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身处的亚洲,其实并不都是“黄金遍地”。有些地方的人们,吃饱穿暖,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五个国家究竟是谁,为啥他们“穷”得这么有存在感?
先说第一位——东帝汶。这家伙经济体量小得不能再小了,人口134万左右,面积仅1.5万平方公里,2021年GDP还不到20亿美元,人均1500美元左右。有些朋友可能要说,这人均数字还行嘛。一细看才发现,家底全靠地下的油气撑着,产业结构严重“偏科”,每年利润还都被澳大利亚分走大半。
更惨的是,东帝汶除了一点油气,连自己的硬币“仙塔沃”都得从葡萄牙进口,生活物资大量依赖外部,通货膨胀一高,老百姓的钱包跟打了折似的。而电力普及率令人发愁,家庭通电率不足35%,这在手机都快成身份证的今天属实有点儿难以想象。
其实,要说东帝汶“天生倒霉”,那一点都不冤。历史上长期被葡萄牙、荷兰、印度尼西亚轮番摧残,等好不容易2002年独立,基本设施还没缓过来。前半生都用来“还账”,独立后挣扎发展,到现在想彻底翻身,还真不是靠“熬夜就能肝出来”的。
面积大将近十二倍(18.1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少,1600多万。2020年GDP约295亿美元,人均GDP 1759美元,仅比东帝汶略高。要说柬埔寨其实起点特别低——2000年时人均GDP才301美元,二十多年翻了八倍,还甩不掉“穷兄弟”的标签。说实话,有点像“经济马拉松跑步者”,起跑太慢,使劲追还是掉队。
为啥柬埔寨发展这么慢?一是气候,基本上不是旱死就是涝死,农业“靠天吃饭”。二是教育和城市化严重滞后,大专学历占总人口才1.2%。别看旅游火,油气、轻工也起来了,但产业升级难度大,年轻人口红利虽然有,想要跑进富裕阵容,短板不补,还能被“穷经济”一拉再拉。
这是个“天崩开局”的典范。国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3059万,人均GDP只有1336美元,低于不少非洲国家。为啥穷?首先它属于“内陆高原型”,别说海港、航运,全国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占了近一半,铁路不发达,沥青路才一万四千公里,谷歌地图一拉,能用的道儿真不多。资源虽丰,铜铁金银啥都有,可全靠人背马驮,开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尼泊尔还算顽强。本地农业人口占70%,粮食自给率高达97%,再穷不至于饿肚子。但在电力和工业化这块,尼泊尔就像有个“隐形天花板”,水电储量巨大,可没基础设施、没资金、没技术,始终“望电兴叹”。
国土面积52.8万平方公里,人口3298万,可人均GDP只有约650美元,甚至还在走下坡路。十年前,人均GDP还有1557美元,内战一爆发,直线滑坡。也门的地理位置其实很牛——油气资源丰富,还控扼曼德海峡。可惜南北长期分裂,统一后别说发展,内乱成了“常驻嘉宾”。现在四股大势力抢地盘,普通老百姓连温饱都成了奢望。
在路边摊吃饶也门口味烤肉时,结账阿姨摇头:“和平才是最大的财富,打仗啥都没了!”这话说得多实在。
最后,阿富汗压轴出场别看它面积64.75万平方公里,人口3220万,2022年人均GDP约368美元,人类社会的“最低谷之一”。四十余年,GDP几乎原地踏步。战争带来的伤痕最深——苏联、美军轮番参与,部落矛盾,毒品泛滥,系统性缺发展动力。最绝的是,美国花了2.26万亿美元在阿富汗,按人头摊分相当于一个人能分到3500美元一年,可实际上,老百姓一分钱都没落下。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本来极佳,连接欧亚交通要道,可惜“兵家必争之地”成了“开发无望之地”。和平难有,经济只能在废墟上“捡漏”。
各位领导,对这亚洲五兄弟的“穷”与“难”,你还有啥想吐槽的吗?你觉得哪个国家最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朝鲜
没有缅甸?难道是搞电诈贩卖器官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