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里的万人敌只有16人:项羽首开先例,关羽榜上有名,岳飞落榜

倩倩聊文史 2022-07-09 14:44:56

在历史上能被称为骁勇善战的将领有很多,他们有的一挑百,也有坐正后方统帅能力堪称一绝。然而正史中是几乎不会出现像这样在前以一当百的情况。因此“万人敌”这个称呼便是正史中对将领的最高评价。

万人敌是什么呢?万人敌就是武艺高强,善于领兵抵御万人的人。历史上的名将非常之多,诸如像三国时期就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将。蜀国的五虎将,还有吕奉先等等。

但是在正史中记载的万人敌,却仅仅只有16余人,哪怕是历史上有名的名将岳飞,都不能排上榜。为什么能被正史记载的万人敌如此之少?这16个人又分别是谁呢?

一、历史由来

正史中第1次出现万人敌这个词汇,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起西楚霸王项羽,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力拔山兮,却最后被困乌江自刎。

1.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中,第1次提到万人敌这个词,是在项羽的叔叔项梁发现项羽是读书读不成,练剑又不行的时候。于是项羽说,“读书不过是记名记性罢了,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项梁就开始教项羽学兵法,这个时候的万人敌还仅仅指的是战胜万人的办法,也就是兵法。项梁也没有想到项羽这家伙,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在兵法方面十分有造诣,颇有他爷爷名将项燕之姿。

更让项梁惊艳的是,始皇帝游船经过时,项梁和项羽一起去围观。项羽指着秦始皇说,我可以取代他。虽然项梁很快捂住了他的嘴,让他别多说话,但是也因此不再轻视项羽。

后来项羽领兵打仗,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一战出名。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便发生在项羽身上,他用自己3万精兵打败刘邦56万联军,震惊全国。这样一个彪悍的项羽,自然就成为了万人敌的代名词。

2.清代万人敌

除了项羽以外,骁勇善战的人也很多,但是能做到像项羽这样被正史所承认为万人敌的人,那可是少之又少。从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来看,能被称为万人敌的也仅仅只有一个人。

清朝以武入关,草原上的骑射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将领战士,然而只有瓜尔佳·费英东能被正史认可,称为万人敌。费英东这个名字虽然不常见,但是提到他的侄子鳌拜那可就是家喻户晓了。

费英东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在攻打明军时,明军用出了火药想要击退这群骑兵。其他士兵怯战而不敢上前,唯有费英东高喊,“没有怯场之人,而是只有怕死的士兵!”,随后冲锋陷阵,至此得万人敌称号。

皇太极即位的时候,费英东便已经去世了。皇太极感念他为清朝所作出的贡献,在他死后为他追封。其家族更是获得了两次免死权利,还让他配享太庙,可谓是风光无限。

二、正史中的万人敌们

那么除了清代的费英东和秦末的项羽,历史上一共还有14个得到正史肯定的“万人敌”,他们分别在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这几个朝代之中。他们每一个所代表的都是肖勇善战,且善布兵的人。

1.三国南北朝

说到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名将莫过于关羽与张飞,他们二人都是得到了正史的肯定,在历史上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和张飞的成就自然不用多说,他们替刘备东征西杀蜀汉王朝得以建立。

关羽和张飞也就成为了后世肖勇善战的代名词,若是有人勇猛过人,别人对他的评价便是关张之勇。足以见得关羽与张飞是担得上“万人敌”这个称号的,那么南北朝,有几个“万人敌”呢?

两晋南北朝时期,一共出现过三个“万人敌”。第1个人是南朝大将鲁爽,他出生将门之家,帮助东晋平定桓玄之乱而被封侯。后来又帮刘玉击败了刘毅,爵位再上一层楼,称得上“万人敌”的称号。

第2位则是杀死了鲁爽的薛安都,这个人出自河东豪门世家,本身就是北魏的大将赫赫有名。不过后来他们的家族反魏,却被平定。无奈之下,他只能投靠刘宋,他在刘宋多次帮忙平反内乱,也算“万人敌”。

这第3个人,是桂林著名景点伏波山的由来者伏波将军的玄孙王杰。他是北周大将,因为年少从军且骁勇善战,西魏宇文泰亲口承认,他就是“万人敌”,也是一个风光无限的人物。

2.隋唐宋元明

说起隋唐,那可谓是战乱不断。尤其是在隋末时期,群雄逐鹿。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情况。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期无数的名将涌现而出,能被称为“万人敌”的却少之又少。

裴行俨就是隋朝时期第1个“万人敌”,虽然他是礼部尚书的爱子。但是他骁勇善战,早年间就是隋朝大将麾下的一名将领,十分得将军喜爱,有万人敌之称。

隋唐时期第2位是薛仁杲,隋末天下大乱时,他与父亲割据一方天地,自立西秦霸王,颇有西楚霸王项羽遗风。薛仁杲勇猛能打,一度给李唐带来了极大威胁,有万人敌之称。

隋唐时期的第3位是年少成名的名将李晟。他为李唐王朝南征北战,18岁便从军报国。除却勇猛他还屡立奇功,成为唐朝时少有的一位年轻将军,素有“万人敌”之称。

除此之外,唐朝末年还出现了三位“万人敌”分别是高晖、李日越、周智光。隋唐时期所涌现的“万人敌”,是历朝历代中最多的,毕竟特殊的环境(指动荡不安)会滋生枭雄。

在隋唐之后的五代十国里,还出现过一位“万人敌”,他就是耶律迭里特,耶律阿保机与他是至交好友。耶律阿保机曾称赞过他骑射高超,“我的兄弟就是万人敌!”

宋朝时期崇文避武,所以那个时期的武将过得都十分憋屈。不过因为北宋灭亡,南宋不得不启用了一些名将。在这其中韩世忠就被称为“万人敌”。他跟随人镇压方腊起义,破敌无数崭露头角。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名将岳飞并没有成为“万人敌”,反倒是他的一位手下败将京超被世人称为“万人敌”。不过京超在岳飞的猛攻之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连连败退。

由于战场的局势变化,迫使宋朝以后排兵布阵显得尤为重要,个人实力对于整场战局的变化较小。因此在之后,“万人敌”更是少之又少。明末只有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三人得到“万人敌”的称号。

三、冷兵器时代结束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万人敌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少,甚至到清代时期只出现过一个人。而且一代名将岳飞,居然不能入选“万人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众人拾柴火焰高

其实整体的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火药的运用。以前的将军力大无穷,身材壮硕而且武功高强,总的来说就是与旁人不同。所以他们在使用武器方面会比平常的人更有力气,这就是古代评定猛将的标准。

但是随着火药的运用,普通人与力大无穷的人,差距就在逐渐缩小。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公平的。没有人会在原地等待着敌方将领来厮杀,热兵器的出现让小士兵也能绽放大光芒。

这也就让那些傻瓜式的单挑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火药火炮逐渐开始出现在了战场上。一颗火炮下去,别说是岳飞,哪怕再来十多个岳飞都会被炸成一团残渣,这就是热兵器时代。

也正因如此,后世的作战几乎都不是靠着将军勇猛无比的势头在打仗了。他们更倾向于团队协作,所以说后世的绝世猛将,几乎是没有给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没有展现自己的舞台,“万人敌”也就少了。

总结

在没有火枪弹药以前,这种双拳的将军确实可以领导整场战局的胜利,也就是说,拥有一位好的将军是每一位君王都渴望的。他们奋勇杀敌,保卫山河,既为后世做出了榜样,又给当时的王朝一颗定心丸。

所谓“千军易得将难求”,组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何必比找到一个好的将领要简单得多。出色的将领会在战场上引领军队走向胜利,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他光辉的一页,被后人传阅。

“万人敌”的出现,是对那些勇猛无比的将领最好的夸赞,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将军的勇猛已经不能代表团队的胜利。只有齐心协力的抗敌,才是胜利的关键所在。

所以这也就是项羽和关羽能成为“万人敌”,而南宋名将岳飞却不能被称之为“万人敌”的原因所在。身处的朝代不同,时代也不一样,他们之间相差的可是一个冷兵器和热兵器的时代。

1 阅读:575
评论列表
  • 2022-07-10 11:24

    [笑着哭]岳飞年轻时候也是猛将好吧,做了统帅之后才不怎么展现个人勇武了,猛将里有他,名将里有他,兵家四绝有他,文武兼备已经很离谱了。

  • jojo 4
    2022-07-22 06:00

    敌万人就是个笑话,站在那里不动让你杀都把你累死

  • 2022-07-16 10:25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 2022-07-10 08:44

    岳飞是帅才,一般的万人敌是将才,不好在一起比较的。

  • 2022-07-10 11:05

    除了项籍,其它都是渣渣,屁的万人敌

  • 2022-07-16 10:24

    吕布,李元霸都是无人能敌,关羽张飞轮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