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夏天,我提干成了一名排长,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返乡的列车。那时的我从未想过,这趟普通的探亲之旅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的人生轨迹,与两位女军医的邂逅,更是一段充满温情与奇迹的回忆。
火车开动后不久,车厢里一阵喧闹打破了平静。两位女军医的座位被其他乘客占了,乘务员正努力协调却无济于事。或许是出于军人的责任感,我主动提出让座,就这样,我认识了王丽和刘芳。
王丽活泼开朗,笑起来脸上总带着两个浅浅的酒窝。刘芳则文静许多,眼神里似乎总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她们是军区总医院的医生,这次也是回老家探亲。
随着列车的前行,我们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她们讲述了许多医疗队的故事,有欢声笑语,也有感人泪水,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坚守。我被她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夜幕降临,王丽很快进入了梦乡。刘芳却依旧望着窗外,若有所思。我轻声问她是不是想家了,她点了点头,说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
“父母一定很想你。”
“是啊,”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们了。”
她的话让我心头一震,我追问原因,她却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撕下一页纸写下了一些内容,然后递给我。
“这是我父母的地址。如果……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不在了,请你帮我照顾他们。”
我愣住了,还没来得及开口,她便将手指放在唇边,示意我不要出声。然后,她在我耳边轻声说道:“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时间。但我不想让父母知道,希望他们永远记住我健康快乐的样子。”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我彻夜难眠。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响着刘芳的话语,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无力。
在北京站分别时,刘芳对我表示了感谢,感谢我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给了她一份真挚的友情。我强忍着泪水,祝福她早日康复。
从那以后,我便成了刘芳和她父母之间的桥梁。每个月,我都会给她的父母写信,编造她在部队的“优秀表现”,也定期把二老的信件转寄给刘芳,鼓励她积极对抗病魔。
一年后的一个深夜,我接到了王丽的电话,她说刘芳病危了。我心急如焚,立刻赶往医院。
在ICU病房里,我见到了刘芳。她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她艰难地从枕头下掏出一个信封,说是她的积蓄,想让我替她……
我打断了她的话:“你自己留着养病。等你好了,我陪你回家。”
她还想说什么,我坚定地告诉她:“没有可是,你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
或许是奇迹,又或许是求生的意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我的鼓励下,刘芳的病情竟然逐渐好转。三个月后,她康复出院了。
“医生说我的病得到了控制,可能是因为心里有了牵挂,所以意志力特别强。”她笑着说,“这都要感谢你。”
一年后,我陪着刘芳回到了她的家乡。看着她与父母紧紧相拥,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刘芳的父亲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小张啊,谢谢你这些年对芳芳的照顾。你就是我们的儿子。”
十年后,刘芳不仅战胜了病魔,还成为了军区总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而我和她,也在共同经历的风雨中,收获了爱情。
2023年,我们举行了婚礼,王丽是我们的证婚人。婚礼上,王丽笑着打趣道:“还记得当年在火车上的初遇吗?你们俩的缘分,还真得感谢那个霸占座位的乘客。”
刘芳依偎在我身旁,轻声说道:“那趟列车,载着我驶向了生命的春天。”
人生的际遇总是如此奇妙,一次偶然的相遇,一份真挚的付出,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段跨越十年的故事,是否也让你对命运的安排产生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