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尖锐揭开股市秘辛:股东减持与融券做空背后为何如此复杂?

财事酷评 2024-08-22 15:03:09

股市的风云变幻,始终是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中国股市发展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和融券做空机制始终成为绕不开的难题。刘纪鹏教授的最新观点揭示了这背后的复杂关系,并指出了当前市场上的一些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对股民及监管者提出警示。

复杂的减持与融券做空关系

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融券做空和大股东减持之间的关系一直令人关注。最初,融券做空机制包括了限售股,这使得市场极度不稳定。尽管监管层曾尝试限制这一行为,但市场中的减持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7月10日,证监会发布了新规,决定停止非限售股的转融通,中证金也随即暂停了相关业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新的监管措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市场平静,反而出现了大股东通过大宗协议转让的减持潮。这种现象在7月18日由上交所公布的一份预公告中得到了验证,数据显示,共有128家上市公司计划减持股份,这在当前大盘只有2800点左右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案例分析:某某通讯的减持策略

刘纪鹏以某某通讯为例,这家公司实际控制人梁某的减持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2016年,公司上市时梁家族控股比例高达60%。然而,到今年7月13日,控股比例已经降至26.83%。在此过程中,梁某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近1000万股股份以25.8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一家机构。当时的市场价格为27.4元,这意味着每股有1.6元的价差。

然而,几天后,这家机构又以更低的价格,将股份转让给了上海某投资公司,转让价格为24.3元,较市场价低2.5元,折合收入2.43亿元。自上市以来,梁家族已经通过减持获得了8亿元的收入,而公司的利润却累计亏损超过2亿元。这一过程中,股份从60%降至20%以下,显示出减持的规模之大。

大宗协议转让的优势与问题

大宗协议转让成为当前大股东减持的主要手段。这种方式具备几个明显优势。首先,每次协议转让的股份总量通常超过1%,这使得大股东能够在市场低迷时迅速套现。其次,协议转让不仅合法且效率极高,相比于在二级市场逐步减持,它的速度和便利性都显著提高。此外,协议转让的披露也相对简单,不易受到阻碍。

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受让方通常为私募基金,但有些大股东甚至会自己成立私募机构,完成股份受让。受让后的股份在六个月内即可自由交易,这使得大股东能够进行清仓式减持,市场对此几乎无从防范。这种现象让市场中的控股权变得模糊不清,也让股民面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感到无奈。

股市的隐忧与监管的不足

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实现大规模减持的现象,暴露了市场中存在的一系列隐忧。当前,股民们不仅要面对股市的波动,还要应对大股东减持带来的额外风险。虽然监管层已出台新规,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像某某通讯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现象,许多上市公司都在通过规避规定的方式进行减持。这种情况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普通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

结语:市场稳定性的警示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多次波动和调整后,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大股东通过大宗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清仓式减持,这种行为的隐秘性和效率都让人担忧。市场的稳定性依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市场参与者的自我保护。

当前的市场环境要求我们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应呼吁监管部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防止市场被不公平的操作所扰乱。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股市的健康发展,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 阅读:909
评论列表
  • 2024-08-23 06:24

    大股东是一边减持,一边搞增发,作为散户还是清仓得了,玩不过人家的。

财事酷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