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退休之后,如果还没有带孙子孙女,多半每天都很闲。老周就是这样,以前还能去外面钓钓鱼,自从得了风湿,腿脚不好了,就不爱出门了,唯一的乐趣也没了。
每天都是在沙发上躺着,时不时下楼走一走,丢丢垃圾啊。儿女劝他多走动,他却摆摆手拒绝,还说走两步膝盖就痛,不如躺着省力气。
老周一整天都在家躺平着,却觉得浑身乏力,连翻个身都嫌累,每天越躺越累。
这种什么事都没干,但却累成狗的状态,成了许多人的日常,有人归咎于懒,有人自嘲身体虚。

这种"躺平却越躺越累"的状态,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背后藏着四个健康隐患:
一、肌少症老周这样天天"沙发瘫"的老人,每天沙发一坐就是大半天。研究数据显示,连续瘫坐超过6小时的话,两周就能让肌肉明显萎缩。

50岁后每年自然流失1%-2%肌肉,要是彻底躺平,腿脚没劲儿到连翻身都费劲,肌少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为5.7%-23.9%,而在80岁及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直线上升。
二、昼夜节律异常退休后不用打卡,老周经常看电视剧看到大晚上,白天补觉越睡越迷糊。有时候中午躺俩个小时,还以为已经补回来了,其实深度睡眠不到20分钟,反而越睡越累。
三、心理遭遇"滑铁卢"1、缺失价值感
老人退休之后,不参加工作,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会感觉存在感降低,如果子女不关注,很可能导致老人缺少价值感,反应越来越慢,连身体供能都跟不上。
2、社交减少
北京大学团队研究发现,社交活跃的老年人抑郁症的风险明显低于社交不活跃的群体,每周社交少于3次的老人,抑郁风险增加2.4倍。

3、死亡焦虑
65岁以上人群中有68%存在死亡恐惧,这种压力会持续刺激皮质醇分泌,让肌肉自我分解。
四、慢性病与药物影响1、隐形甲减
在60岁以上人群中,显性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总患病率约为5%到18%,女性患病概率比男性高,特别注意怕冷、便秘这些早期症状。
2、药物副作用
降压药里的β受体阻滞剂可能让运动时气喘如牛,研究表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在运动测试中,峰值摄氧量和运动负荷等指标低于未用药者。

3、睡眠呼吸暂停
一项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的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约为27-80%,60岁以上打鼾人群中存在夜间缺氧,早上起来跟没睡似的。
三、给退休族的活力重启计划1、碎片式运动
即使腿脚不便,也别闲着,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每隔3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哪怕只是伸个懒腰抬抬腿。
2、调整作息
固定起床和睡觉时间,白天千万不能睡太久,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帮助调节褪黑激素分泌,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多参加活动
加入老年大学或社区活动,与社区同龄人组队互相监督用药,时不时外出下棋、打牌都是一种社交的方式。
4、关注身体健康
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除了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外,还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专项检查。
小结说到底,浑身没劲儿真不是懒病犯了,而是身体在发求救信号。退休可不是躺着等老的通行证,而是开启健康新生活的入场券。
从明天开始,把沙发当健身凳,把遛弯变社交场,别总怪自己懒,该给身体松松绑啦。
参考资料:
[1]洪金涛,王晶晶,李岩松,等. 久坐与社区老年人下肢肌力:跌倒恐惧与年龄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29(17):3566-3571.
[2]《年纪增加、久坐、盲目减肥或患肌少症 如何预防→》,科普中国,2023.08.27.
[2]《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心脏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