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言柒。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自从类似的主张在网上频频爆火之后,很多年轻人当中,也是刮起了一股【反向消费】热潮。
某个平台上,#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的话题,阅读已经高达3.8亿,互动超30万。

所谓反向消费,就是说不再迷信“贵有贵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而是更注重物品的性价比,拒绝为品牌溢价买单。
该花花,该省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默默降低花费。
一些堪称教科书式的反向消费神操作,其实挺值得我们借鉴的!
1、自己做饭
虽然一直嚷着物价越来越高,但不得不承认,自己做饭还是要比点外卖或者出去吃便宜。
小柒前几天点了个麻辣烫,50g的菠菜就要4.99,菜市场一斤才3块多,就算加上电费水费人工费,也不至于10倍的溢价吧。

2、转战食堂
很多人因为工作比较忙,或者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吃不下去,则会选择转战食堂。
之前有个号主,在文章中提到上海徐汇的一家便民食堂,评论区很多人追着要地址。
小柒以前的大学,有个对外开放的食堂,正好在产业园附近,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很多打工人过来吃饭。

3、租赁代替购买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的,似乎买房的欲望没那么强了。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提到这个现象,她给我算了一笔账。
以深圳现在的房价,买套房至少也得三四百万,还是不算利息的。
按平均5k一个人的房租来算,三百万够你租50年的房了。
早点赚够钱,找个四五线的小县城养老不香吗?

交通出行方面更是如此。
平时上下班路又堵,公交地铁+共享单车显然更方便。
偶尔想开车出去玩,也可以选择去租个车,还省下了车位费。
4、少花钱更快乐
自己准备一点食物,带上野餐垫,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晒晒太阳,吹吹风聊聊天,也是一场美妙的聚会。
想锻炼身体的话,不需要花钱去健身房,去公园跑步、去爬山、去海边徒步......还能顺便亲近大自然。

5、旅游也要高性价比
现在年轻人的“高性价比”旅游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种兵式的,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卡更多的地方,让车费花得物有所值。
另一种是摆烂式的,报个一两百的老年团,节奏很慢,不用操心任何事,舒舒服服打个卡。

6、平价成日常
在品牌溢价日益严重的今天,平价商品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新选择。
小柒公司有个同事,对各种护肤品、化妆品的成分研究得非常透彻,清楚地知道那种成分具有什么功能。
然后每次有需要的时候,根据需求匹配具有对应成分的产品就行了。
不仅性价比更高,也能避免很多智商税。

7、二手也很“香”
而像电子产品、家具等,则会优先考虑二手产品。
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用更低的价格拿下。
同时自己不用的闲置物品,也可以低价卖出去,抵消自己的一部分花费。

不得不说,这种由“奢”化简的反向消费模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的经济负担。
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生活和物品质量。
买得便宜,而不是只买便宜的,切忌陷入价格的魔咒当中。
消费降级,生活不降级,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