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把双刃剑。
翻开历史课本,战争带来的痛苦触目惊心。
城市变废墟,百姓流离失所,多少家庭骨肉分离。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咱们熟悉的三国时期,光是赤壁之战,就烧死曹操80多万大军。
但有些战争,确实改变了历史走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结束了几百年混战。
修建长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这才有了“书同文,车同轨”。
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古代大不一样了。
现代武器杀伤力太大了,动不动就能夷平一座城。
而且国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一场局部冲突,很可能演变成大规模战争。
历史上,有很多化干戈为玉帛的好例子。
比如,1990年德国统一,东西德本来剑拔弩张对峙几十年,最后愣是通过谈判和平统一了。
古人说“兵者,凶器也”,确实有道理。
解决分歧,谈判总比打仗好。
但如果和平统一的路走不通,那历史可能就要走向另一条路。
这需要决策者权衡利弊,深思熟虑。
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盼望和平,能过安稳日子。
台湾位置太关键了二战时,日本占领台湾后,掐住了太平洋咽喉,硬是把美军补给线给切断了。
最后新加坡丢了,菲律宾也沦陷了。
这个教训美国记到现在。
台湾海峡,这个水道看着不宽,才220公里,可每年从这里过的货物值多少钱?
2.5万亿美元!
全球五分之一的航运,都要从这儿过。
就拿日本来说,进口的石油90%都要经过这里。
要是这条路断了,日本经济就危险了。
1973年,发生过一次石油危机。
日本GDP一度下跌20%,一下就慌了。
第一岛链总长约5700公里。从北起日本、经过台湾、菲律宾一直延伸到印尼。
为什么美国这么重视这条岛链?
因为中国最重要的几个港口城市。
上海、深圳、厦门,每年2万亿美元的外贸,都得从这儿通过。
500年前,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海峡,结果就垄断了东西方贸易整整200年。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也是因为控制了这个海峡,才在东南亚地区说一不二。
它最高的玉山有3952米高。
在上面放个雷达,方圆几百公里都看得一清二楚。
现在的反舰导弹,动不动就能打200-300公里。
你说这地方多重要?
说白了就是军事要塞,谁占了这个高地,谁就能俯瞰整个战场。
整个亚太地区,东海和南海的贸易额超过6万亿美元,占周边国家GDP的一半左右。
一旦台海形势有变,整个亚太经济都得重新洗牌。
就像当年柏林墙倒了,整个欧洲的格局都变了。
大家都不想把事情搞僵,但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兵推结果,触目惊心美国国防部和智库的兵推结果,确实触目惊心。
美国著名智库“战争研究中心”的模拟显示。
一旦爆发冲突,仅仅两周时间,美军就可能损失2.5万人。
这个数字,比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20年战争中的总伤亡,还要多(约7000人)。
要知道,越战中美军总伤亡也就5.8万人。
具体到军事装备,美军可能损失的航母,造价就高达130亿美元。
一架F-35战机造价约1亿美元,数百架战机的损失就是数百亿美元。
历史上最接近的案例是,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盟军投入了7000艘各型舰船、11000架飞机,伤亡约2万人才打开缺口。
而现代登陆作战难度更大。
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的威力远超二战。
更关键的是,这种巨大牺牲可能还无法改变战局。
越战后期,美军虽然在单场战役中总能取胜,但最终还是无法实现战略目标。
现代战争中,经济因素的影响甚至超过军事因素。
当年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无法支撑。
而现在的情况更复杂,中美贸易额2023年达到6600多亿美元。
一旦开战,全球产业链都会受到冲击。
不仅要算军事账,更要算政治账、经济账。
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山本五十六就说过:
“我可以在太平洋横行半年,但最终结果让我很担忧。”
在核武器时代,大国之间不存在完全的胜利,只有不同程度的失败。
日本长崎大学认为,就算是发生一定小规模的核战争,也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24枚小型核武器,260万人死亡。
这个意味着什么?
当时的广岛原子弹威力,只有15千吨TNT当量,却在一瞬间夺走了7万多人,另有7.5万人受伤。
这还只是最初阶段,后续死于辐射的人数更多。
而现代核武器的威力呢?
就拿最小型的战术核武器来说,威力也在1-5千吨不等,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3。
如果双方各使用24枚这样的核武器,死亡人数将达到260万。
相当于二战中国死亡人数的1/7(约2000万),或者是长崎原子弹死亡人数的35倍。
更可怕的是长期影响。
核爆后的辐射会持续几十年。
看看切尔诺贝利,1986年事故到现在,方圆30公里仍是无人区。
核爆会产生大量灰尘进入平流层,导致核冬天现象。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后,全球气温降低2度。
导致欧洲出现“无夏之年”,庄稼歉收,饿死了数十万人。
而核战争的影响会更严重。
原子弹不是武器,是魔鬼的发明。
它不分军民,只会摧毁一切生命。
日本一直在玩“双标”翻开历史看,日本一直在核问题上玩“双标”。
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日本总是以“受害者”身份出现,不断渲染核威胁。
但回顾二战,正是日本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犯下了滔天罪行,却从不正视历史。
1937年,南京大屠杀后。
日本媒体反而指责中国“夸大伤亡”,转移焦点。
长崎大学这份报告,表面上是反战,实则暗藏玄机。
核武器的意义从来就不在于使用。
而在于威慑,防止战争升级。
看看冷战历史就明白了。
美苏拥有数万枚核弹头,却从未真正使用。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最危急时刻,肯尼迪和赫鲁晓夫都克制住了使用核武器的冲动。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明白,核战争中没有赢家。
这就像古代的“城下之盟”,双方都举着刀,但谁都不愿真砍下去。
日本这份报告,看似客观,实则是在为美国印太战略摇旗呐喊。
一边喊着核威胁,一边却在加紧军备扩张。
“明者见于未萌,智者避于无形。”
化解危机最好的办法不是制造恐慌,而是冷静。
现代战争,早已进入精确打击时代。
中国火箭军的常规导弹技术世界领先,精度可以达到米级。
常规武器,已经完全可以承担战略打击任务,一般用不到核武器。
任何负责任的大国,都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尤其不会在自己的领土上使用。
会在自己的家里放一把火,这听起来合理吗?
“威胁论”,往往是一种政治工具。
一百多年前,他们说中国人会“吃掉”西方文明;
现在,他们又说中国要发动核战争。
这种论调,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具体到长崎大学的报告,需要看到其历史背景。
日本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理应更理解核武器的破坏性。
然而,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正常国防建设,歪曲为“推崇核战争”。
既不符合历史逻辑,也违背基本事实。
中国在1964年,就庄严承诺永不首先使用核武器,60年来始终说到做到。
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承诺。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比谁的拳头大了。
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才是制胜法宝。
核武器,就是放在保险柜里的最后一道保险。
意义在于不用它。
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一个经历过战争苦难的民族,怎么可能会轻易走向战争深渊?
1917年沙俄灭亡后,其在亚洲的侵略势力,一时间大减,外蒙古当局随后与北京接触,决定撤销1911年的分裂独立,重新回归中国的版图,1918年北京,派遣一个干部团和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前往外蒙古地区就职、驻扎,1919年北京,又派遣徐树铮和一支六千人的军队,前往外蒙古地区,和上一次那支五千人的军队会合,形成一支一万人规模的军队,驻扎在外蒙古首府库伦城(乌兰巴托)。
日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美若在台海生战!首当其冲的拨掉日本这枚包藏祸心的暗瘤!因为中美都允许小日本在背后打黑枪!坐收渔利!
别在台海打,先把导弹打去美国本土
先打日本再说
解放台湾,人民没有损失,为台独顽固分子卖命伪军必死无疑。
这就是日本鬼子的阴谋,最后日本鬼子获利,日本实际控制在日本鬼子手里❗(民进党是日本鬼的)
在图们江出海口,有一座俄朝铁路大桥,横档在图们江出海口,这座俄朝铁路大桥建得过于低矮,使得中国这边的的大海船不能通过。
打的时候你再来预测来。你想想中美能打起来吗?早打跑到乌克兰去了。
日本鬼子希望中美打起来,它能成为正常国家,中美输赢不说,受损最重的肯定是脚盆国。
日本鬼子能出好主意?我们去美国家门口去开战不好吗?
建国初期,跟美国打个平手,现在敢打我们就把他们杀光光光哈哈哈
什么台海开战?还要加上美国本开战,两个战场一齐打才对。
中美一开战,第一时间攻击美国本土,美国人想死,中国满足他们。
战时,美军必然大败,没有丝毫取胜的可能性!!!
不到最后一步,没有必胜的把握,大漂亮根本就不会下场。
收复海参崴,收复库页岛,重新打通获得日本海出海口。
人家预测不行,自己评估啊
直接派出航母舰队,到美国门口放核弹
日本鬼子能放好屁?开战先报仇,灭了破岛。
中美必有一战
伤亡?不存在的,如果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不需要武力来统一了。如果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那还顾忌什么,直接导弹打,大炮轰,白磷洗地坦克冲, 轰二零,歼三五,徐进弹幕打本土。 无人机,大航母,东风快递往前杵。嗯,快递用不上。打完了我们再重建就好了。然后把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迁移点人口过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