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智驾无罪,有罪的是不成熟但又过度营销的智驾技术!
3月29日晚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三人均为在校大学生,此行是从武汉到安徽参加考试。
有没有发现,为什么3月29日晚上发生的事故,真正爆火却是在4月1日。不是说这个牌子的车很火爆,一点风吹草动就全民皆知吗?为什么这一次事故三天以后才被人知道,自媒体平台上删帖下架是家常便饭。在我们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实在不知道这些接收的信息背后,有多少信息被隐匿了。
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它好看,它超值,它加速和铺天盖地的赞美。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人因为这些信息而去购买了产品呢?
说实话,小吴觉得现在很多车企为了搭上智驾技术的班车,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就强推智驾。特别是在现在很多大资本掌控互联网舆论,过度营销,不断删除负面消息的当下。真正有技术有底蕴的企业正在被“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不断抹黑,撞羊都可以上热搜,让某些媒体平台甚至不惜用发短信的方式广而告之。
小吴这里想和大家说明一个鉴别技巧,因为现在互联网上的很多信息不可信,而我们大多数人认知被互联网很多灌水的信息给塑造了。如何去看待一辆车到底好不好,事故率高不高呢?很简单,你就看保险公司的保额和续保费用就知道了。
一些车企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对智能驾驶技术进行过度营销,夸大其功能和安全性。所以,智驾技术、销量和性能都可以吹出来,但是上险数据和保险保费不会骗人。至少来说,我们周边应该到处都是保险从业者,不要看网上乱糟糟的信息,就问这些保险从业者,他们都能看到某些车型的折扣系数,折扣系数越高说明该车型事故率、故障率越高。
至少从现在来看,有些品牌的车子甚至是被保险公司拒保的。而且一些二三十万的车子,保费可能高达上万,这就足以说明这个车子让保险公司亏得有多厉害了。
现在这个牌子的车,加速很猛,但是很显然,在赛场测试的时候,两个赛车手操控这台车都冲出了跑道。但是这个牌子的创始人还不断在互联网上宣传200公里瞬间刹停,这到底是要误导多少消费者,要制造多少祸端才肯罢休呢?
现在一提到这个牌子,就说我们是什么higo。但是哪有这么多水军天天去黑这个汽车?只要用爬虫或者数据收集的软件,就会发现,这个车几乎天天都有或大或小的事故。屏幕前的你不会真以为这是这辆车第一次出现死亡的事故吧?之前还有很多,只是大家在互联网上看不到。互联网上看不到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它就是没有发生。这就是很多资本喜欢操纵互联网舆论的本质原因,也是营销核心环节。但这些事故所产生的保险赔偿才是保险公司不断提高保额甚至拒保的本质原因。
小吴并不是对这个品牌有什么偏见,更不是所谓的米黑。我们客观地评价这个牌子的车,那就是它外观和配色确实炫酷,用料扎实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收集了大量事故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看,车祸起火的概率不算高。但是过往非常多惨烈的事故,尽管很多车主都活下来了,但是车毁掉了,但是很多行人受伤或者丧命了,很多其他人的财产损失了。
一辆车,如果事故率高,就仅凭车主活下来就可以称之为好车的话,那大家为什么不直接开坦克或者开铲车出行呢?所以,一辆车定义为好车,其核心就是避免事故啊!不过,也由此可见,我们过去被那些减配车、脆皮车坑得有多深。
所以,在现在这个智驾刚刚起步的时候,所谓的“智驾平权”、“智驾普惠”、“科技平权”通通都是扯淡。真正有技术的企业是一骑绝尘的,很多企业既要赶上智驾的班车,又不愿意大规模投入,那些可怜的研发费用如何能支撑起智驾技术的研发呢?
命中注定
杀人犯的解释:是刀的责任!不关我的事[呲牙笑][呲牙笑]
小米车应划入传销产品类,都虚假营销,天天撞车,丧事喜办,大量投资媒体炒,国家应管管了。
根本原因是爆燃
就这女司机的脑子。这回不出事下回一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