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少年时代乒乓球比赛失利,功成名就后再度失败,在商海沉寂,他大半辈子的这些奋斗廉价吗?
少年时期的叶志成打比赛,丢掉冠军。一个成为运动员的梦想破灭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竟然是一个球两个球的比分距离。这个梦想看似遥远,但实际是牢牢把握在他自己手中的,人的梦想其实要靠自己掌握。他的梦想惨烈吗?他还需要奋斗吗? 如果一个人失利就埋怨这,埋怨那,他的梦想迟早会破灭。因为他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一个人年少时的某些看似失败的事情,如果把看待它的思路转换好,或许可以成为新的动力。 老话,总告诉我们吃亏要早,这部电影正是讲着这样一个吃亏的故事。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输了可以再来,人生不要轻易言败。
香港作为港口城市,在那个年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在追梦,追梦不是惨烈的事。输了是可以重来的故事,是这部电影输出的一种价值观。从初入香港的难以糊口,到渐渐立稳脚跟,叶志成的生命轨迹也改变了,这个奋斗的人生也就成就了自我的价值。影片还原度很高,那个时代的企业家要发家,似乎有着一个个心酸的经历。香港70年代的私人小作坊刚刚起步,广东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勤勤恳恳的劳作的性格均能体现出来。
一部电影是一个人人生的缩影,它洋洋洒洒,它浮浮沉沉,有时代的动荡,也有人情冷暖,更由始至终洋溢着一种不廉价的成功观念。这种东西,借助梦想在一步步告诉你。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这个权利。港口城市香港的每个普通市民,难道不是叶志成吗?这就使得整部电影牢牢的被一股激情热血的拼搏干劲控制,它有热血,不服输。
这样的电影,燃,爆,励志,并且将这几个特点融合得很恰当,这样的感动值得不仅仅在看这部电影的瞬间被铭记。它另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单纯的将竞赛和要赢这个观点当成主心骨,这使得这部电影和当前很红的同是体育竞技类电影《摔跤吧!爸爸》形成一种有趣的迥异。后者将竞赛的热血输入到教育观,关注的始终是一个整体,它呼吁女性的觉醒,甚至夹杂着讲家庭教育观念,甚至嘲讽了国家竞赛体质,它是以点及面的。
而这部电影,关注的却是落脚点很低的一个人。完完整整的塑造出一个人,一个曾经失败过的人,和另一个正在失败的人,这种痛定思痛的传递,真真切切的体现的是作为个体的关怀,它的痛感真实并且容易共鸣。即使,在香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港口城市,奋斗都是每个个体可以并且都能做到的,它是深掘人性的。
小小的比分,长长的人生,不被熄灭的梦想是通往未来的指路明灯。没有一种奋斗是廉价的,输了再来,成了还能鼓舞更多失败的人。叶志成把一生中的比分记在心里,仿佛像每个生活在港口城市的广东人的性格一样,努力,奋斗。从多年前的《岁月神偷》
,到去年的《点五步》
这些曾经相似的价值观和港人情怀贯穿在相似的港片里,从家的维护到命的抗争。每个人都可以是叶志成,每个奋斗的城市都可以是香港,没有一种奋斗是廉价,没有一种梦想会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