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多跑有氧?慢跑,才是你提升成绩的关键!

静守一份情 2024-12-22 13:09:14

有粉丝朋友问:我全马目标想要跑进330,那我平时训练的时候,是不是要用4分58秒的配速或者是更快的配速来练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练的,我想要5分配完成比赛,那我每次都用5分配来跑,甚至用比5分配快的速度来跑,这样在比赛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完成目标了。

这个想法是错的。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

假设你今年40岁了,根据MAF180来算,你的最大有氧心率就是180-40=140。

比如说你在这个140的心率下,配速是6分,我们假设配速每快2秒,心率就提高一个点。

那么你从6分配提到5分配,你的心率就会从140直接飙到170。

让你用170的心率去顶一场马拉松,是不是很容易就跑崩了。

那我们再假设下,你在140的心率配速是5分30秒,那你从530升到5分配,心率就会从140上升到155。

这时候你用155的心率就跑一场马拉松,是不是会相对轻松一点呢?

那问题的关键来了,如何在140的心率下,把6分配提升到530呢?换句话讲,就是如何提高有氧耐力?

答案也很简单,想提高有氧耐力,就得多练有氧。

为什么要多练有氧?

我们知道,在运动过程中,主要是糖和脂肪在为我们提供能量的,但是糖和脂肪在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时候,是需要过程和步骤的。

首先就是要有氧气进来,当你进来的氧气越多,糖和脂肪的燃烧就会越快,供能效率就会越高。

这个就要看你的心肺能力了,当你的心肺能力越好,最大摄氧量越高,每次摄入氧气更多,就能够分解更多的脂肪和糖来为身体提供能量了。

但是,光有氧气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一个加工厂来分解糖和脂肪,这个加工厂就是咱们的线粒体。

只有在线粒体里面,糖、脂肪才能和氧气进行反应,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但是,我们每个人体内线粒体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体积大小、数量多少都是因人而异的。

想要让线粒体工作效率更高,线粒体的体积肯定是越大越好,数量是越多越好,这样它能够分解的糖和脂肪就会多一些,自然就能够输出更多的能量。

而经常进行有氧跑,就可以提高你体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大线粒体的体积。当线粒体数量多了,体积大了,糖和脂肪的分解效率提高了,就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提速,也有更多的能量让你跑得更远。

所以说,在我们日常平时训练中,有氧一定要多跑。

不同配速应该如何分配?

当你的有氧基础越来越扎实,你就会发现你在低心率区配速会越来越快。

当你的有氧基础耐力越来越强,这时候你在花点时间去提高你的最大摄氧量和抗乳酸能力,比如跑下间歇跑或者是节奏跑,那你的跑步能力会提高得特别快。

所以在我们日常跑步训练中,千万不要每次都是混氧跑,跑的累不说,成绩提高也不明显。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下来;该快的时候,就要顶上去!

正常的跑步训练应该是70%有氧慢跑,再加上20%的抗乳酸跑和10%间歇跑。

就好比数学考试一般,假设分数150,基础占70%,中等20%,高难度10%。

我们平时就应该打好基础,如果基础好的话,拿个90分是不难的,如果能力还行,中等题拿个15-20分也不难,高难度拿个5分,也能考个110分以上。如果平时训练到位了,120以上应该也不是很难。

那如果你只注重中高难度的题,每次都把精力放在这些题目上,即使后面的45分全拿了,前面的基础分丢太多,最后得分也不会太高。

对于跑步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氧慢跑是基础,如果你的有氧基础不扎实,即使每天都练间歇练无氧,5公里左右的短距离你可能跑得很快,但是马拉松成绩肯定会很拉胯。

0 阅读: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