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被苏联空军击毁的一队三号突击炮,大概是伊尔-2攻击机使用集束聚能炸弹的结果。一个伊尔-2六机编队,一次通过可投下1680枚PTAB破甲弹,完美覆盖掉一个装甲排的行军队形,照片上这队三突显然都来不及散开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一个苏军BM-37型82毫米迫击炮组从维也纳的约翰·斯特劳斯酒店门口经过。这家1911年开业的四星级酒店现在还在运营,只是他们经过的那个街角装修变化了。
被击毁后遗弃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小城比斯卡里街道上的虎式,隶属于国防军504重装甲营,摄于1943年7月。比斯卡里更出名的是发生了战争暴行,美军第180步兵团在7月14日攻占比斯卡里机场时,前线官兵不分青红皂白在两个地点直接屠杀了71名意大利和2名德国战俘,情节与《兄弟连》中的一个场景非常类似。
一张飞虎队的照片,摄于1943年。美军地勤人员向正在收起起落架的B-24轰炸机挥手示意,近景就是那些涂着血盆大口的P-40。
“还好我壳厚”——503重装甲营第3连某辆虎式的驾驶员展示驾驶窗上一发未穿弹痕,摄于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从弹孔大小看是中了一发76.2毫米炮弹。
1942年4月4日停泊在苏格兰斯卡帕湾的美国海军华盛顿号战列舰(BB-56),摄于美国海军黄蜂号航空母舰(USS Wasp CV-7)飞行甲板,当时黄蜂号正准备执行向马耳他岛运送飞机的任务。就在这一年里两艘舰的命运一盛一衰,9月15日黄蜂号被日本潜艇I-19号命中三雷后由己方驱逐舰补枪自沉,而华盛顿号在11月15日凌晨的夜战中以九轮主炮齐射击沉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舰。
解放维也纳后,苏联军官向位于维也纳中央公墓的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陵墓敬献花圈。虽然西方历史书籍和德国革命回忆录非常乐于将二战时的苏军描绘成麻木愚昧的文盲和半文盲士兵组成的游牧大军,但实际上组成军队主体的青年士兵大多至少接受过初等教育,至于军官就更不必说了——文盲兵没法打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
早间巡逻的英军武士步兵战车从一名伊拉克男子身边经过,2003年3月29日摄于伊拉克巴士拉。这辆车原图配文说明来自爱尔兰卫队第一营,但外网很多人认为标注有误,该车更可能隶属于苏格兰龙骑兵卫队。
一个被苏联坦克摧毁的德国Flak 36/37型88毫米高炮阵地,1945年2月摄于波兰波茨南。Flak 36和37型均使用两段式炮管,方便磨损后更换,图中火炮缺失了前段炮管,所以看上去很短。
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等待和她的行李一起撤往加拿大,1940年5月摄于英国伦敦。1939年战争爆发后就有人提议将儿童等弱势群体撤往海外英联邦各国,但英国政府和议会认为这是制造恐慌和传播失败主义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将城镇儿童向乡村疏散。但到1941年时,已有超过14000名儿童通过私人途径疏散到了海外。在形势最紧张的1940年夏季,英国政府不得不正视此事,建立了一个称为儿童海外接待委员会 (CORB)的半官方机构组织儿童向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疏散。但穿越大西洋的航线密布潜艇。一旦出事就是集中伤亡,还真不好说和留在英国乡下比哪个更安全。果然在8月和9月间隔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两艘运载儿童的船只先后被潜艇击中,疏散计划不得不取消,实际只转运了2664人。
屠杀意大利战俘这种事情真的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