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军,自1851年1月金田村起事以来,到1853年1月攻克武昌之前,虽然声势越来越大,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没有脱离“流寇”的局面,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象龙卷风一样刮过;二是没有固定的后方根据地,兵源都是靠打下的所在地裹胁;三是军饷供应基本是靠吃大户;四是打下的城池大都是清军比较薄弱的中小城镇,影响力不算很大。对太平军内部来说,尤其是此前全力攻打桂林、长沙两个省会城市受挫,还丢掉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军心和斗志也不算太旺盛,大家觉得跟着这支队伍前途还是渺茫。
然而,自从太平军占领武昌之后,这些不利局面就彻底得到改观。武昌位于长江中游,与汉阳、汉口隔江相望,统称武汉三镇。茫茫九派流中国,自古以来,此地财货充盈,为南北东西水陆交通枢纽,号称“九省通衢”,华中重镇,不仅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更是清朝湖广总督所在地。武昌城被太平军攻克,天下震惊,人心思动。攻占武昌是占据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大城市,洪秀全和杨秀清那喜悦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史料记载,太平军占领武昌后,洪、扬等领导人可谓是雄心勃发,还在这里做了不少荒唐的决定,先是所谓的斩妖不扰民,凡是清朝的官员,均格杀勿论,为此攻入城的太平军将士,搜捕顽抗和藏匿的清朝文武官员,据名册抓到了不少官员,都满门抄斩,家财尽抄没,送进圣库;其次是全民皆兵,所有居民都入伍,设立“牌尾馆”“牌面馆”,意思是后勤保障与前方作战;还有就是广为后人垢病的充实后宫,就连当年才九岁的儿子洪天贵福,也在武昌给他娶了四个“幼娘娘”。同时,还做了一件更为令人发笑的事情,那就是在武昌开科考试,早年间洪秀全屡试不中,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上,发誓要推翻清廷建立自己的科举考试,要亲点状元,为了完成这一心愿,派出大量的兵短时间在武昌满城捉拿读书人,自己亲自出题做考官,还亲点了状元之类,着实过了一把瘾。
可以这样说,此时的洪秀全可谓是真正进入了人间天堂,心情自然是大好,他坐着32抬大轿,自认“天命所归”,在大战后满目疮痍的武昌城巡视了一番,看到扎带红巾、刚刚战后衣衫褴褛的太平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在大街上,自然要萌生论功行赏的念头,尤其是对进攻武昌立下大功的人员。其中,有一位名叫陈桂新的木工营指挥,由于他充分运用其做木工的突出技术,创造出了简易的木船,并为架设武昌到汉阳的江上浮桥出了大力,为此,得到重重的嘉奖,并连升几级,担任水军后三军军师职务,一战下来就升任高级职务。那么,他是谁呢,此役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陈桂新,人称“阿陈”,出生于广东顺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吃苦耐劳、倔强不屈,因为穷困和内心的不平,在金田起义的时候,就加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可以算是最早的一批老兄弟。他跟随大军从广西打到湖南,再进入湖北,这期间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名气不大,直到太平军攻打武昌的时候,才开始崭露头角。
1852年底,太平军主力从长沙城下撤围,一路杀向北方,连克益阳、岳州,收编民船、渔船、商船数千艘,并组建强大的“水营”力量,水陆两师齐头并进,出洞庭湖,进入长江,抵达鹦鹉洲,紧接着,陆军也进据临湘,一路凯歌行进,士气如虹,据蒲圻、咸宁,水陆并进直指武昌。此时,清朝的武昌守军决定坚壁清野固守武昌。
太平军开始攻打武昌的那一天,是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史书记载前来攻城的太平军“皆涂面,竖雉羽”,意思是前面一大批人利用大雾蒙胧,能见度差,即用染料涂面,用羽毛插在头发上,目的是为了震慑和吓唬清军,采取的“装神弄鬼”术。果然,守城的清军一看这架势,全都惊呆了:莫非天兵天将杀来?便手忙脚乱地开炮轰击,还把烧得火热的桐油往下泼,太平军攻城士兵被烫伤无数,纷纷从云梯上坠落下来。接着,清军使用火攻,烧毁云梯40余架,太平军第一次突击城池失败。
杨秀清一看,这样攻打还是不行,得另辟蹊径多个点同时进行攻击,只有将长江两岸连为一体才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办法。便当即作出决定,必须在汉阳、汉口建造浮桥两座,将武汉三镇连在一起,便于展开攻坚战,于是,找来时任木工营指挥陈桂新,由于他木工做得出色,便担任了这一职务,他充分运用其做木工的突出技术,创造出了简易的木船,并以铁索系大船,铺设跨江浮桥两座。时值枯水季节,江中露出沙滩,便于浮桥铺设。
那天晚上,在灯笼火把照耀下,太平军大批船只驶进江中,将船以铁索紧锁,衔头接尾,横跨大江,直抵对岸。随之又将鹦鹉洲上的木材、汉阳城内的木板搬运上船铺为桥面,在江上很快搭起两座浮桥:一座从汉阳南岸嘴到武昌大堤口;一座从汉阳鹦鹉洲到武昌白沙洲。此时,清朝守军看到太平军的情况,不敢出城破坏,只能看着浮桥“竣工”。两座浮桥一夜搭成。
次日一大早,东王杨秀清一看到天堑一下变通途,大喜,立即下令大军过浮桥架云梯强攻武昌城,随后,太平军又在汉水搭设浮桥一座,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并用部分兵力堵截外围的清军,主力则猛攻武昌。太平军日夜环攻,坐困危城的湖北巡抚、湖北提督等清官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觉得正是这浮桥是心腹大患,为鼓励士兵卖命,不断悬示重赏:炸毁浮桥一座,赏银5000 两;炸毁浮桥二座,赏银 10000 两;毁船一条赏银20 两。然而,清军中自愿出城杀敌立功者竟无一人。
紧接着,太平军选择有利地形,挖地道埋炸药,轰开文昌门城墙,洪水般的太平军冲入城内,清军弃甲丢械,作鸟兽散。城外清军见武昌城失守,退避唯恐不及,无一前来救援。提督战死,巡抚自尽,武昌城遂为太平军占领。清末《武昌纪事》一书记载:“其连接三镇的浮桥岸晴川阁至汉阳门左岸,以巨缆缚大木,上覆板障,人马往来,履如坦途。太平军往来如履平地,水陆两军齐到,武昌城外旌旗遍野,舟楫连江,好不壮观。”可见当时这浮桥对攻克武昌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木工营指挥陈桂新自然是立了大功,得到了洪、杨首领的一致表彰,晋升速度自然很快了。
后来,太平军又攻下南京,曾立下大功的陈桂新再度得到重用,成为东王杨秀清身边的红人,然而,小有胜利的太平天国随后陷入自我陶醉的凯歌声中,继而发展成争权夺利和内讧不断,最终东王杨秀清被诱杀。毕竟陈桂新不是太显赫的职位,侥幸捡得一命,只是受牵连被迫外逃,最终兵败,他因撤退途中腿部中弹,得不到治疗,只能锯掉坏腿、装上义肢,逃到被英国割据的香港。他和撤逃的太平军战士一起开了一个金铺作为遮掩,本准备伺机打回老家去,但“因事泄密”,阿陈被港英军警追捕,他只好卖身为“猪仔”(契约劳工),登船逃亡海外,先到牙买加,后到马提尼克。
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陈桂新为了谋生成了一个剃头匠,靠手艺吃饭,由于他的勤劳谦逊,没想到却被当地一个华裔商人梁兴看中,便招他为女婿。妻子名叫玛丽,比他年轻20岁。婚后不久,他们就迁移到英属特立尼达定居,在岳父的帮助下,他们辛苦建立了自己的小农庄,并且一起养育了6个孩子,大儿子叫尤金,也就是日后跟随孙中山先生的民国外交家、担任外交部长的陈友仁。
尤金从少父亲就告诉他是中国人,父亲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落叶归根,陈桂新对太平天国运动和国内形势始终无法忘怀,他更是把这种情节也牢牢地种在了儿子的心里。陈友仁谨记父亲的教诲,从小努力读书,刻苦学习,成为了特立尼达岛第一位华人律师。陈友仁事业有成,家大业大,幸福美满。但是这些都无法满足他心头更高的志愿。他想实现他内心一直念念不忘的抱负,要把父亲振兴祖国的事业继承下来。
陈友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辛亥革命”时,他决定舍弃海外事业,为祖国复兴发展做贡献。怀着这美好的愿意,他回到祖国,先是担任英文《京报》总编辑,为革命事业摇旗呐喊,又担任“国父”孙中山的外事顾问兼英文秘书,后来接替胡汉民成为国民外交部长。
当时的民国可谓是风雨飘渺,积贫积弱,俗话说,弱国无外交。陈友仁上任后,为捍卫祖国权益,立刻邀请英国大使见面,并在谈判中提出取消租界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条件。英国不愿放弃既得利益,驻华大使遂用各种借口拒绝陈友仁的合理要求。陈友仁凭着多年律师经验沉着应对,将英国大使所提出的种种借口逐一驳回。经过整整16轮的艰难谈判,最终收回了汉口、九江租界,陈友仁的强硬手段,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胜利。艰难地为祖国夺回尊严,后人因此将他称赞为“铁腕外交家”。
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年,正是陈友仁父亲陈桂新为太平天国的胜利,用聪明和智慧架设浮桥,使天国顺利攻下武昌、汉口,几十年后,在从前在外交方面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他的儿子陈友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废除不平等条约,从侵略者的中夺回了两座城市的主权,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陈家父子在近代史上书写了一段传奇,受到后人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