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交易,我也酷爱文学,曾经是一位红迷。前阵子有位好朋友,让我谈谈石头记。最近的交易实在无趣,我便想到了薛宝钗和林黛玉。
大观园的梨花落了又开,宝玉手里的通灵宝玉映着春色,可那两个总在蘅芜苑与潇湘馆间徘徊的身影,却像两滴浸在宣纸上的墨,洇出截然不同的纹路。曹公笔下的林黛玉与薛宝钗,恰似镜中的倒影,相似的眉眼间藏着惊心动魄的差异。
黛玉葬花时抖落的不是花瓣,而是整个春天的叹息,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决绝里,藏着对污浊世道的睥睨。她与宝玉共读西厢的月夜,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的机锋,比满园春色更灼人眼目。这个从仙草转世的女子,用泪水酿成琼浆,将最私密的情愫都化作绝唱: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的尖刻里藏着最真的性情,就像春末的蔷薇,刺痛人时也开得最盛。
宝钗扑蝶时故意喊出黛玉的名字,像一串精巧的算盘珠,滴溜溜拨开所有是非。协理大观园时,她将贾母的喜好揣摩得分毫不差,连丫鬟的月钱都算得毫厘不差。这个皇商之女,用冷香丸压住心火,不干己事不开口,这是她的处世圭臬。她的圆融不是天性,而是家族倾颓后淬炼出的铠甲,像深秋的银杏,金黄耀眼却总带着寒意。
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追梦人,她的诗稿被焚时,灰烬里飞出的不是纸灰,而是未竟的理想国。宝钗却是好风凭借力的践行者,她教香菱学诗时藏着算计,把满腹才学化作稳固家族的筹码。面对金钏之死:黛玉为知己痛哭,宝钗却用衣服封住王夫人的愧疚,将人命折算成布匹的价钱。
曹公写黛玉时,笔端总带着三分宠溺,连她怼宝玉的刻薄话都成了糖霜下的果肉。写宝钗时则多了一层悲悯,用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判词,道尽她被礼教异化的命运。脂砚斋批"钗黛合一,恰如春兰秋菊同开一园,黛玉的纯粹是晨露里的光,宝钗的通透是正午的影,缺一不可地构成了人性的完整光谱。
大观园的秋千架上,黛玉的衣袂曾与宝钗的裙裾相触。那瞬间的交错,仿佛两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出的奇异纹路,既是宿命的纠葛,亦是人性本真的映照。当贾府的朱门轰然倒塌时,黛玉的葬花冢与宝钗的雪洞房,恰似两枚并生的玉璧,在废墟中各自绽放着凄艳的光华。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曾写过一首七言律,题为《咏白海棠》,照见各自的性情。我也曾以此为题,抒发我的性情。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白海棠——余炒家
香霭牵衣度锦门,新添槛外玉三盆。
柳失风韵桃不媚,雪作肌肤冰是魂。
帘内红妆染残酒,阶前缟袂有啼痕。
多愁仙子无情雨,点点滴滴夜未昏。
该休息的时候是要休息,不与大趋势为敌。
这麻烦了,余老师改行搞文学了
行情好了老师还会发股票吧?
余师,如果让你选是选薛还是林?[笑着哭]
神一样的人物,有你真好。偶像,余老师真棒。
老师大才!可惜对我犹如牛嚼牡丹,不知其味[笑着哭]
最近这个月我的uc卡的看不到老师实盘了
还是喜欢听你写的往事。
有才啊[赞]
老师,太有才了,是真的心系天下贫穷人
老师还是不看好现在的大行情,今天不到一万亿,撑不起量化来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