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12月3日,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喝农药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等到家人发现时就赶快送往医院,万幸的是男孩被救了下来,但是仍然处在危险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医生准备继续下一步的治疗时,父亲却突然阻止,表示:不救了。
儿子危在旦夕,父亲为何不救?正在医生两难之时,19岁的姐姐告诉医生:救弟弟,一定要救!
明明是一家人,为何会出现两种选择?难道小男孩自尽另有隐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火索:一次争吵背后的家庭关系裂痕12月3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因一场家庭争吵而变得格外沉重。争吵的起因,只是一些琐碎的家务事,言语的交锋却像一把把尖刀,刺痛着男孩年幼的心灵。
可能是压抑已久的情绪,也可能是青春期那股叛逆,他争吵时脱口而出,让人听了心里难受:“你们是不是盼我走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小男孩心里挺难受的,觉得家里关系不太好,自己也挺迷茫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或许在男孩看来,自己的存在只是家庭的负担,自己的离开反而能减轻家人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男孩的父母,并未察觉到孩子话语中的绝望,他们将孩子的激烈反应,仅仅解读为“闹脾气”,并没有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额医疗费与社会援助小男孩在当天买了一瓶农药自尽了,等家人发现的时男孩已经晕倒了,于是他立刻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立刻开始救治。洗胃,输液,各种医疗措施轮番上阵,急诊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毒水的味道有点刺鼻,家属们的担忧和紧张,让整个空间都显得沉闷。经过五次痛苦的洗胃,男孩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然而他依然处于危险之中。
4日凌晨,男孩苏醒过来,农药对他身体造成了挺大的伤害。他的喉咙被灼伤,无法发出清晰的声音,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眼里噙满泪水,默默地哭泣着。这种无声的哭泣,更让人感到揪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告诉家人,这孩子还得在医院多住段时间,接下来的医疗开销大概得10万块。对这样的家庭来说,那简直是天文数字的负担。
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男孩的父亲这位本就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第一次感到了无能为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差点儿想放弃了治疗,这并不是心狠实在是感到太绝望,没办法了。这家的19岁姐姐,表现得特别懂事,担当感十足。她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病床上的弟弟,一边四处奔波,想方设法筹集医疗费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通过网络媒体发出了求援信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援助,姐姐的举动,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出手相助,通过各种方式献爱心,给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对这家子的教育方法表示了不同意见。九岁孩子因为一场争吵就做出那么过分的事,这和家庭教育没做好有很大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上各种声音乱糟糟的,有同情声,有质疑声,还有批评声。然而无论如何,男孩的遭遇都值得我们深思。
因为这个九岁孩子的悲剧并非个例,现在小孩跳楼、喝药等过早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许多家长,如同男孩的父母一样,将关注点过度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传统教育理念,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家庭里,沟通的渠道似乎被堵塞了,家长和孩子间交流不足,总是用命令和批评的语气说话,很少认真听孩子说些什么,也不太关心他们的想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在家庭里总觉得不被重视和懂得,心里慢慢变得孤僻,最后只好用特别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苦楚和迷茫。
此外男孩的父母身上,也带有典型的“过来人”思维模式。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可以完全适用于孩子,习惯于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过来人”式的教育方式,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选择权,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宠溺和疏于管教,虽然教育方法相差很大,但都可能会对娃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过分的宠溺会让孩子失去自立能力,难以在社会竞争中立稳脚跟;相反,过于放纵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男孩的家庭中,父母似乎在两种极端之间摇摆不定,时而溺爱,时而放任,这种不稳定的教育方式,也加剧了孩子的心理失衡。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根据最新的消息,男孩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目前正在康复中。小男孩的家人已经借到了一些钱来治疗,不过接下来还需要更多的钱来继续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孩的姐姐也通过直播等方式,向社会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会继续努力,照顾好弟弟。
九岁男孩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爸妈就是他们最初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健康和未来成长影响深远。
做父母的不妨放下“老一辈”的架子,和孩子平等聊天,真心听他们说话,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情。掌握一些实用的沟通法子,像积极听和换位思考,能让爸妈更懂自家娃,和娃的关系也更亲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社会竞争挺激烈,孩子们的压力是挺大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压力,学习一些有效的压力释放方法,例如运动、音乐、阅读等。
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孩子们不仅是家的期盼,更是国家的未来所寄。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信源:大河网《大学声丨莫让冲动“毒”害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