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道!儒家《论语》的这些内容建议列入教科书▲文化观察15

国学传播 2024-07-24 08:46:42

引文

文化需要传承,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而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论语》中,有一些代表孔子“孝道”言论的经典内容,非常值得选入教科书进行传承。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儿女不出远门。如果必须要远行,也一定会有适当的去处。”

传统“家文化”一直很重视团圆,再加上古代出行艰难,所以,孔子才会认为子女出行应该尽量充分考虑父母的感受,尽量在靠近父母的所在活动。哪怕一定要远离父母,也应该尽量争取父母的认同,去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当今社会,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再加上区域发展失衡导致的人员向少数区域汇聚,“家文化”正在逐渐被新兴的生活方式所淘汰,“家”的情感一旦衰退了,国人只会越来越自私,还有人在乎“国”吗?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发现父母将有过错时,要委婉劝阻。若是父母并不听从,也要恭敬而不触犯他们。哪怕劳苦自己,也不要有任何抱怨。”

孔子是非常重视家庭伦理的,也很推崇父母在家中的权威,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说父母也会犯错,也会过于执着,但是孔子仍旧要求子女以谦恭的态度面对父母,不要强求父母。唯有如此,也更容易家庭和睦。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作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以父母得享高寿而喜悦,一方面又因他们日渐衰老而忧惧。”

作为子女,知道父母的年龄是基本中的基本。但是又有多少子女会怀有这种既喜又惧的心情呢?

几千年的华夏“家文化”在当代遭遇了最大的挫败,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之一。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请教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保持和颜悦色对待父母是最难的。有事情要做时,由年轻人来代劳。有酒食佳肴时,让年长的人先享受。做到这些就算是孝子了吧!”

人是情绪动物,难免会有脸色。所以,能够做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其实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孔子首先强调“色难”。

为父母分忧,优先为父母提供生活所需,这都是身为子女的义务。

做到以上这些,基本上也可以算是孝子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扪心自问,能做到的人很多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请教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现在所谓的孝,仅仅是能够奉养父母。但是如狗和马,也都能够服事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如何分辨这二者呢?”

人类是复杂的动物,即使做着相同的事情,但发心不同,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奉养父母时,和颜悦色很重要,但决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该发自真心。所以,孔子认为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

结语

几千年来,儒家为我们的民族构建了伦理关系,“孝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回头品读记录孔夫子思想的《论语》,我们仍旧能够感受到这份穿越历史而来的智慧,本文提及的孝道内容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值得选入教科书中,一直传承下去!

5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4-08-12 13:58

    不用盲目的跪舔古代,分清古人古鬼很重要。忠孝那是奴性,牛马奴隶才需要尽忠尽孝的,人不需要,但人必须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这是互相的,一旦一方不履行,那这种责任和义务就没了。

  • 2024-09-16 10:56

    驴唇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