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明清与盛唐,为何唐朝才是真正的大国气象?

猫猫看史 2025-01-22 14:39:48

提到唐朝,你会想到什么?是开元盛世的繁荣,还是唐诗里的那抹风华?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之一。

它以开放的胸怀、强盛的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传说。

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个时代,会发现它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疆域的广袤、经济的繁荣或文化的辉煌。

而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包容与自信,这种精神气度成就了一个让无数人仰望的时代。

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寥寥几字便勾勒出盛唐气象:恢弘大气、四海来朝。

追溯其中缘由,答案其实很简单:自信包容而已。

唐朝的成功离不开其包容的文化态度,这种包容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对外交流和文化多元上,更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内部的思想氛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汉等朝代的封闭与压抑。

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开始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大秦帝国可谓是盛极一时,帝业仿佛可以传千世万世而不灭。

然而看似强大的帝国其实也是虚弱的,统治者生怕民间有异见的声音,为了钳制言论,秦始皇制定了严苛的法令:“偶语者弃市”。

意思是只有两个人以上在私下里议论朝政,就会遭到在闹市区公开处决的极刑,这种严酷的压制使得人们噤若寒蝉,社会气氛也因此变得异常肃杀。

而到了汉朝,更是变本加厉,从“偶语者弃市”升级成了“腹诽者诛”,从对言论的打压上升到了对思想的扼杀。

也就是说在心里面嘀咕两句,现在也不行了,只要被怀疑,同样会被处决。

而唐朝之后,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后人赞誉为文化繁荣的两宋时代,统治者的胸怀也远不如唐朝那般宽广,也容不得丝毫批评,就算是委婉的也不行。

宋神宗元丰二年就发生了荒唐的“乌台诗案”,名满天下的大学士苏轼因被认为写诗影射朝政而差点下狱处死。

可见即使在开明的宋朝,说话也要小心,不能妄议朝政,否则后果很严重。

到了明清时代,虽然生产力和人口都已经远超唐朝,特别是清朝后期,经过洋务运动已经有了工业化的雏形。

但是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却依然一片颓废,丝毫没有大唐那种气象万千的状态。

究其原因,还是清朝的统治者们缺乏自信与包容,万恶的“文字狱”贯穿了整个清朝,特别是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期间尤为疯狂。

仅乾隆一朝,文字狱案件就发生了100多起,保守估计有数千人被处死,一个还存在有人因言获罪的时代被称为“盛世”,这本身就是极其荒谬的。

在这种严苛的时代,每个人都像蝼蚁一样苟且地活着,变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麻木而愚昧,再也不会有大唐时代的那些经典诗篇问世了。

因此唯有盛唐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充满包容自信的和谐社会,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年间,海内升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当然不是唐朝的百姓们都是土豪大款,都不差钱,而是为这一时期道德回归,人心向善。

贞观六年岁末,唐太宗将全国的三百多名死囚犯放回家过年,过完年后,囚犯们竟然一个不少地主动回到了监狱。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旷古绝今的唯一一次,体现了唐太宗的“仁”与死囚犯们的“信”,这份包容与自信正是大唐强盛的根基。

再说对文化界的包容,唐朝也是空前绝后的,无论是正能量的李白、岁月静好的王维,还是充满负能量的杜甫、白居易,唐朝都能兼容并包。

诸如《石壕吏》《兵车行》《卖炭翁》,这些在当时对朝廷充满着恶意负能量的传世诗篇能够流传下来,也得益于大唐的包容。

最著名的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首批判唐玄宗的长诗在当时竟然没有被封杀,白居易也没有因为诽谤先帝而被朝廷逮捕下狱,这在秦汉和明清都是不可想象的。

试想一下,谁要是在清朝写一首这样的诗,歌颂一下孝庄与多尔衮的爱情故事,那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对言论包容的尺度之大是空前绝后的,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能有幸欣赏到千年前的那些传世名篇,正是得益于那个时代的自信与兼容。

更为可贵的是,唐朝的包容不仅仅体现在内部的言论自由与文化繁荣上,更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包容上。

其都城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世界文化的汇聚地,在唐朝,外来文化被广泛吸收,无论是中亚的商人,还是波斯的学者,都可以在长安找到一席之地。

唐玄宗时期,朝廷甚至允许景教(也就是基督教的一支)在长安传播,并且可以修建教堂。

著名的玄奘西行取经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使得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

这种包容的态度让唐朝在文化上达到了鼎盛,成为了世界文明交流的中心。

唐朝的包容精神不仅仅是历史中的荣耀,它对今天仍有深远的启示,现代社会中思想的自由、文化的多元依然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基。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包容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文化,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

从盛唐的恢弘气象到明清的封闭与压抑,历史的潮流不断变换,但真正强大的时代永远都是那些能够包容万象的时代。

唐朝的包容与自信成就了其文化上的繁荣,也铸就了其历史上的伟大,这种包容不仅是对外来文化的接纳,更是对思想自由的尊重与信任。

盛唐已逝,但其包容的精神却如历史的回响,久久不息,我们应当铭记,这种包容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力量所在。

0 阅读:0

猫猫看史

简介:一家之言,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