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清帅的父亲解克峰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了几句话,引起了关注此事件的一些网友的争议。
记者问:“你恨拐卖孩子的买家吗?”
解父说:“不管买家是谁,做得再好我都恨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这个事儿不能对孩子说。”
此话一出,引起了网友不小的争议。
不同的看法主要是下面几种:
1、不该恨养家
有人听了这话以后,认为解爸爸这样说,是不顾及解清帅的爷爷奶奶的感受了。这才过了几天,父亲跟儿子之前说的就不一样了。
前几天,解清帅的哥哥还发视频公开说那边的爷爷奶奶把自己的弟弟照顾培养得很好,那边的叔叔大爷也都对弟弟好,弟弟在那边没有受罪,他们不会怪罪他们,这会儿父亲又公开这样说,怎么不一样了呢?
就凭人家把解清帅养得这么高这么帅,还这么懂事,从小到大也没让他受啥罪,就不应该再恨对方。
2、有恨,有追责,可以理解,不管是谁
有部分网友发言说,恨是可以理解的,不管解清帅的爷爷奶奶把他培养得多优秀,但是毕竟他们也是买孩子的家庭,是拐卖孩子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说严重一点,也是犯罪。
对于参与犯罪行为的人,不管他是谁,都让人痛恨。
解清帅父亲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话是有道理的,试想想,若是没有买孩子的人,那拐卖儿童就会无利可图,这样要不了多久,此类犯罪就可能会彻底消失。
3、应痛恨过去,感恩眼前
也有少数网友说,虽然解清帅养父母包括爷爷奶奶都很疼他,也把他培养得这么好,但一是一,二是二,孩子毕竟是他们买的,说直白一点,他们是把自己的愿望的满足和快乐建立在另一个家庭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的。所以对于对方当初的愚昧行为确实应该痛恨,但是念在解清帅经历这一劫,对方并没有亏待他,还把他养得这么好,也应该可以消除一些恨,多一些感恩的成分。即使不感恩,也不应该放大恨。
对于以上网友们的不同观点,笔者也倾向第三种看法。
说一点不恨不怪罪是不可能的,当解家人的亢奋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回忆过往,他们肯定会有一些怪罪之言、之意。毕竟,解清帅25前被拐卖到他们家,如果当时他们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收留孩子会给另一个家庭带来塌天的伤害,报警并归还孩子,也不会再有解清帅与父母分离25年的悲剧。对于这样自私的行为确实应该谴责。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解清帅的归来不但是完好无损的,而且还很优秀,这种情况下,想恨也很难恨起来。抛开最初的买,养恩还大于生恩,况且解清帅已经与那边的爷爷奶奶建立了不是血亲胜似血亲的联系,所以综合考虑,还是忘掉过去,感恩眼前为好。
对解清帅爸爸的话,你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