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音频毫无疑问是过去二十年间HiFi圈产品销售和技术研发的主力,这一方面是源于当下绝大部分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另外一方面,也是音乐形态与社会意识的发展,让大家对于消费产品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在耳塞领域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多样化满足。
归纳起来就是,耳塞的发展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趋势,新技术的运用层出不穷(价格也水涨船高),我们能够欣喜地听到耳塞里发出了越来越好的声音。但为何大家会感受到,居于发烧前沿的那些最具消费能力和话语权的烧友,这两年也愈发开始对耳塞的更新表现出疲态和消极情绪?
从我的角度来说,也许是高阶随身烧友们视野的拓展,在逐渐听过大耳机系统、音箱系统乃至于音乐会现场以后,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很多高端耳塞的提升还停留在同一纬度下的“复制型拓新”。也就是说,大多数高端耳塞,也许还是按照“音响二十要”的目录照方抓药——高频不足就加高频、声场不够提声场,或者搞一点泛音提升人声的质感、或把低频下潜做得更深来增强音乐的氛围感,总逃不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模式,始终很难与更高水平的声音系统相提并论。
如果我们希望让耳塞的声音也能具有更高水平、更多维度的进步,可能我们仍然要在耳机本身的结构素质、声音层次的调和以及乐感处理这几方面来探讨。
二、Campfire Audio Astrolith星石1、这条价值15888的旗舰级耳塞采用了双平板结构。其实近些年来,采用平板结构的耳塞越来越多,但采用“双平板”结构则非常罕见,一方面是因为双平板结构对于耳塞微小腔体里的空间设计和制造良品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双平板结构在调音上也缺乏先例和成熟经验。
我们这里所说Astrolith的“双平板”,并非简单粗暴地把两个相同的平板单元嵌套在一起,而是采用了一个 14.2mm 磁性平板单元用于低频到中频,和一个6mm 磁性平板高音单元用于高频及以上频段。这看上去有点类似于传统的“动圈负责低频、动铁负责高频”的复合单元模式,但实际上相比于“圈铁组合”,双平板更容易在音色、声音质感上达成统一,让声音具备更好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Astrolith外观上延续了Campfire Audio多年来一贯坚持的美观、精致的特点,即使不懂耳机的人一眼看上去,也会觉得“这耳机应该是个高端货”。我特别喜欢其腔体中光固树脂包覆的内部声学腔室,从远处看耳机内侧呈现出黝黑的观感,而近距离观察则会发现腔体的半透明效果,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耳机内部结构。
同时,Astrolith佩戴舒适度还是比较高的,内侧腔体细腻,耳机整体不重,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觉得疲劳。
2、配件方面,原机搭载了两条Time Stream金属系列扁平防绕设计镀银铜耳机线,单端平衡各一条,线材延续了Campfire Audio一直使用的MMCX标准插针。除线材以外,随机还搭配了收纳包、耳机套以及清洁工具等。这些也都是近年来Campfire Audio旗下高端产品的标准配置了。
三、Astrolith的声音(一)——基本概况如前文所言,Astrolith拥有两颗不同属性的平板单元针对高频及中低频“对症下药”,所以这条耳机在声音的整体框架上是比较均衡的,各个频段的能量依次展开,从极低频到高频,不但分配合理,衔接也非常顺畅。不过这个的前提是将耳机充分煲机,这条耳塞在我过往把玩过的所有Campfire Audio耳塞里是煲开状态与新机差异最大的,刚开箱的时候整体的表现尖锐,甚至有一点刺耳,100小时的循环使用后,则开始发挥出原本设计的实力。
Astrolith的高频以及中高频是其给人的第一印象中最突出且抓耳的。无论从亮度、质感、信息量等方面来讲均无懈可击,基本上完美地展示出了一条耳塞理想状态下的高频表现——在极高频顶尖位置稍微有所打磨,将高频延展到的最高位置稍微收敛了一点,我想这应该是设计者从高频整体的稳定性上综合权衡的结果。虽然有所打磨,但基本上不影响Astrolith对于高频器乐的表现能力,无论是小提琴、长笛,或者是民乐中常见的琵琶、古筝,在Astrolith的演绎下,都表现出了各自应有的音色和质感。
通常来讲,大多数耳塞会把中频的能量略微突出、同时位置也稍微前置一些,这是正常情况下我们为了适应常规的流行音乐而运用的一种处理措施,毕竟流行音乐重点还是要突出人声嘛。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却在古典音乐的声场表现上会显得局促一些。Astrolith的中频处理与当下主流的耳塞有相当大的不同,是稍微倾向于器乐风格的:结像紧致,线条感比较突出,是一种偏向“分析”和“中性还原”的呈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于中频在声场空间中位置的处理颇具“箱感”,这点给了我额外的惊喜。这样的中频位置淡化了音乐的压迫感和侵略性,提高了音乐整体的舒适度,同时减轻了耳塞的“头中效应”,也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更倾向于一种音乐现场的整体状态,各种音乐元素在前方一段距离,而不是紧贴着耳朵,让人能够以一种审视的视角欣赏音乐。
在低频方面,Astrolith量感偏多,力道劲头也比较充沛,甚至可能稍微有一点硬朗。但Astrolith的低频也不似那种动次打次,而是一个具有明显的下潜-扩散过程的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低频,特别是听一些影视或游戏OST的时候,这种低频的延展与爆发,会让人觉得非常过瘾,但目前主流的以效果器来呈现抓耳听感的流行乐中,有时候我个人会觉得这个低频不是那么容易控制得圆满。
声场是Astrolith在同价位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在良好的驱动条件下,它的声场表现宏大而不空旷。它不像很多“大声场”那样让人觉得松散,而是将声音稳定地在一个适度距离上依次排开,层层递进。Astrolith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将分离度做得非常好,声音之间的距离感十分精确,相互关联又互不影响。我们在听Astrolith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声音在我们身前几米处逐渐排列开来,而不是围绕在身边。这一点,也是一种“箱子味”的具体表现。
此外,素质方面我个人很欣赏的地方是Astrolith在纯净度上的表现。可以说Astrolith是我听过的把声音背景都做得最干净的耳塞之一。我们可以听见声音在黑色且深邃的背景映衬下,在通透精纯的整体空间中传递,显现出了更加精密的声线、带有金属光泽的质感以及更加鲜活的味道。这一点,前端的水平越高,则体现得越发明显。
某种程度上来讲,Astrolith的音色是适中偏暖的,而且带有一定的染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染色,让Astrolith那个比较精致,甚至稍显硬朗的声线听起来并不刺激,而且比较耐听。Astrolith的这个染色并不是通常我们听到的某个频段直接拔高形成的“味精”,而是一种更加自然舒适的染色味道。耳塞产品在保证极高素质水平的同时,也将音色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完全落实在全频段,可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而Astrolith确实利用它的双平板结构,做到了这一点。
四、Astrolith的声音(二)——玩法解析其实在知道这条耳塞是一个“双平板”结构的时候,我最关心的就是驱动问题。毕竟,以前玩过的平板耳机往往是比较难推的,更何况这次面对的是一个“双平板”单元。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偏向于认为Astrolith即使放在万元以上价位的标准下也是一个较难“伺候”的耳机。
如果驱动力不足,Astrolith的声音结像会明显的偏向松散,线条也会比较僵硬。定位精准度、动态方面的表现明显未达万元级产品的预期。相对应的,在驱动充分的情况下(我个人尝试了山灵EM7台机和iBasso DX220MAX播放器两个组合),Astrolith的声音不但增强了声场和动态,整体的结像也明显立体、鲜活起来,声音形态变化的过程也愈加完整,声音的真实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给Astrolith搭配一个旗舰或准旗舰级别的播放器。如果一定要搭配小尾巴,也尽量搭配iBasso DC-Elite这样的具有较大推力与信息量供应的设备,这样才能发挥出Astrolith的真正实力。在音色方面,我个人会偏好暖润走向的设备来一定程度中和Astrolith某些时候展现出的“倾略性”。
如果从使用场景、价位适配等多方面考量,在我手上的设备里,Astrolith与ONIX Mystic便携解码耳放的组合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两个设备素质自然不在话下,调音思路也都非常明确且成熟。在很大程度上,Mystic的宽松柔和可以与Astrolith的精致形成互补,让流行人声的表现更加突出。我们以陈淑桦《流光飞舞》为例,Astrolith与Mystic的组合将歌手人声以一种多层面的方式展现出来,嗓音、气声乃至于齿音和泛音都以不同的形态和味道一一展开,声线平稳又不乏力道,将歌曲中复杂的情绪都融入歌手的声音里;同时,Astrolith在这首歌里,无论是前面的民乐风格前奏还是后面的金属风格配乐,都表现得极具风格特色,甚至过场的音束声中,我们都可以听见每个发声管依次以不同的音调一一展现。
在搭配台式设备的时候,由于驱动力的增强,Astrolith的声场进一步打开,动态增强,对于多种器乐合奏的层次性更加分明。首先试听的是吕思清版《如歌的行板》,可以说充分驱动下的Astrolith对于小提琴的演绎堪称一绝,琴声既带有油亮润泽的弦乐音色,同时线条利落、张弛有度,声音结像位置也恰到好处,让我们感觉是琴声在前面不远处奏鸣,不但有明确距离,而且可以感受到声音传递的过程,而不是拿琴弓直接在脑仁里拉来拉去。当然,台机驱动下的Astrolith演绎大编制交响乐也不错,可以感受到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丰富的音乐元素。
所以,我觉得Astrolith是一条比较有特点和特色的耳机。它的精致和犀利很适合表现古典音乐,特别是小编制;同时对比较现代风格的流行音乐、摇滚乐,以及一些风格明快、节奏动感的音乐风格具有不错的兼容性。而对于比较传统的舒缓人声为主的流行音乐,我个人认为目前在万元价位下,有许多更具针对性的选择。
五、从师纵观现在的耳塞领域,各种突破和创新纷至沓来,但Astrolith所取得的突破显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噱头。在我看来,其站在了更高的维度上,展现出了自己对于音乐、HiFi的深层理解,并在向音箱系统和大耳机系统借鉴学习后调校出了相较自家过往产品具有突破性的新的声音风格。
我觉得Astrolith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耳塞领域那种“按方抓药”的调音方式,它不仅仅是将声音元素简单地拼凑和拔高,而是更多地向纵深化发展,有乐感韵味,也有自身想表达出的音质特色,尤其在空间感方面,展现出来现在其他耳塞所不具备的思考与开拓性。
Astrolith在每一个声音单元的处理上都做到了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形态。我们听见Astrolith里的每一个声音,无论是主体的人声还是如音束、三角铁这样的细节内容,都有其各自完整的结像、音色、质感,甚至流程。就如同黑夜里烟花,每一处都各自升起、绽放、熄灭,虽然远近大小不同,但各自独立的形态是一样的。其实这也是Astrolith在向音响系统靠拢的一个方面。
很多时候,我在听这些高端旗舰级耳塞的时候,都会觉得很累,因为要分析、要解读、要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这一次听Astrolith也不例外,也是在反复聆听过程中,感受到了这条耳塞不一样的音乐味道和设计理念。
我总在强调,发烧的过程最本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做产品大概也是一样。先在同一纬度上广泛积累“量”的样本,再从纵向层次中寻求“性质”的突破。“从师于器材”“从师于音乐”,无论是对于设计者还是发烧友而言,大概都是前进路程里不变的主题。
但话说回来,优秀的器材往往也让我感觉到,在启迪与思考被消化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归简单的聆听,什么也不去想,安静地、长时间地体会和享受,这样的时候,往往就是“得意而忘言”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