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证券代码:688363)称之为“变革元年”,但遗憾的是,这次变革并未如期带来积极成效,反而导致其净利润骤降超过70%,使这家被誉为“玻尿酸第一股”的公司在这一年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净利润大降超70%
2025年1月24日晚,华熙生物发布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6亿元到1.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4.18亿万元到4.47亿,同比减少70.47%到75.36%;预计扣非净利润8000万元到1.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81亿万元到4.1亿元,同比减少77.78%到83.69%。
对此,华熙生物解释称,公司2024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1、公司原料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中推进的本土化运营,在欧洲、日本、美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生物活性物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医疗终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旗下医美品牌润致推出两款医美针剂新品,分别为“润致·格格”(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与“润致·斐然”(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同时,通过内生及外延的方式,加速推进各项医美管线,丰富公司产品线。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夯实业务基础,2025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触底。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华熙生物的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在增长,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下滑较多,拖累了整体业绩。
2024年,国内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4357亿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1%,其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的增长率。尽管如此,国内仍有众多化妆品企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2、公司坚持并持续贯彻管理变革,推进管理变革项目的落地。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管理变革带来了一定短期成本上升,但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据悉,华熙生物已聘请全球闻名的IBM管理咨询团队。该团队历经4个月的深入调研与系统诊断,在充分论证与调研的基础上,助力华熙生物清晰界定了变革目标、规划了变革路径、制定了变革方法,并最终发布了涵盖48个具体项目的变革计划。
然而,有网友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华熙生物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仅凭外部咨询就能轻松解决,关键在于其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战略。尽管IBM咨询团队实力强大,但其提供的建议或许只能治标,难以治本。真正决定华熙生物未来走向的,还需看其内部的深刻变革与调整。
3、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包括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1亿元,进一步巩固全产业链优势。
4、公司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领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中长期竞争力提供研发资源保障。
5、公司持续加大在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积极布局未来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业务,如再生医学、功能性食品等。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过1亿元,将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本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2.1亿元。
此外,华熙生物还称,2024年的经营结果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显著提升管理效能,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虽然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多个核心人员出现了变动
近年来,华熙生物经历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2024年,公司多次发布核心技术人员变动公告,包括郭学平、马守伟、王勇志以及刘爱华和栾贻宏。2025年1月,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博士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退休手续,自该日起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郭学平是华熙生物的核心技术专家,在透明质酸领域有深厚造诣。他带领团队实现发酵生产技术突破,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助力华熙生物领先全球市场。
2024年4月,华熙生物核心技术人员马守伟因个人原因辞职。马守伟在2021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任华熙生物上海研发中心功能性护肤品开发总监,主要负责基础配方技术和功能性产品配方研发。
2024年4月,华熙生物核心技术人员王勇志辞职。王勇志在2021年2月加入公司,离职前任公司食品研发上海分中心总经理。
2024年4月,华熙生物副总经理刘爱华、原核心技术人员栾贻宏,均不再直接负责研发相关工作,从此成为非核心技术人员。
2024年2月,华熙生物栾依峥卸任财务总监。栾曾在瑞银证券、弘毅投资、高瓴资本及汇瑞资本任职,2019年7月起任华熙生物财务中心总经理、财务总监、副总经理,2020年11月起兼任独立董事。
2024年3月,华熙生物旗下高端院线品牌夸迪的创始团队成员及前产品运营总监枝繁繁(程菲)宣布离职。自2017年加入夸迪以来,枝繁繁在社交媒体上自称品牌主理人,深度参与了夸迪的品牌建设与运营。同年6月,枝繁繁通过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发布视频,公开宣布已起诉华熙生物并要求其道歉。对此,华熙生物发表声明回应前高管纠纷,强调品牌发展非依赖个人形象与能力,而是时代的馈赠,并指出因高速发展在人员引进上曾出现复杂情况,虽未直接点名,但疑似针对枝繁繁。枝繁繁随后在个人社交平台回应,表示无法接受未直接点名的回应,并批评该声明不符合上市公司的水准,她认为公司应尊重每位员工的贡献。
2024年股价大跌23.29%
2024年初,华熙生物的股价为66.54元每股,年末则以51.04元每股收盘,期间跌幅达到23.29%。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的股价在2024年9月底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而大幅上涨至84.59元每股,几乎达到8月中旬价格的两倍。然而,在2024年10月8日晚,公司第二大股东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宣布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50%的公司股份,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按照减持公告当日(10月8日)84.45元每股的收盘价估算,国寿成达本次减持计划套现金额预计超过9亿元。
自第二大股东国寿成达宣布减持计划后,华熙生物的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盘,股价已跌至49.24元每股。
后记:
“变革元年”华熙生物净利润大降超70%,这绝非仅是企业一时的困境,更是玻尿酸行业变革浪潮的生动写照。未来,华熙生物能否借变革之势逆势而上,整个行业又将怎样在变革中重塑格局,清扬君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