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法国外长巴罗计划访华,消息一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出复杂的国际关系动态。
法国白兰地行业正面临严峻困境。作为法国重要的出口产业,白兰地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一直是其关键海外市场。然而,当下法国白兰地对华出口遭遇重创,数据显示,相比以往,出口额下降显著,部分品类甚至骤降约60%。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中法间的贸易摩擦紧密相关。
贸易摩擦的导火索源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举措。欧盟单方面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秩序。中国秉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原则,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欧盟的部分产品,其中就包括法国的干邑白兰地等酒类产品加征关税。中国的反制并非无端之举,而是对欧盟不合理贸易政策的有力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法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其白兰地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众多法国酒商面临着严重亏损风险,企业运营压力剧增,大量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这使得法国白兰地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
法国白兰地(资料图)
面对如此困境,法国国内白兰地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纷纷行动,向政府施压,强烈要求政府与中国展开谈判,以解决贸易争端,恢复白兰地在中国市场的正常销售渠道。在此背景下,法国外长巴罗访华被提上日程。
回顾此前,法国在对待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上,态度曾摇摆不定。马克龙此前虽宣称所谓“政策独立”,但在实际行动中,法国在诸多对华政策上追随美国,支持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在欧盟策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上,法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现实的经济利益受损让法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此次巴罗访华,明确表示寻求缓解中国与欧盟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这与此前马克龙特别代表普里马访华时强硬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法国政府在贸易问题上态度的转变。
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也给法国乃至欧洲带来巨大压力。特朗普威胁要对欧盟酒类产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这一威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法国酒类行业引发强烈担忧。法国作为酒类生产和出口大国,一旦特朗普政府实施这一关税政策,法国酒类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不仅出口美国市场受阻,全球市场份额也可能因此被大幅压缩。法国若不积极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未来极有可能陷入被中美市场“两面夹击”的困境,其酒类产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
特朗普(资料图)
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中法两国本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中法两国在诸多领域互补性强,法国在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农业等领域技术先进,而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在过去,中法合作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近年来,由于部分政治因素干扰,中法关系在贸易领域出现波折。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原则。面对贸易摩擦,中国既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不合理的贸易行为予以反制;同时也保持着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各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于法国,中国希望法国能够摒弃错误的贸易政策,回归理性,以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共同推动双边贸易关系重回正轨。
马克龙(资料图)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马克龙政府派遣外长访华,是对现实局势的一种正视。通过与中国的沟通协商,寻求解决白兰地出口困境,缓解中法贸易紧张关系,对法国经济复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特朗普政府对欧盟的关税威胁,也促使欧洲国家重新思考自身的贸易战略和外交政策,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未来,中法关系的走向不仅取决于此次外长访华的成果,更取决于法国能否在国际事务中真正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中国携手推动双边关系和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此次法国外长访华事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思考范例。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中独善其身。各国应秉持合作共赢理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分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让他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