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四年的大唐像是被诅咒了似的,接连出现离奇的兵变事件。先是泾原军因为嫌弃伙食太差,突然发动叛乱并攻陷了长安,唐德宗被迫流亡奉天。接着平叛大军的主力朔方军又突然反了,唐德宗又被迫逃亡梁州。
自安史之乱以来,朔方军一直是朝廷最倚重的边军,历任节度使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郭子仪。这一年,郭子仪刚刚去世才两年,朔方军怎么就反了呢?
跟泾原军士兵无组织的哗变不同,朔方军的反叛其实是节度使李怀光的蓄意而为,只是他从平叛功臣到叛唐逆臣的转变,快得有点让人猝不及防,理由很奇葩。
唐朝有很多李姓名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汉人,而是赐姓的胡人。比如契丹人出身的李光弼、李怀仙,高句丽人李正己(李怀玉),奚族人李宝臣,粟特人李国臣,沙陀人李克用。
李怀光是渤海靺鞨族人,先祖是柔然人,本姓“茹”,其父因战功被赐姓李。
李怀光少年从军,服役于朔方军郭子仪帐下,并得到郭子仪的赏识和倚重,逐渐被提拔为邠、宁、庆三州都将。
郭子仪退休后,朔方军被拆散,李怀光先后担任邠州刺史、邠宁节度使、泾原节度使和朔方节度使。
泾原兵变爆发时,李怀光正在河北作战,得知皇帝遇险,他立刻“率军奔命。时属泥淖,怀光奋厉军士,道自蒲津渡河,败泚骑兵于醴泉,直赴奉天”,成为全国第一支到达的勤王兵。
此时叛军进攻非常猛烈,箭簇落在唐德宗身前三步远远。而唐军兵微将寡,已经浴血奋战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李怀光的及时抵达,扭转了唐军在奉天战场的颓势。叛军在李怀光的打击下,被迫放弃奉天,逃回长安。
皇帝得救了,李怀光意气风发,静等着皇帝的召见,却不料等来的却是一纸诏书:乘胜追击,光复长安。
这是什么鬼?就是一头驴,干完一场活也得给点草料嘛,怎么一点都赏赐没有?口头表扬几句就算啦?俺可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跟您说呢。
李怀光想说啥?从河北赶到奉天的这一路,李怀光不断抱怨说:天下这么乱,都是卢杞、赵赞、白志贞这些奸臣造成的,等我见了皇帝,就请求杀了他们。
卢杞是继李林甫、杨国忠、元载之后的又一位奸相,此人嫉贤妒能,擅长党同伐异,先后害死了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
赵赞就是卢杞一手提拔的党羽,此人德宗朝的钱袋子,他推行的 “税间架”和“除陌钱搞得民怨沸腾。
白志贞是搞垮禁军的罪魁祸首,这家伙任神策军使期间勾结豪门子弟吃空饷,以“沽贩之徒”滥竽充数。结果泾原兵变爆发时,竟然只有几百名士兵临时赶来迎战,导致京师沦陷。
李怀光一路放炮,却低估了卢杞的能量,他的这些话早就传到了卢杞的耳中。
卢杞吓一跳:眼下皇帝正倚重李怀光,万一皇帝顶不住压力,那我岂不是就要遭殃?不行,不能让皇帝召见李怀光。
于是他向唐德宗进言:贼寇已经破了胆,乘胜追击,可一战而定。如果宴请将士,拖延了时间,叛军得到喘息机会,恐怕就难了。
唐德宗觉得卢杞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便下令李怀光火速追击。
李怀光无奈,带着怨气行进到咸阳就再也不肯走了,而是一封接一封奏折发往奉天。直到此时,唐德宗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
不久,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也率军从河北赶了回来,与李怀光会师了。而叛军首领朱泚则趁二人立足未稳,准备回身反咬。
李晟对李怀光说:“好机会啊,贼寇如果缩在长安宫苑,我们还真不好打,现在他们送上门来了,天赐良机,咱俩大干一场,如何?”
李怀光却说:“我军刚到,马饥人饿,怎么打,等我养足了膘再说。”
论职衔,李晟比李怀光低,论军力,神策军远不如朔方军,李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错过。
唐德宗知道,不满足李怀光的条件,这家伙一时气难平。于是唐德宗下旨,将卢杞、赵赞、白志贞贬黜,后来又按李怀光的要求,杀了监军太监翟文秀。
虽然唐德宗没有杀掉卢杞等人,但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李怀光该知足了吧?岂料,李怀光又提出了新条件:为了统一指挥,李晟部要与我合军。
唐德宗想想也同意了。
李怀光还不满足,又说:神策军的供应为何比朔方军优厚?我没法平衡,李晟你自己去减了神策军的供应标准。
李晟很“鸡贼”:兄弟,你现在是全军的领导,如何分配粮食是你的事,你尽可以按你的意思办。心里说,贼鸟,想让我得罪军士们,想得美!
就这样,李怀光条件百出,就是不动身,足足养膘八十天。这已经不是气性太大的事了,简直走在了叛逆的边缘。
有大臣提出,咱干脆请吐蕃人帮忙得了,咱不是与吐蕃签订了“清水之盟”嘛。
唐德宗一拍大腿,好主意,咋忘了这茬儿呢。岂料吐蕃人却回复说:以前我们跟大唐合作,文书上都要盖掌兵大臣的官印和意见签署,这次怎么不见主帅李怀光的签字呢?
吐蕃人就是死心眼,唐德宗还不方便以诏书形式向吐蕃求援,于是只好派翰林学士陆贽跟李怀光商议。
李怀光不傻,这不是想用吐蕃人制衡我嘛。他不光拒绝签署意见,还粗鲁地将陆贽骂跑了。
唐德宗的心里有点扛不住了,流浪皇帝的滋味不好受啊,为了尽快干掉朱泚,他只好又给李怀光加码:加封太尉,赐铁劵。
太尉虽然只是个荣誉,但官居正一品,顶级大佬,只有德高望重的勋臣才有资格享受。所谓铁劵,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
为了拉拢李怀光,唐德宗不可谓不诚心。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李怀光当着使者的面摔了铁劵:“凡是怀疑臣子谋反,才赐给他铁劵,现在赐给我这玩意是什么意思?让我谋反呗?”
人跟人真不一定,除了李怀光,历史上从来没第二个人有如此神奇的思维方式。就这么一个奇葩货,被唐德宗赶上了,唉,上哪喊冤去?
陆贽提醒唐德宗:李晟、阳惠元(神策军兵马使)、李建徽(邠宁节度使)与李怀光联营,又受李怀光节制,万一李怀光反了就麻烦了。应该让他们东移,与李怀光分开,还能牵制李怀光。
唐德宗不敢激怒李怀光,否决了陆贽的建议。而李晟则自作主张,将所部移到了东便桥。
李晟移营不久,李怀光果然反了,他袭击并吞并了阳惠元、李建徽的部队,阳惠元父子三人遇害,李建徽只身逃回。
然后李怀光公开宣称,将与朱泚联合,反攻奉天。唐德宗大惊失色,连夜逃离奉天,一路向南逃往梁州。
李怀光叛唐,显得很是无厘头,他像个青春期的孩子,为了达成目的失去理智,让人难以置信。
其实泾原兵变也是很离奇,一群士兵就因为招待的伙食太差,居然一怒之下把皇宫攻陷了。朱泚这个低能儿,莫名其妙地就“被皇帝”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大唐之所以屡屡出现这些怪现象,跟当时的三大顽疾密不可分。
☞顽疾之一:武将骄横难治开元末期,唐玄宗崇尚边功,导致武将的地位急剧上升,藩镇势力日益膨胀,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为了平叛,朝廷又不得不依仗武将,结果进入恶性循环。安史叛军虽然被平定了,但武将势力却发展到无法遏制的地步,甚至出现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整个大唐,藩镇不听朝廷指挥,藩镇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兵变如家常便饭。
这些武将大多出自军功世家,其中还有数量庞大的胡人将领,相对于科举出身的文人,他们缺乏忠君思想的束缚,与朝廷的交集不多,对朝廷的向心力不够。朱泚、李怀光都是这种典型
当朝廷失去碾压式的实力时,武将的反叛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顽疾之二:文官党争不止皇帝希望朝局能走向以文治天下的局面,但那时候的大唐,又陷进了文官集团的党争之中。作为权利核心阶层,文官的内斗必然外溢。
比如朱泚能掀起惊天大祸,跟源休有很大关系,他就是党争的牺牲品。由于受到卢杞的打压,心怀怨愤的源休勾结一批失意的士大夫,竭力劝说朱泚称帝,导致事态急剧恶化。
李怀光想杀掉卢杞也不无道理,正是他把持朝政,党同伐异,让国家衰微,将士们饱受其苦。
☞顽疾之三:文武相互仇视唐玄宗在位期间,被武则天打残的豪门集团再次抬头,他们又恢复了初唐时期的特权阶级身份。
而武将都是出身平民,或者是小士族阶级,与占据高位的文官集团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种状况就导致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从平定安史之乱开始,这两大集团就纷争不断,导致本该三四年就可以平定的叛乱,延续了七年多。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来瑱等一大批武将的遭遇,让武将对以文官集团为代表的朝廷彻底失去了信任,这就是藩镇割据和武将反叛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这些武将破坏力极大,但却不具备政治才华,比如这位李怀光,他刚刚举起反旗,就立刻走向灭亡。
原本李怀光已经跟朱泚约为兄弟,平分天下。可是李怀光跟唐德宗翻脸后,朱泚也跟着翻脸了,他以皇帝对待臣子的方式给李怀光发号施令了。
李怀光羞愤难当,一怒之下率军撤出战场,将朱泚独自扔给了李晟,这导致朱泚兵败身亡。
李怀光也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他的部下大多不愿意跟着他谋反。负责追击唐德宗的三位将领合谋放跑唐德宗,跑到南山劫掠一番就打道回府。
老部下韩游瑰从一开始就暗中帮助朝廷对付李怀光。被吞并的神策军、邠宁军将士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四散逃奔,有的则加入到李晟军中。
几乎一眨眼的工夫,李怀光所部分裂成了二三十股游兵散勇。
李晟收复长安后,唐德宗仁至义尽,他派孔巢父为使者,试图说服李怀光入朝。
根据以往的经验值,李怀光推算自己只要放弃兵权就一定死得很惨,于是他竟然纵容手下杀了孔巢父,彻底堵死了回归的可能性。
入朝是死,一条道走到黑就有好结果吗?怎么可能,第二年,武将骄横难治的顽疾再度发作,朔方军一个叫牛名俊部将砍下了李怀光的头,特快专递送到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