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此前发布的战争史杂图(25.01.15)

老枪与战线 2025-01-15 14:48:08

澳大利亚第2/4反坦克团查尔斯·詹姆斯·帕森斯中士(左起第一人)指挥的2磅炮迎战日军95式轻型坦克,1942年1月18日摄于马来亚柔佛州麻坡-峇吉里公路上。当日清晨日军战车第14联队3中队作为近卫师团前锋突入,遭到澳军两门2磅炮迎击以至全军覆没。查尔斯·帕森斯中士的二号炮击毁了其中6辆,克拉里·桑顿中士的一号炮击毁了另外3辆,桑顿炮在战斗中发射炮弹70余发。

1942年1月18日被击毁在马来亚柔佛州麻坡-峇吉里公路上的日军九五式坦克,隶属于战车第14联队第3中队(五反田战车中队,以中队长五反田重雄大尉得名)。因为此前日军坦克在斯林河战斗中取得极大成功的缘故,五反田重雄狂妄自大,强硬拒绝了上级为其配备步兵的建议,率部直冲盟军阵地,最终全军覆没。该部损失车辆数在不同资料中有所出入,不过按2月15日山下奉文为该中队颁发的感状称,自中队长以下全员战死,大概到达战场的都齐齐整整了。

九六式轻机枪

九九式轻机枪

1944年塞班岛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师的一个机枪组,使用的是缴获的日本机枪,从旁边一堆弹匣看似乎不是仅仅摆个样子。

外网标注的都是九六式轻机,但我觉得应该是九九式,理由是九六式的弹匣弯曲度更大一些,并且很多九九式照片中的提把都向前倾斜而不是与枪身平行。第二张图是九六,第三张是九九,大家可以自行比照判断。另外枪口消焰器是可以取下的,不能作为识别依据。

我了个去,还真有穿军装的女鬼子?这张照片是什么情况,哪位大佬有研究的给指点一下。

这张照片发布后,有读者回复认为是日本关东军在1944年至1945年从开拓团家属中征募的人员,用于治安任务,并提供了下面这张照片为佐证。看来二战时期日本是否有女兵这个问题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三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日本九五式轻型坦克残骸前留影,背景中还有一辆九七式中坦,1944年6月摄于塞班岛。16日夜间日军战车第九联队曾集结了30多辆坦克冲向美军阵地,可能是太平洋战争中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突击。左侧那名美军提着的日本机枪,虽然没有枪口的消焰器,但还是很容易判别出是九九式。注意枪托下折叠的单脚架,这是九九式和九六式之间最显著的外观差异。

1944年塞班岛战役中三辆被击毁的美军LVT(A)-4两栖装甲车。这三辆车可能对应的是6月18日夜间的一次日军步坦协同反击。向纵深推进的美军陆战24团1营和2营没有携带比火箭筒更重的反坦克武器,而火箭筒手受的训练又偏重于打工事而不是打装甲目标。几个连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突破了防线,伤亡很重。直接支援步兵的LVT(A)-4本来就不适合坦克战,又受到隐蔽的反坦克炮攻击,据说头三发炮弹就把三辆车全打瘫了。

挂载试验中的第一代麻雀空对空导弹XAAM-N-2(AIM-7A)的F6F-5K无人机,1950年1月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海军武器测试站。因为在之前的测试中导弹尾部喷焰点燃了载机机尾以至机毁人亡,为保险起见改为无人机挂载。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人机肯定无法完成锁定和引导的任务,因此导弹由另一架有人的控制机或者地面负责导向目标,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发射平台。

1938年张鼓峰事件后,苏军士兵展示缴获的日军武器,注意右面那位战士手提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关于大正十一年式也就是歪把子机枪在苏联有个小故事,大家可以当段子听听。话说张鼓峰打完,那些苏联军官们对这种机枪很感兴趣。因为它采用固定的漏斗式受弹器,不断填入步枪用的5发弹夹就可以一直发射。苏联人觉得这个设计很实用啊,机枪组也不用携带什么弹盘、弹匣、弹链之类的东西,直接从步枪手那里拿来用就好了,苏军的莫辛纳甘步枪也是5发弹夹,那么苏联机枪也可以采用这个思路啊。于是很快就改出几十挺使用漏斗式供弹具的捷格佳廖夫DP机枪,送莫斯科去给高级官员审查。结果演示的时候一名负责审查的委员拿了一根铅笔,放在受弹器口上,一松那个带弹簧的盖板,咔吧一下铅笔断了。好嘛,战斗紧张的时候射手或者副射手不小心把手放那儿,切的不就是手指了吗?然后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

一辆挺奇怪的T-34残骸。粗看似乎是用木板墙把车遮起来伪装成带坡屋顶的房屋,但仔细看车的悬挂已经垮了,负重轮的橡胶圈都烧没了。这说明那些木板墙是坦克烧毁后才砌上去的,伪装一个残骸有什么用呢?或者就是直接把残骸当院墙用了?

维斯比战役中后脑连中三箭的士兵头骨,这么粗的箭头,我都觉得疼了。1361年7月丹麦王国军队在瑞典哥得兰岛维斯比镇附近与当地小贵族和农民组成的军队打了一仗,当地人败得一塌糊涂,战死者尸体被集中埋在城镇附近五个万人坑里。上世纪初从里面挖出了2000多具尸骨,很多人身上都穿着全套的铁甲。因为当时太过炎热,尸体腐烂速度太快,胜利者一方连衣甲都来不及剥就得赶快埋人,毫无疑问这为现代复原中世纪装备留下了宝贵的素材。

1 阅读:6

老枪与战线

简介:喜爱军事和历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