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在日本采用并命名为“97式”的反坦克步枪
引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欧洲军事指挥官都对便携式反坦克武器持谨慎态度,当时坦克的装甲很薄弱,放弃用步兵射击他们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战时期的德军1918反坦克步枪
这个想法以不同的方式被实现:德国人简单地增加了普通步枪的口径,改用新的、更大的子弹,英国人则重新开始开发大口径的武器。
日本人当时正悄悄地准备发动侵华战争,在忌惮苏联远东的装甲集群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世界军事装备的创新,他们选择了第二条道路,于1935年开始研发20x124毫米反坦克步枪。
这款新武器于1937年投入使用。当年是日本神武纪元2597年,新型反坦克步枪被正式定型为97式反坦克步枪

97 型反坦克步枪
设计特点97式反坦克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由火药燃气来驱动两个活塞筒来工作。
当扣动扳机后,枪机向前移动,将弹匣中的子弹送入枪膛,锁定枪管并击发。在枪机的反向运动中,发射后的弹壳从下方弹出。

为了再次射击,需要再次拉动位于左侧的拉机柄。在枪管的右边有一个安全装置。
子弹由一个可拆卸的盒式弹匣提供,该弹匣与顶部相连,因此,瞄具被设置在左侧。

在插入弹匣之前,必须确保受弹口的特殊防尘罩已打开。

处于拆卸状态的97式反坦克步枪
为了降低后坐力并保护射手免受伤害,该枪设计了一个弹簧缓冲器,让枪管和机匣在射击过程中来回移动。此外,还有橡胶肩托。然而,正如传言所说,所有这些设计总是会造成射手的锁骨骨折。

设计师为了保护射手免受敌人的火力攻击:还在枪上放了一个小盾牌。
结果是,需要为这把重达52.2公斤的枪想出运输的方法:设计师开发了装有特殊紧固件的提手,让它可以像抬担架一样来进行搬运。然而,安装了提手后,整个枪的重量达到了68.1公斤。
技术规格
总长度:2096毫米
运输长度 :2527毫米
枪管长度:1064毫米
重量:68.1公斤。
无护盾和手柄重量:52.2公斤
子弹:20x124毫米
子弹的初始飞行速度:866米/秒
射击速度:每分钟12发子弹
弹容量:七发

一名苏联士兵在检查缴获的反坦克步枪。注意提手。
战斗中的应用苏联的反坦克步枪的生产始于1938年,并在1939年让诺门罕的苏军部队进行了测试。在那里发生的苏日两国的武装冲突中,苏联人的空中优势和装甲集群让日本人以惨败告终。
战役初期的97式反坦克步枪让苏军吃到了一些苦头,可是后来苏军采用了炮火覆盖的战术,让日军的射击小组再无偷袭的机会。

苏军在清点战利品
于是,97式反坦克步枪让日本军方失望了。
首先,97式反坦克步枪的设计构想是,子弹在250米的距离内以90度穿透30毫米厚的装甲,在2000米的距离内穿透9毫米的装甲 。然而,BT系列苏联坦克的装甲经受住了这些打击。
其次,即使安装了“提手”,也很难将这把枪拖过崎岖的地形。以当时日军士兵的体力,需要四名日军士兵才能够抬着它机动。
第三,为了在射击过程中将枪稳定在地面上,其中一名日军士兵不得不紧紧压住武器的“前腿”(见第一张照片)。

第四,日军的一个射击小组由11人组成:除了指挥官外,还有四名搬运枪支的人,四名弹药搬运工和两名马夫,名义上一个小组能分配到九匹马。
此外,这种武器非常复杂且非常昂贵(售价6400日元,而一把传统步枪仅77日元)。
结果,97式反坦克步枪仅生产了约1200支。

97式反坦克步枪在太平洋战区非常活跃,但主要用作固定式武器,用于射击轻装甲或非装甲目标,例如船只和登陆驳船。
文章中的图文均源自外网。本人编译后提供给大家,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并不代表支持或证实文中的观点。
本文由公图趣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