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当笔者读完某个海外畅销读物后,首先的感触就是:这类引人思考的故事,我们汉语词典和古诗文当中数不胜数。
不过,曾经被称颂的典故,换成新的思想反而可能频遭吐槽。比如,某个朝代颂扬的“埋掉娃以便抚养老母亲”,就曾被鲁迅先生怒批:靠牺牲手无寸铁的婴孩展现“孝心”多虚伪。
还有很多故事,其实也开始遭到当代人的质疑。就比如宝莲灯,当初大家总是觉得“二郎神”无情。现在想想,不失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舅舅。类似,牛郎织女也有相似之处。
学生笔下的牛郎织女
小学男生评价牛郎织女:只有王母的头脑是正常的
江苏连云港一所小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被同学们的回答逗得合不拢嘴。原来,杨老师是一名28年教龄的资深老师。
可是下面对于《牛郎织女》这则故事的评价,却是她从教以来觉得最新颖的。以往,课文的中心都是告诉学生“封建社会只看门第”,让多少人错过真情。
但这届小学生别看年龄小,懂得的问题可不少,也不是轻易能被PUA的。老师让大家自由发言,同学们的评价却普遍认为:所有人物中,只有王母娘娘的头脑是正常的。
比如有位男生表示,自己很不理解为何织女要选择牛郎:他没啥文化、没有钱也不帅气,到底看上他哪里呢?还有学生直言,这位织女是“恋爱脑”,被眼前的男人冲昏头脑。
评论区一位家长表示同感,自己的女儿曾坦言,绝对不会像织女那么死板。衣服被偷,难道就在那等着让牛郎带走吗,换成自己直接光着飞走。
小学生们认为,这种靠偷衣服得到的姻缘,王母娘娘反对才是正常的。不得不说,“新脑子”就是好使。可不像以前那代人,别人灌输什么都只接受不反思。
新脑子就是好使,“牛郎”有问题,古代现代均不是良配
小学生对于传统故事的评价产生了新的差异,其实以前也存在过。而近年来,随着信息的通达提升,越来越多老师反映出这样的现象。
不过,这代教师中很多人还是认同学生的。深圳一位名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的同学有质疑很正常;好的爱情故事很多、反对封建思想的也很多,为何非要学习牛郎织女?
小学生的视角,其实有时比成年人更清醒。他们总结了牛郎的几个问题:第一,偷看别人洗澡,还用私藏衣服的方式“留住”对方,这已经违法了呀!
而且这是对女生很大的不尊重,正常的思维,应该是把他抓起来严厉惩罚。明明是牛郎犯错在前,织女是受害者,怎么反而让女生嫁给他?如果这么宣传,岂不是扭曲道德底线。
第二,牛郎知道自己物质条件很差,却执意要将人家“仙女”变成自己的妻子,这是真爱吗?女生明明可以过着神仙般的日子,现在要跟家人反目、要干粗活、生娃。
本质上,他没有付出任何成本,靠这种“流氓行为”找了个免费劳动力,还有很好的颜值。连小学生也猜出来,这像是作者穷困时的一种臆想;属于古代版的“爽文”。
小学生的聪明,得益于这代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有网友用现代视角去解读牛郎织女的经过:大城市的“白富美”去乡下旅游,被拐到一穷困男子家里,生下娃、成天干活。王母娘娘这是在解救自己的“千金”而已。
只不过,我们很多人以前思想简单、阅历有限,上学时接受的教育理念又是一味听信书中和老师的说法。这代小学生这么小就有端正的价值观和看出本质的智慧,是一种进步。
所以说,有时候表面上站在道德高处的一方,未必就是受委屈的无辜者。就像牛郎,以前是“被欺负”的形象;现在想想,他是坑了姑娘还想立美名啊,应该送到衙门。
小学生的进步,笔者认为这要得益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为当代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后人的过程中,本身就显得更开明。
他们允许下一代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允许将道德和原则进行新的探讨。更多人开始意识到,培养判断力和分析本质的能力,远比一味崇拜课本上的权威更重要。
笔者认为,如果非要把这个故事当成课文,那么老师讲解时应该把牛郎的行为作为反面例子来讲。否则,男生误以为“藏女生衣服之后对方能爱上自己”,跟着模仿可“要命”啦!
本就是古代的屌丝男士yy的,正常情况下,牛郎第一时间会被打死,织女也会死
跟那些倩女幽魂啊什么的,都是书生遇到美艳女鬼一个道理,为什么男主都是穷酸书生而不是富家子弟,纯粹就是那些落魄书生自己写的意淫文章而已
织女对于嫁给牛郎没有一丝犹豫的原因就是封建礼教的毒害。织女的家长不仅用封建礼教毒害织女的思想,还限制织女的人身自由从不带织女出去见世面,而是天天在家纺织,所以织女对外部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缺乏认识。最终织女只能以家长传授的有限知识对突发事件进行最简单的判断。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子女进行封建教育不可取。
当年我上学的时候也提出过相同的论点,可惜结果是在门口罚站了一个下午,还被叫了家长,回家挨了一顿思想教育,写了3遍价值观的检讨书。
老师说:里面每个人物单独拎出来都是好的,放进去一起都是坏的,包括那只老黄牛
不是现在的孩子多聪明,而是现在的三观和古代相差太大了
我们家宝儿也十分理解不了为什么织女就得嫁给牛郎,学这篇课文时天天很纠结!!!
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其实王母娘娘还是挺疼七仙女的,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牛郎虽然每一年才能见一次七仙女,其实七仙女是天天见牛郎
很简单的礼教对礼教的矛盾故事,本来就是反礼教反封建的故事,不过加上了神话色彩而已,看来很多老师也没弄清楚故事作者的本意,可悲!
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英国有放弃王位的王子,韩国有嫁给平民的财阀大小姐,日本也有嫁给平民的公主。
一句话,以前重感情,现在看金钱。以前是贤女,现在才是仙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表示癞蛤蟆可以吃到天鹅肉。虽然似乎不太合乎逻辑,但却是社会存在的现象呀!
我家孩子还对我说,牛郎就是个流氓,偷看别人洗澡还拿走人家衣服威胁人家嫁给他,放在现在就告他让他蹲监狱
选啥故事不也得让你们挑出槽点喷啊?
织女只有跟了牛郎才能有流量,你看那几个谁知道她们是谁[得瑟]
古代神话某些版本王母和玉帝是夫妻,织女是王母的女儿,希腊神话最高神是宙斯,相当于玉帝,宙斯有个化身是牛,所以相当于玉帝化身成牛,怂恿牛郎拐走自己的女儿……真相只有一个,王母出轨生了织女,玉帝不好意思公开,暗戳戳弄走眼不见为净
因为牛郎家里有牛。现在谁家里有牛牌汽车,开学校门口。就算是老郎,也有不少侄女上人车。
牛郎是金童转世,天上和织女就认识,属于下凡历劫的
牛郎就是普通人么?怎么可能[吃瓜]
人生不过几十载,细细数来三万天。生活条件不是太差的话,何必活得那么现实。为了一点点的物质财富,放弃了人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必要吗。
总裁女儿非要爱上保安老王,《天仙配》本来就是个路积雪的故事
当年我还真这么想过,牛郎偷人家衣服,胁迫少女,这么坏的人怎么还成正面人物了
牛郎家里有牛,有钱才买得起牛,放到现在牛牌汽车那就是兰博基尼。开兰博基尼上学校门口转悠,可不止一个侄女想上人车。织女谐音侄女。小孩看似头脑清醒,终究还是年少无知。
那是因为书上没偷看洗澡这段[笑着哭],还有个牛魔王指点,偷人家衣服,怎么说?只能说织女被套路了。
仙女打个牛郎不费吹灰之力,既然答应了就肯定是自己愿意的。连小学生都不相信爱情了吗?
所以现在看琼瑶剧才发现这么毁三观[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牛郎不是什么好人,偷了织女的衣服要挟人家嫁给他。
所以说古代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女人就是喜欢那种流氓[得瑟],现在还是一样的,都喜欢渣男,正经的社谁喜欢哟
牛郎的故事明显是底层屌丝癞蛤蟆的幻想故事。跟现在迎娶白富美当上CEO是一个套路
故事的版本问题造成的bug而已,最早可是两个相爱的神仙被拆散了
脱离时代
果真养出越来越多这种极度自私自利的垃圾
文化,钱,颜值,都从哪儿看出来的,靠脑补支撑的论点??
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
不是姜太公咒的吗?张有人世代男盗女娼[笑着哭]
这个传说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一群鸟跟一头牛[吃瓜][吃瓜]
比起鹊桥会,我更喜欢天仙配。
古代穷酸男人白日梦,梦里耍流氓不用伏法付出代价,还白捞一个白富美。捞男龌龊的爽文而已。用不着拿来讴歌美丽爱情故事,pua女性该那么无脑降智精准扶贫,真tm辱女好吧?
小时候觉得王母脑子正常长大了觉得王母脑子不正常![得瑟]
门不当户不对怎么可能!
牛郎织女,朱丽叶与罗密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白娘子传奇,都是富家女与穷小子,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呢?原因红楼梦里老祖宗早就讲过了。
为什要让他们天天见面?为什么放任这个混混混在天庭?为什么要让他成仙?就算偷偷成仙了为什么不贬出天界?贬到其他界也行啊。
织女在天上过个毛线神仙日子,天天干苦力织云彩,只能通过一个小窗看看外面,这踏马不就是坐牢踩缝纫机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想,原因吧现在物质社会,孩子们不考虑吃喝穿住,有爹妈挣钱他们花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放到旧社会,没吃没喝让他们的思想就不会这么想了,再一个织女在天上,孤陋寡闻少见,天上男人又少,到人间旅行一趟,看上一个意中人,那个女人能不破防,让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