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接触目标受众和推广产品的主要策略之一,但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策略买账,尤其是 Z 世代(通常指1995年-2009年之间的人群)。
在这个社交媒体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无数网红推荐商品的轰炸。然而,他们也开始反思网红主导的消费主义,甚至涌现出了一股“去影响力”(De-influencing)运动。这场运动正在悄然重塑年轻一代的购物习惯,也引发了对未来网红营销的深刻反思。
什么是“去影响力”?
“去影响力”是一种社交媒体趋势,影响者们劝阻粉丝购买不必要的产品。与传统的网红营销不同,去影响力者不再直接推荐商品,而是呼吁粉丝们反思购买动机,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些售价高昂的商品。例如,Lululemon 的118美元打底裤,是否真的是生活必需?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比如在护肤品领域,曾经网红们热衷于推荐“10步护肤程序”和200美元的高端精华液,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低影响力人物开始呼吁粉丝们反思,拥有洁净皮肤不一定需要花那么多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瓶基本的清洁剂和保湿霜足以应付。
为什么“去影响力”至关重要?
“去影响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影响者对消费者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纽约州通信协会会刊近期的研究发现,很多人会在接触到社交媒体影响者的推荐后,倾向于购买推荐商品,尤其是那些他们原本并不考虑的物品。
财务健康战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obbi Rebell 在电子邮件中表示:“许多影响者通过让别人购买他们从未意识到需要的商品来获利。而‘去影响力’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它让追随者们明白,他们不需要那些不必要的商品来提升自我价值。”
对于 Z 世代来说,“去影响力”不仅是反击消费主义的方式,它也对网红行业带来了警示。过去,网红通过推销商品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和财富,而如今,年轻一代开始质疑这些所谓的“必需品”,这意味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先,去影响力运动将迫使网红们不断提升自己。在如今这个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时代,只有那些真正相信自己推广的产品并保持真诚的影响者,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去影响力运动也给品牌带来了压力,要求它们提升自身竞争力。根据 First Insight 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贝克零售中心的最新报告,75%的 Z 世代消费者表示,可持续性对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比品牌名称更大。这意味着,简单地通过名人代言来吸引消费者将不再奏效。品牌需要在价值、可持续性和透明度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期待。
但或许,“去影响力”最重要的影响是它正在改变我们与金钱和物质商品的关系。Z 世代正在表明,对潮流压力说“不”是完全可以的;对“买、丢、再买”的消费循环说“不”是合理的;而且,他们也不再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决定了他们的价值。
对抗过度消费主义的建议
过度消费不仅伤害你的钱包,也对地球造成负担。理财规划师兼 The Ways to Wealth 首席执行官 RJ Weiss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建议:实行等待期策略,以减少冲动消费,抵制过度消费。
他说:“如果你想买东西,可以将它加入购物车,但每个月只允许结账一次。大多数购物都不是紧急的;如果真需要,你随时可以再购买。”
总的来说,虽然网红对产品的推荐能够引发购买欲望,但有影响力的人并不总是透明的,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的评论背后都有商业利益。因此,我们更应该信任自己做出的购买决定,而不是让网红左右我们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