天喷香水吧

说起来,这红鲍子的价值这么高,以前在加州和墨西哥沿岸的渔民们肯定赚翻了。听说他们下海捕捞红鲍的时候,都是凭手感的,因为红鲍壳上经常附着着其他海洋生物,根本看不出来。这么想想,捕捞红鲍还真是个技术活儿,得靠经验和直觉。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限制捕捞了,这些渔民怎么办呢是不是得转行了

说起来,咱们国家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引进红鲍了。那时候红鲍刚刚在东亚流行起来,不少养殖户看到商机,想着能赚一笔。可惜啊,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咱们国家养殖红鲍,说实在的,真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首先就是温度问题。红鲍这玩意儿是亚热带物种,对温度特别挑剔。北方海域太冷,到了冬天红鲍基本就停止生长了。南方海域呢又太热。水温高于23度,红鲍的胚胎就可能发育畸形,甚至直接死亡。高于27度,连成年红鲍都扛不住。这么一想,咱们国家的海域,好像哪儿都不适合红鲍生存啊。

除了温度,食物也是个大问题。红鲍平时喜欢吃大型藻类,可咱们近海的藻类基本上就是海带和紫菜。这些小鲍鱼还能凑合着吃,但红鲍这种大胃不行。没有合适的食物,红鲍就只能舔食一些底栖的单细胞藻类,勉强度日。要是连这些都没有,那就只能饿死了。想想看,这不就跟让熊猫改吃肉一样为难吗

说到养殖红鲍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那就是可能会破坏咱们的近海生态环境。这事儿说来话长,还得从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说起。他们发现,加州红鲍居然能和咱们本地的皱纹盘鲍杂交,而且这些杂交后代好像特别受欢迎,繁殖能力超强。

这些杂交红鲍就像美洲来的混血禮样,在各个海域扩散开来。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问题是,随着这些杂交红鲍的增多,咱们山东和辽宁海域的原种皱纹盘鲍却慢慢消失了。这不就是典入侵物种要是任由它们发展下去,搞不好整个近海生态系统都要被破坏了。

想想看,要是哪天咱们的海里全是这些混血鲍其他的海产品可怎么办这不就跟外来物种入侵一样吗虽说红鲍子味道好,经济价值高,但是为了它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这买卖可就太亏了。所以啊,有时候赚钱是赚钱,保护环境更重要。毕竟鱼没了可以养,海要是毁了,那可就真没办法了。

既然咱们这儿养不了红鲍,那想吃的话就只能靠进口了。不过这价格嘛,可真是让人又馋又心疼。想想看,一只鲍鱼能卖到几十万,这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么贵的东西,真的有那么多人买吗难道都是土豪在吃

虽说是进口,但是数量肯定也不会太多。毕竟美国那边也在限制捕捞,保护红鲍种群数量。这么一想,红鲍子还真是个稀罕物。不过话说回来,这么稀少的东西,会不会有人偷偷走私啊毕竟利润这么高,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其实吧,馋归馋,但是理性还是要有的。红鲍子再好吃,也不能为了它就不顾一切。咱们国家海鲜种类那么多,没必要非得吃这个。再说了,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为了一时口腹之欲而破坏环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说起红鲍子的未来,还真是让人充满好奇。虽然现在咱们这儿养不活,但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养殖技术呢要是真能在咱们这儿大规模养殖红鲍,那可就厉害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真能养殖成功,恐怕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吧

还有人说,红鲍子说不定会成为奢侈品市场的新宠。想想看,现在的奢侈品不都是包包首饰什么的吗要是以后有人拿着一只红鲍子出门炫富,那场面可真是够有意思的。不过话说回来,食物变成奢侈品,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其实吧,红鲍子的研究可能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说,它们是怎么适应不同的水温的这些研究说不定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些启示。不过话说回来,研究是研究,最后别又变成了折腾生态环境就行。

总的来说,红鲍子这东西,确实是挺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它的味道和价值,恨它难养活还可能破坏环境。不过话说回来,这世界上的东西,哪有十全十美的与其纠结这个,不如好好珍惜咱们已经有的海鲜资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