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将要上映的《逆行人生》引起了大范围讨论,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是富人演给穷人看的电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4205e2e496b8784a6994a4a438263f.jpg)
尤其是这张海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c5cca2fb3040600905bdf71917a675.jpg)
这张海报是虚构的现实主义的典型照片。
透露着一种丰衣足食的幸福感。每个人都开怀大笑,对这份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
但是真实呢?一份没有社保,一份被平台当作【机器人】的工作,一份常常冒着生命危险闯红灯,送晚几分钟就要被平台扣钱,或者被客户投诉的工作,一份几乎没有尊严的工作,何来幸福感?
所以这份海报一出来,很多观众即便是没有看电影,或许都有一种不适。
真正的外卖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当然我也没有体验过,但是就看路人拍的照片,以及媒体的报道也能略知一二:
疲惫,车祸,危险几乎无时无刻不和他们相伴:
无论严寒酷暑,订单一响就立即送单,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一天工作16个小时:
他们当中有的是家里有病人筹钱看病,有的是家里有大学生给孩子赚生活费,有的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有乡下的父母要养活……
或许这就是很多观众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有些愤怒的原因。
徐峥这部电影遭遇了滑铁卢,再也不能复制《我不是药神的成功》。
那《我不是药神》为什么能成功?《我不是药神》是现实题材(真实故事改编)+英雄传奇(程勇成了救世主)=一部很好的商业片
尤其是台词能让很多观众达到共鸣:你可以治好这个世界所有的病,但有一种病你无能为力,那就是穷病。
不说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准,单说这种社会效应,就可知道《我不是药神》走近了观众的内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22c8e5dc64de597def4b066f19d203.jpg)
而《逆行人生》还没上映,单单海报和片段宣传片,已经让观众感到了冒犯。
因为《逆行人生》是打着关怀底层人的旗号,拍摄了一部中产体验底层生活的【模拟人生】。
2022年夏天,也有一部拍摄底层人的电影,也是在暑期档上映,预测票房才200万,首日票房34万,影院排片不足1%。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此片凭借口碑,硬是出圈,最后单日票房破百万,被很多人认为是当年最好的电影,票房最终破亿。
不错,这部电影就是备受争议的《隐入尘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cb0c4d66f6a24e66141e63fef4be13.jpg)
《逆行人生》主打现实主义,可是看了几条宣传片,这可是曲解了现实主义电影。这种商业电影其实大可以大大方方说自己是商业电影,没必要非要说是拍摄底层外卖员,营造关心底层的人设。
或许因为此,遭到了很多网友的批评。
我们可以看《隐入烟尘》的导演李睿珺手记:
我一直认为我做的工作就是在日常中提炼电影,然后在电影中去还原日常的工作。写作剧本、拍摄电影的过程就是发现生活,呈现生活和总结生活的过程,如何感知和捕捉日常中微妙诗意瞬间使之变成永恒的过程。
其实我们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种经典的片子,找的都是素人演员,而布景则是真实的城市生活场景。
他们尽量去还原残酷的现实生活,失业、迷茫以及那种无可奈何后的抉择。
但是《逆行人生》其实是一部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总体上还是朝着【好看】【叫座】来拍摄的,这和还原社会本来面目,呈现赤裸裸现实是不同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55269c2b8d47be42e893811c23e129.jpg)
《我不是药神》聚焦点在个人,程勇的传奇,程勇的对抗,程勇的妥协。它至少撕开了一个口子,至少给观众呈现了一些现实的冲击力。
目前《逆行人生》出的海报和宣传片,似乎是在讲述一个笑话苦难吃饺子的故事。
另外,这部电影遭到批评还有一个原因:
徐峥导演的作品和徐峥出演的作品的区别导演市场不是饭圈市场。
或许徐峥出演的作品太精彩,徐峥的个人品牌已经凌驾在作品之上,导致很多观众看到徐峥出演的作品就误以为也是他导演的。
《逆行人生》是徐峥自己做导演,自己做主演的电影。这个我们要明白。
徐峥作为导演的作品,其实远远不如徐峥作为演员的电影评价度高。
《人再囧途之泰囧》之“囧”系列电影,其实都是商业电影,最高的评分是7.5分,其余都是不到6分的低端商业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4b969b6126056f6f6c28108f785fe2.jpg)
而《我不是药神》《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爱情神话》等这些高分电影,徐峥是作为主演出现的。
其实,说白了,在电影领域,他导演的作品远远比不上他出演的作品。
《逆行人生》是他在商业电影上一次新尝试,他自己独立导演的作品还是2020年的《囧妈》评价才5.9分。
也就是说,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其实绝大部分都在于徐峥出演的电影。
这部自导自演的《逆行人生》注定是徐峥的滑铁卢,之前走得太顺了,尤其是《我不是药神》被封神之后,他似乎觉得找到了打开电影市场的万能钥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22c8e5dc64de597def4b066f19d203.jpg)
《我不是药神》在豆瓣评分9.0分,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几乎在豆瓣用户心目中和顶级世界电影并驾齐驱的赞誉了。这部商业片无疑是成功的。
镜头对准底层,拍摄底层就是关注底层,这样既可以有好票房又可以有好口碑。这种成功的秘诀或许让徐峥看到了。
于是他拍摄了一部对准底层的外卖员的电影,但是他忘记一点,对阵底层的镜头有时候是同情和为底层发声,有时候就是消费底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36be201438f00484a997496df365fe.jpg)
两者拍出差距和区别,真的要看导演的功底。
票房+口碑,都想要,这是每一个导演和演员的梦想。
可是,这种片子不多。
可惜,徐峥找错了方向。
因为当下电影市场其实千变万化,即便是当今科幻电影导演郭帆人气再高,如果他的《流浪地球3》没有让大众满意,依然会是低票房。
因为导演市场不是饭圈市场。
饭圈市场的观众们,无论你出演多烂的片子,你的粉丝依然会用自己一己之力,帮你砸票房。因为你是他们的偶像,是精神支柱。
导演市场就是看你的电影,电影不好,你就是曾经拍过《我不是药神》照样会被观众唾弃。
所以说,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没有哪个导演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我本人就是票房号召力。
拿出好作品,才有说服力。
因为前排有10位亿万富翁穿外卖骑手衣服哈哈大笑。这就是败笔。当外卖骑手是辛苦啊。不是可以当戏剧来戏弄的。如果真想拍摄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你大可以去向周星驰学习。在这方面周星驰就做的非常好。
为什么看不起别人?我就没有看不起外卖员,点外卖送来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说声谢谢.超时的外卖也有过,但是骑手都会说明原因还有道歉,我也从没有追究过!只要不是故意搞乱的,没必要也没资格去看不起!都是底层群众,为什么总有人看不起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