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一台湾岛的难度为何这么大?台海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04-30 05:44:28

台湾岛,是中国历史上拥有的第二大岛屿,第一大是库页岛,第三大是海南岛。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一些小岛屿。海南岛,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而库页岛至少在金和元朝时期就纳入了版图。而台湾岛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是在清朝。

为什么台湾岛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如此之晚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台湾海峡的地理、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台湾海峡,长400公里,南宽北窄,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北部最窄处为130公里。而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9.4公里,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鞑靼海峡最窄只有7.3公里。在冬季,鞑靼海峡甚至会结冰,于是库页岛的土著野人还会直接到黑龙江沿岸一带骚扰。

在中国古代,想要横渡这130公里的台湾海峡,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终年受到季风影响。而台湾海峡10月到次年3月基本被东北季风控制,风力达4至5级,有时在6级以上。从5月到9月,受到西南季风控制,风力3级左右。7月到9月,被热带气旋控制,很容易发生台风和热带风暴。

因此,台湾海峡的风向基本是西南—东北走向。受此影响,台湾海峡的洋流运动也是西南—东北走向,而且流速比较快。因此这里非常适合船只顺风而过。冬半年,船只可以顺着东北季风下南洋;夏半年,船只又顺着西南季风回来。

但是,想要横渡台湾海峡的难度就大多了。横穿台湾海峡,那走向是西北—东南方向,正好和季风是垂直的,因此很容易偏航。

如果要借助东北季风到达台湾岛,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浙江出发,向东行驶一段距离,在顺着东北季风南下,就会到达台湾岛。

《三国志·吴书》记载,东吴东边的海上有夷洲和亶洲,这里“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这里的夷洲和亶洲,可能就是台湾岛、澎湖列岛等。

由于古代没有精确的定位,因此从浙江东渡,在顺风南下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被风吹到了太平洋中。因此,古代东亚大陆正常的航海都是沿着海岸线前进,如此才会将危险性降到最低。

如果想要直接横穿台湾海峡,那就必须先经过澎湖列岛。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间,可以为横渡台湾海峡的船只提供休养和补给。实际上,从福建方向航行到澎湖列岛还是相对轻松的。古代,常常有渔民到澎湖列岛打渔。南宋时期,就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机构,元朝和明朝继承,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但是澎湖列岛到台湾岛之间有一个狭窄的水道—澎湖水道,这对于航海者是一个噩梦。澎湖水道之下的海底地形是北窄南宽、深度变化起伏很大,因此洋流从这里经过的速度很快,波涛汹涌,古称“黑水沟”。古代人说想要渡过这个黑水沟,那就是“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也就是10个人中有6个人都葬身大海,剩下的4个,只有一个能够回来,其他三人只能留在台湾岛了。可见,在古代想要横渡澎湖水道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我们以郑成功收复台湾岛为例,看看其过程多么凶险。1661年农历三月初十,郑成功的军队从金门出发,二十四日到达了澎湖列岛。休整一番后,郑成功横渡澎湖水道,结果遭遇暴风雨,船队被迫返回澎湖。

当时,澎湖海峡大风不止,军队粮草所剩不多,再等下去,军队可能就断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成功选择了强渡,舰队冒着暴风雨横渡了澎湖水道,幸运的是郑成功的舰队成功到达了鹿耳门港外。

清朝统一台湾也并非一帆风顺。1683年农历六月,施琅带领大军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澎湖列岛和郑军交战,因受风势阻扰,清军船只不能冲入郑军之中。在第二次交战中,清军的一些船只被海水冲向岸边,郑军趁机包围清军船只,清军受困,施琅受伤,被迫撤离战场。

六月二十二日,施琅发动总攻,结果天一亮就刮起台风。这时候吹的事西北风,郑军就趁着风势对清军发动进攻,清军处于劣势。结果到了中午,台风受到赤道锋面带的影响,突然转为了南风,这对于清军来说很有利。于是,施琅下令反攻,最终郑军全面崩溃,清军赢得了澎湖海战的胜利。

从这个两个例子来看,古代的帆船想要渡过台湾海峡,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一旦这里出现了台风,那么大军可能就全军覆没了,非常危险。实际上,横渡东海也是一样的道理。鉴真曾经六次东渡,但是前五次都失败了,被风吹回了大陆,最终第六次才成功。元朝的军队曾两次远征日本,失利后撤回船上,结果都被台风袭击,最终惨败而归,大部分军队葬身东海。

当然,渡海只是统一台湾的第一关,登陆后的气候适应问题是第二关。古代台湾岛,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开发,整个岛屿基本都是热带雨林。大陆的人登陆台湾岛后,很容易受到这里的瘴气、炎热所困扰,很快就会生病死去。古代中原王朝打缅甸、越南,生病去世的人比战死的还多,而登陆台湾岛也是一样的。

例如,在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带领1万多军队到海上寻找夷洲、澶州,并俘虏人口来补充劳动力。东吴的军队经过航行后登陆了夷洲,和当地土著发生了战争,总体是胜利了。当时将士们因为水土不服,导致几千人病死。两位将军俘虏几千人回来后,孙权认为他们俘虏的还没有损失的多,于是将两位将军杀了以泄愤。《三国志·全琮传》记载“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

在明朝时期,由于明朝推行“海禁”,大量的海商移民台湾岛,将台湾岛作为基地,在这里开辟耕地,反促进了台湾岛的开发。到清朝统一台湾后,这里已经有了比较可观的耕地,因此朝廷能够在此设立州县。此后,清朝不断加大对台湾岛的移民,使得台湾岛的开发速度加快了。不过,直到清朝末期,台湾中部的阿里山地带依然是荒蛮之地,可见台湾岛的开发难度之大。

总之,中国古人发现台湾岛、开发台湾岛、经营台湾岛都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最终清朝毕其功于一役,将台湾岛纳入到了中央王朝的版图。如今,台湾问题又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可怕又需要经过长期、曲折、艰难的历程去解决,但我相信台湾问题最终还是会得到解决的。“王师南定台湾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0 阅读:0

北斗维斟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