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卖缸,全家死光三年后,一只鸡揭开这桩惊天冤案
在那大清光绪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小镇,名叫柳溪镇。
这地方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柳溪镇东头住着一户人家,姓李,家中有个女儿名叫翠花。
这翠花长得如花似玉,心灵手巧,是镇上出了名的美人儿。
李家世代以制陶为生,手艺精湛,做出的缸盆罐碗结实耐用,远近闻名。
可就在三年前的一个冬日,李家突然之间遭了大难,全家上下一夜之间全没了,这事儿在镇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日清晨,镇上的张大娘去李家买缸,一进门,只见院内一片狼藉,李老汉夫妇和翠花倒在血泊之中,早已没了气息。
镇上的人闻讯赶来,无不惊叹惋惜,好好的一家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报案到县衙,那县令也是一头雾水,查来查去,也没个头绪,最后只能以“遭贼人杀害”草草结案。
李家院子从此荒废,成了镇上人口中的“鬼宅”。
一到夜晚,那破旧的院子里便传出阵阵哭声,阴森森的,吓得无人敢靠近。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
这日,镇上的王屠夫从外地贩肉回来,路过李家院子时,见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啄食。
这鸡羽毛油亮,红彤彤的鸡冠子挺得老高,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王屠夫心中好奇,这荒废的院子里怎么会有鸡?
他壮着胆子走进院子,想捉了那鸡回去炖汤。
谁知那鸡极为机敏,一见人来,扑棱着翅膀就飞上了墙头。
王屠夫不甘心,也爬上墙头,准备来个“瓮中捉鳖”。

他刚站稳脚跟,却见那鸡站在墙头上,朝着他“咯咯咯”地叫唤,眼神中似有深意。
王屠夫正纳闷呢,那鸡突然用爪子在地上扒拉起来,不一会儿,竟扒拉出一个陶罐来。
王屠夫心中一惊,这陶罐不是李家的手艺吗?
他忙跳下墙头,拾起陶罐仔细端详。
只见这陶罐上刻着几行小字:“翠花冤死,缸中有秘。”王屠夫心中咯噔一下,这不会就是当年李家灭门案的线索吧?
他忙将陶罐带回家中,找来个锤子小心翼翼地敲开陶罐底部,只见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卖缸之夜,真相大白。”王屠夫心中疑惑,这纸条是谁留下的?
又是何意?
次日一早,王屠夫便带着纸条去了县衙报案。
那县令一听,也是觉得蹊跷,便带着衙役和王屠夫一同来到李家院子。
他们围着院子搜寻了一番,什么也没发现。
正当众人准备离开时,一阵风吹过,一张纸片从屋檐下飘落下来。
县令忙捡起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卖缸之夜,血债血偿。”
县令心中一惊,这纸条与王屠夫找到的那张如出一辙,显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忙问王屠夫:“你可曾记得,三年前李家卖缸之事?”
王屠夫挠挠头,想了想说道:“记得啊,那时候翠花姑娘说她家要搬去外地,家里的缸盆罐碗都便宜处理了。
我当时还买了几个呢。”
县令一听,心中有了计较,忙命人将王屠夫买的那些缸都搬来,仔细检查。
这一查之下,果然在一个缸底发现了端倪。
那缸底刻着几行小字,字迹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翠花卖缸,实为求救,贼人凶狠,全家遭殃。”
县令一拍大腿,说道:“真相大白矣!

这翠花姑娘卖缸,实则是在向我们求救啊!
只是当时我们未曾察觉,酿成了这桩惨案。”
他忙命人贴出告示,召集镇上百姓前来认领当年从李家买的缸,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这一招果然奏效,很快,几个当年买过缸的百姓都拿着缸来了,他们都说,缸底刻有类似的求救信息。
县令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下来,仔细分析,终于拼凑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原来,三年前的一个冬日,镇上的恶霸赵无极看中了翠花的美貌,想要强娶她为妾。
翠花誓死不从,赵无极便心生歹念,想要灭了李家,强行抢走翠花。
他收买了镇上的一个无赖,让他趁夜潜入李家,制造一起“遭贼人杀害”的假象。
那日夜晚,无赖潜入李家,手持利刃,将李老汉夫妇和翠花一一杀害。
为了掩盖真相,他将李家翻了个底朝天,伪造出遭贼抢劫的假象。
临走前,他将一张写有“卖缸之夜,真相大白”的纸条塞进了其中一个缸里,又在那缸底刻下了求救信息,希望有人能发现。
翠花姑娘临死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强忍着悲痛,将家中的缸盆罐碗都刻上了求救信息,低价卖出,希望有人能注意到这些异常,为她伸张正义。
然而,天不遂人愿,那些买缸的人都没有注意到缸底的刻字,直到三年后,王屠夫无意间发现了那张纸条,才揭开了这桩惊天冤案。
县令听完这些,气得浑身发抖,他立即命人将赵无极和那无赖捉拿归案。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二人终于招供,承认了杀害李家的罪行。
消息传开,镇上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恶霸赵无极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翠花姑娘的冤魂,也终于得以安息。
这案子虽然告破,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人们都说,翠花姑娘聪明勇敢,用她自己的方式,为家人讨回了公道。
而那只揭开真相的大公鸡,也成了镇上的传奇,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且说这案子结束后,县令为了表彰王屠夫的功劳,赏了他不少银子。
王屠夫拿着银子,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无心之举,竟然揭开了一桩惊天冤案。
他将银子分给了镇上的穷人,自己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买了些好酒好肉,邀请镇上的百姓一同庆贺。
那晚,镇上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听王屠夫讲述那惊心动魄的破案过程,无不啧啧称奇。
而那李家院子,也再也不是“鬼宅”了。
镇上的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将院子修缮一新,种上了花草,建起了一座小庙,供奉着翠花姑娘的牌位。
每到节日,镇上的人们都会前来祭拜,感谢她为镇上带来的安宁。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每当人们提起,依然会津津乐道,感叹不已。
都说翠花姑娘聪明勇敢,是镇上的英雄。
而那只大公鸡,也成了镇上的吉祥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正义之鸡”。
这就是“女子卖缸,全家死光三年后,一只鸡揭开这桩惊天冤案”的故事。
咱们下回分解,再讲一段离奇曲折的民间传说。
那柳溪镇因为翠花姑娘的事儿,热闹了好一阵子。
镇上的人们茶余饭后,总爱聊起这段传奇,说得多了,这事儿就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说翠花姑娘的冤魂显灵,亲自指引王屠夫找到了线索。
这事儿传到了邻镇的一个算命瞎子耳朵里,他名叫刘半仙,自称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刘半仙一听这事儿,心里直痒痒,心想:这可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啊!
要是能算出翠花姑娘的冤魂啥时候显灵,还不得让镇上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于是,刘半仙收拾行囊,来到了柳溪镇。
他一到镇上,就开始四处打听翠花姑娘的事儿。
镇上的人一听来了个算命的,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起了那段往事。

刘半仙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点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听完镇上人的讲述,刘半仙捋了捋胡子,故作深沉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这事儿啊,我刘半仙一算便知。
翠花姑娘的冤魂,今晚子时就会显灵,在那李家院子里,咱们等着瞧好吧!”
镇上的人们一听,都愣住了,心想:这瞎子不会是来骗吃骗喝的吧?
但转念一想,万一他真算准了,咱也不能错过这个看热闹的机会啊!
于是,大家纷纷相约,今晚子时,都去李家院子瞧瞧。
到了晚上,镇上的人们都悄悄地来到了李家院子,屏息凝神,等着翠花姑娘的冤魂显灵。
刘半仙则站在院子中央,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一副作法的样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子时已过,却啥也没发生。
镇上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小声说道:“这瞎子不会是忽悠咱们吧?”
刘半仙一听,心里也直打鼓,但他强装镇定,说道:“别急,别急,时候未到,时候未到。”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院子里的树叶沙沙作响。
刘半仙眼睛一亮,心想:机会来了!
他猛地睁开眼睛,指着天空大喊:“看!
翠花姑娘的冤魂来了!”
镇上的人们一听,都抬头往天上看,却啥也没看见。
刘半仙见大家没啥反应,心里更慌了,他忙又喊道:“快看!
在那棵树上!
冤魂附在那棵树上了!”
大家顺着刘半仙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棵老槐树的树枝上,站着一只猫头鹰。

那猫头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刘半仙,吓得他直往后退。
“妈呀!
这……这是翠花姑娘变的猫头鹰啊!”刘半仙结结巴巴地说道。
镇上的人们一听,都笑了,有人说道:“刘半仙,你这是看走眼了吧?
那明明是只猫头鹰,跟翠花姑娘有啥关系?”
刘半仙一听,脸上挂不住了,他忙辩解道:“你懂啥?
这猫头鹰就是翠花姑娘变的!
她这是在提醒我,凶手还没得到应有的惩罚呢!”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心想:这瞎子咋还越说越离谱了呢?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刘半仙,你说凶手没得到应有的惩罚,那赵无极和无赖不是已经被县令捉拿归案了吗?”
刘半仙一听,愣住了,他忙回头一看,只见王屠夫站在人群中,正瞪着他呢。
刘半仙心里一慌,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我咋知道?
也许……也许还有同伙呢!”
王屠夫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他走上前,一把揪住刘半仙的衣领,说道:“你这瞎子,就会瞎咧咧!
翠花姑娘的事儿已经过去了,你还想借着这事儿骗吃骗喝?
我告诉你,再瞎咧咧,我打断你的腿!”
刘半仙一听,吓得腿都软了,他忙求饶道:“王大哥,王大爷,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王屠夫这才松开他,说道:“滚吧!
以后别让我再看见你!”
刘半仙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

镇上的人们看着他的背影,都笑了。
有人说道:“这瞎子,还想借着翠花姑娘的事儿出名,也不瞧瞧自己啥德行。”
这事儿过后,柳溪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镇上的人们依然会聊起翠花姑娘的事儿,但再也没人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说法了。
大家都明白,翠花姑娘的冤魂显灵,不过是人们美好的愿望罢了。
真正的英雄,是王屠夫和那些为正义发声的人。
而那只揭开真相的大公鸡,也成了镇上的传奇。
镇上的人们都说,它是翠花姑娘派来的使者,专门来揭露真相的。
每当有人提起这事儿,大家总会笑呵呵地说:“那只鸡啊,可聪明着呢!
它知道啥时候该出手,啥时候该闭嘴。”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柳溪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段传奇的故事,却依然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衰。
每当夜幕降临,镇上的人们总会围坐在火堆旁,听老一辈的人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感叹不已。
而翠花姑娘的牌位,依然供奉在那座小庙里,接受着镇上人们的祭拜。
每当节日来临,总会有那么几个人,默默地来到庙前,为翠花姑娘献上一束鲜花,表达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这就是柳溪镇的故事,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善良、勇敢、正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安宁和祥和。
而那些传奇的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回忆。
这日,镇上来了一位行脚商人,名叫赵老二。
他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手里拿着一杆秤,走街串巷地贩卖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赵老二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络腮胡子,看起来凶神恶煞,但说话却细声细气,跟他的外表极不相称。
他一到镇上,就听说了翠花姑娘的事儿,心里头那个好奇啊,跟猫爪子挠似的。
赵老二心想:这事儿可真够邪乎的,我得去瞧瞧那李家院子,说不定能淘换到啥宝贝呢!
于是,赵老二便来到了李家院子。
那院子虽然经过修缮,但那股子阴森劲儿还是挥之不去。
赵老二站在门口,往里一瞅,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那座小庙也显得破破烂烂,但香火还挺旺,时不时有镇上的人来祭拜。
赵老二心里头那个美啊,他心想:这地方邪乎,说不定真有啥宝贝呢!
他忙走进院子,围着那座小庙转起了圈儿。
转着转着,他的目光就被庙前的一块石碑吸引住了。
那石碑上刻着翠花姑娘的生平事迹,还有那段冤案的来龙去脉。
赵老二看得入了迷,心想:这翠花姑娘可真够惨的,得想个法子帮帮她。
他琢磨了一会儿,便有了主意。
他从包裹里掏出一对儿玉镯,那玉镯晶莹剔透,泛着温润的光泽,一看就不是凡品。
赵老二把玉镯放在石碑前,嘴里念叨着:“翠花姑娘啊,你在天之灵,可别怪我心黑手狠。
我这也是没办法,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都得靠我养活呢。
这对儿玉镯就送给你啦,你就保佑我淘换到几件宝贝,发个大财吧!”
说完,赵老二便转身离开了李家院子。
他走街串巷地贩卖他的玩意儿,每到一处,总爱跟人提起翠花姑娘的事儿,还说他把一对儿玉镯送给了翠花姑娘,让她在天之灵保佑他发财。
这事儿传得可快了,没几天,整个柳溪镇的人都知道了。
大家伙儿一听,都乐了,心想:这赵老二可真逗,把玉镯送给翠花姑娘,让她保佑他发财?

这不是瞎扯嘛!
但说来也怪,自从赵老二送了玉镯之后,他的生意还真就红火了起来。
每次出摊儿,总能卖出几件好东西,赚得盆满钵满。
赵老二心里头那个美啊,逢人就说是翠花姑娘显灵了,保佑他发财呢。
这事儿越传越神,连邻镇的人都知道了。
大家都说柳溪镇有个翠花姑娘,显灵保佑发财呢。
于是,就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沾沾翠花姑娘的喜气儿。
这些人一来,柳溪镇可就热闹了。
镇上的客栈住满了人,小吃摊儿也排起了长队。
大家伙儿都忙着招待客人,赚得个盆满钵满。
连那破破烂烂的小庙,也被人修缮一新,香火更旺了。
赵老二一看这架势,心里头更美了。
他心想:这翠花姑娘还真够意思,不光保佑我发财,还给镇上的人带来了财运呢!
他忙又拿出一对儿玉镯,放在小庙前,嘴里念叨着:“翠花姑娘啊,你再显显灵,保佑镇上的人财源广进吧!”
说来也怪,自从赵老二又送了玉镯之后,柳溪镇的人们就更是财源滚滚了。
无论是种地的还是经商的,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大家伙儿都说是翠花姑娘显灵了,纷纷来到小庙前祭拜,感谢她的保佑。
这事儿越传越远,连外县的人都知道了。
大家都说柳溪镇有个翠花姑娘,显灵保佑发财呢。
于是,就有不少人带着金银财宝,来到柳溪镇,想请翠花姑娘保佑他们发大财。

这下子,柳溪镇可就更热闹了。
镇上的客栈、小吃摊儿、商铺都忙得不可开交。
大家伙儿都忙着招待客人,赚得个盆满钵满。
连那破破烂烂的小庙,也被人修缮得金碧辉煌,香火旺盛得不得了。
赵老二一看这架势,心里头那个美啊,简直就跟做了梦似的。
他心想:这翠花姑娘可真够意思,不光保佑我发财,还给镇上的人带来了这么大的财运呢!
他忙又拿出一对儿玉镯,放在小庙前,嘴里念叨着:“翠花姑娘啊,你再显显灵,保佑镇上的人永远富贵平安吧!”
这事儿越传越神,柳溪镇简直就成了个财神爷窝儿了。
每天都有不少人带着金银财宝来祭拜翠花姑娘,祈求她的保佑。
大家伙儿都忙着数钱,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让柳溪镇的人们都愣住了。
原来,那行脚商人赵老二,竟然是个骗子!
他卖的那些玩意儿,都是假的!
那些玉镯,也都是次品!
大家伙儿一听,都愣住了,心想:这赵老二咋能这样呢?
这不是坑人嘛!
但转念一想,又都觉得这事儿邪乎。
要说赵老二是个骗子吧,那翠花姑娘显灵保佑发财的事儿,又是咋回事儿呢?
这事儿啊,还真就说不清了。
但有一点儿是肯定的,那就是柳溪镇的人们,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提起过翠花姑娘显灵的事儿了。

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啊,太邪乎了,还是别提了为好。
而那座小庙呢,也依然香火旺盛。
但大家伙儿去祭拜的时候,都不再提翠花姑娘显灵的事儿了,只是默默地祈祷着平安和富贵。
这事儿啊,就成了柳溪镇的一个谜儿。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镇上的老人们总会围坐在一块儿,抽着旱烟袋,讲起那段陈年往事,说得多了,连空气里都仿佛弥漫着一股子神秘。
而翠花姑娘的名字呢,也依然被人们铭记在心。
但大家伙儿提起她的时候,都不再是那段冤案了,而是那个神秘的传说——翠花姑娘显灵保佑发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