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时好时坏?家长必看的3步科学干预法

双儿玩转育儿 2025-02-17 21:22:48

看完《哪吒2》,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申公豹的口吃好了很多,从第一部口吃严重到“烫嘴”,第二部中,申公豹说话时,口吃时有时无。

对于这个环节,饺子导演解释:他的结巴源于长期压抑和缺乏自信,而自信重建后语言障碍自然消失。

现实中,很多孩子口吃反复发作,同样是家长的心头痛——明明有时说话流利,一紧张又磕磕绊绊,到底是模仿、心理问题,还是疾病信号?

口吃什么样的都有,有的很轻,一句话只有1-2次卡壳,没有重复。有的时轻时重,在家里不口吃,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口吃,还有口吃比较严重,反差很大。

一句话,孩子在口吃干预之前,一定要“科学评估”

重点说说口吃的评估

口吃评估一般是由2位专家,2位老师协同合作完成,其中,一位专家做口吃言语任务测评,另一位专家做心理测评。一位老师做家长问卷调查,另一位老师全程记录,进行数据统计。一般来说,口吃评估包括2部分,

一是家长调研问卷。二是现场的语言测评,包括对话,交流,心理测试等等。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孩子口吃的起点,时间,日常表现,

1、关于家长问卷,主要是回溯口吃经历。尤其是日常表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口吃?

2、关于现场语言测评,包括内容也比较多。比如:不同方式的谈话,朗读,提问,回答,解释,复述,等等。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除了统计孩子说话时口吃出现的频率之外,还要记录孩子说话时的紧急程度,身心状态。

由于个体对容易引起口吃的语音不同,所以在设定检查课题时,要考语言学方面的素。这些要素包括:语音的种类,词类、词汇的使用率、抽象度,音的组合,词、句的长度及句子的复杂程度等。

举个例子:

1.图片单词命名(选30个单词)在命名当中了解在词头出现口吃的情况及根据语音的种类来推测口吃的特征。

2.句子描述(选8张情景画图片)了解在不同句子长度及不同句型当中口吃的状况。

3.复句描述(选2张情景画图片)了解概括、描述总结式讲话中的口吃状况。

4.复述及一起复述 了解口吃在被刺激及相伴复述的情况下改善的情况。

5、回答问题 了解口吃患者是否有回避现象以及说话的流畅程度。

6.母子间谈话 了解母子间的交流状态。设定母子游戏的场面,越放松越好。

7.单词命名(30个词汇) 根据语音的种类了解口吃的特点。

8.句子描述(用情景画图片)了解不同句子长度及句型中口吃的特点。

9.复杂句描述(用情景画图片)了解总结式讲话时的口吃状况。

10.单词朗读(用单词字卡)了解单词朗读时,尤其根据词头音不同时口吃表现的差

在口吃评估的报告中,我们老师会重点看哪些问题呢?

下面这张流程途中,红色标记内容,都是应该关心的重点,这关系到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制定口吃干预计划,使用那些干预技巧。

口吃科学干预3步法:从“时好时坏”到稳定流畅

① 重塑沟通模式:慢下来,才能快

家长语速降低50% :用缓慢、清晰的语调对话,给孩子充足组织语言的时间。

提问变陈述 :减少“快说!这是什么?”改为“我看到你在玩小汽车,它跑得真快!”降低孩子应答压力。

② 家庭训练游戏:口腔肌肉+自信心双提升

唱歌与朗诵 :选择节奏舒缓的儿歌,通过韵律感强化语言流畅性。

吹泡泡、嚼坚果 :锻炼口腔肌肉控制力,改善发音力量。

角色扮演 :让孩子扮演“小老师”或“故事大王”,增强表达自信。

③ 紧急情况处理:当口吃突然加重时

不打断、不纠正 :用点头或微笑鼓励孩子说完,避免重复“再说一遍”。

转移注意力 :若孩子焦虑,可暂停对话,通过绘画或手势表达需求,缓解紧张。

重点提示:

孩子在口吃干预中,可能会时轻时重,时有时无,家长不要担心,这可能是语言习惯塑造的“缓冲期”。

0 阅读:1

双儿玩转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