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历史上真实存在,还是神话传说?

裴元绍谈历史 2023-10-24 09:20:00

在历史长河中,鬼谷子是一个神秘而又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的名字和事迹出现在许多古代文献和传说中,但他的真实存在性一直备受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有些人则认为他只是一个神话传说。那么,鬼谷子究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呢?

第一种说法否认鬼谷子其人的存在。乐一在注《史记·苏秦列传》时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子。”

他认为鬼谷子是苏秦。清朝人翁元圻在注《国学纪闻》时说法更为明确:“秦仪那鬼谷子。”

有人认为鬼谷子是对隐士的泛称,唐朝人李善注《文选》说:“鬼谷之名,隐者也,通号也。”既然认为鬼谷子只是泛称险者,实际上也就是否认鬼谷实有其人。

现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鬼谷子非历史人物。198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历史人物辞典》列了很有名的慎子、鹏冠子,但未列鬼谷子。《古今伪书考补证》讲到鬼谷子时说:“史记所记,得之传闻,本不足据。”又说:“其人无考,况其书乎?”《宗教辞典》也称其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

还有人说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真实姓名叫王诩,法号玄微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被誉为兵法家、纵横家和谋略家,被后人称为“鬼谷子”。鬼谷子精研兵法,著有《鬼谷子》一书,被后世称为“兵书圣典”。他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第二种说法认为鬼谷子是神。据《仙传拾遗》记载,鬼谷子“疑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杜光庭《录异记》也认为:“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周末复还中国。”

《仙传拾遗》中对鬼谷子的描述有很多细节。

鬼谷子为“疑神守一”,他具有神秘的特质,同时也具有与神仙相似的特质。

鬼谷子“朴而不露”,他是一个内敛的人,不喜欢炫耀自己的能力。

书中提到鬼谷子在人间活了数百岁,但后来不知所踪,这使得他的存在更加神秘和传奇。

《仙传拾遗》还提到鬼谷子有弟子五百余人,包括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等人。这些弟子都得到了鬼谷子的真传,学习兵法、阴阳五行、纵横术等知识。书中还描述了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一书,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兵法秘籍,传授给弟子后被广泛传播。

《仙传拾遗》描述了鬼谷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称鬼谷子住在云梦山中的鬼谷洞,那里环境幽静,适合修行。此外,鬼谷子还被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只吃一些草药和喝泉水,这种生活方式使得他保持了神秘的特质。

《仙传拾遗》中对鬼谷子的描述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但这些描述是否真实可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第三种说法:对鬼谷子的有无此人半信半疑。清朝人秦恩复以为“或云周时豪士,隐于鬼谷者,近是”( 四部备要本《鬼谷子》)。所谓“近是”即接近正确,并没有完全肯定。现在也有学者认为“欲证鬼谷子真有其人,终不可得其确”,同时认为“鬼谷其人,又不全虚”(《古籍整理论文集·鬼谷子研究》)。新版《辞海》《辞源》在介绍鬼谷子时,前面都冠以“相传”二字以示不做确切肯定。

认为他可能是周朝的豪士,但并没有完全肯定。现代也有学者认为无法证明鬼谷子是否真实存在,但同时认为鬼谷子并非完全虚构。

第四种说法认为鬼谷子是战国时楚国人, 《史记》最早记载鬼谷子,司马迁与鬼谷子生活的年代相隔较近。

《史记》虽无鬼谷子传记,但是在《苏秦列传》中太史公记曰:“苏秦者,东周锥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在《张仪列传》中也说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引文:“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司马迁未注明出处。

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

但是唐朝人司马贞在《索引》中指出:“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可见司马迁与司马贞都曾见到过鬼谷子的著作。

许多鬼谷先生遗迹尚在湖北当阳鬼谷洞附近。据《舆地纪胜》记载,此洞“即鬼谷子隐处”。今鬼谷洞外石壁上嵌有 3块石碑均系清光绪五年重修大仙洞的石碑记

其中有一段曰:“清溪寺山后五里许,有大仙洞,系战国时鬼谷大仙披门仙师修真之所·....我碑隐隐有字迹,(鬼谷庙)大约始于晋。”在鬼谷洞东南 2千米处有棋盘山,亦名云梦山,据《当阳县志》称“传鬼谷子对弈处”

从鬼谷先生的遗迹来看,湖北当阳的鬼谷洞和棋盘山都传说是鬼谷子的修真之所和棋局之处。

鬼谷子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许多书籍都记载了他的事迹和思想,这些传统和文化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鬼谷子的存在仍然存在争议。虽然有一些证据表明他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神灵。无论如何,鬼谷子的传说和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