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媒体报道,湖南已启动2025年农技、林业、水利特岗人员定向培养计划。针对参加湖南省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将拿出780余个基层事业编制,专门用于农林水特岗人员定向培养。
在2025年高考倒计时的紧张时刻,湖南省以780余个基层事业编制的诚意,向应届考生发出"带编入岗、定向培养"的邀请函,真乃一场及时雨,我要这份诚意点个赞。
熟悉人事编制的人都清楚,编制是国家控制财政支出的核心工具,通过限制财政供养人员,减少财政开支,可以确保公共部门正常运转。
同时,通过动态调整、合理优化,将编制用于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等基层民生领域,可以提升编制的使用效率,助力相关事业发展。
因此,编制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核心工具,非万不得已不可能随便使用。
从官方的报道来看,这次湖南拿出的780余个基层编制很不容易,是对全省乡镇街道现有空编、自然减员、人员补充需求、编制保障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市县实际申报情况,科学确定的名额。
可见,这份诚意满满。
对于2025年高考学生而言,我认为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积极报考,争取提前锁定名额。
之所以要积极报考,就在于“带编入岗、定向培养”这种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
第一,编制到岗具有确定性。
根据相关规定,考生通过提前批录取后,将直接与生源地签订服务协议。
在学校完成学业之后,相关用人单位将通过“直接考核入编”方式,确保毕业生100%安置到基层相关单位,确保有编有岗,彻底消除“毕业即失业”的焦虑。
与其他提前批招生相比,签订协议且编制到岗的确定性非常大,既确定了工作岗位还保障了编制,可谓是天衣无缝。
第二,学费压力荡然无存。
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缴费压力,特岗生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免学费、住宿费、教材费,补助生活费)。
此外,特岗生还可以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在资助政策规定范围内与其他在校生享受同等待遇。
按照目前各大高校的平均学费以及生活费计算,平均每年至少为家庭节约开支2-3万元,四年下来节省开支约8-12万元。
这笔费用,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这种定向培养直接免除相关费用,让寒门学子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第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协议规定,被聘用的特岗生在聘用单位服务时间不少于6年,这6年算作基层工作经历。
服务期满后,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结合上级相关“三支一扶”、公务员考录、遴选等形式,凭借基层工作年限,考取更高层级的岗位,从而实现进一步跨越。
当然,这需要结合个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如果个人工作勤奋努力,且发愤图强的话,还可以在服务期内提升学历学位,从而实现事业、学业两不误双提升。
今后到了更高层级的岗位之后,这6年的基层服务年限就是最大的优势。
因此,6年服务期既是历练也是跳板,会让特岗生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据统计显示,湖南自2019年启动特岗人员定向培养计划以来,已有2800余名特岗人员走上基层岗位并成为技术中坚力量。
这足以印证特岗生发展大有可为,值得报考!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