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做了两件事,李世民和李治都很高兴:他比秦琼和曹操还聪明

快乐的山雀 2025-02-19 15:49:17

在隋唐时期啊,那可是英雄辈出,数都数不过来呢。这些英雄们在正史里面的形象和在演义当中的形象,差别可大啦。不过要是说起给大家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英雄,除了秦琼以外,恐怕就得数程咬金啦。你看唐初有像李勣和李靖这样的双子战神,他们在战场上那可是战功赫赫,为唐朝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呢。可奇怪的是,在民间呢,他们的知名度就不像程咬金那么高啦,程咬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就拿李勣来说吧,好多人对他的称呼都不能统一呢,可见大家对他的熟悉程度确实比不上程咬金。

您知道吗?有这么几个人啊,名字可不少呢。就说李勣吧,他,还有李世勣、徐世勣、徐懋功、徐茂功、徐茂公这些名字呢,要是您有心去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发现李勣另外两三个名字呢。再说说程咬金,这人在正史里面以及演义当中,名字那也是多种多样的哦。他叫程知节,也叫程义贞呢,而且啊,在演义里还有一些特别的称呼,像是混世魔王啦,大德天子啦,另外呢,还有程阿丑、程愣怔这样的名字呢。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程咬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大家一想到他,脑海中往往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这人好像就只会那么三板斧的功夫,看着挺憨厚老实的,但在这憨厚之中呢,又透着那么一股子狡黠劲儿,完完全全就是个草莽出身的英雄。而且呢,你再看他娶的媳妇,那体型好似一座山似的,也是颇具特点呢。

在正史的记载里,程咬金可没有那些民间传说里的经历哦。他既不曾干过贩私盐的事儿,也没卖过什么耙子,而且呢,他也并非是裴仁基的女婿。程咬金的两任妻子那可都是出身不凡呢,一位是东阿县令家的千金小姐,另一位则是清河崔氏家族的女儿,这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大家闺秀。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那对程咬金都是极为了解的,他们都深知这位有着宿国公、卢国公、上柱国等诸多头衔的程咬金有多厉害呢。就说武德九年和显庆二年发生的两件事吧,这两件事就足以证实程咬金是那种有着大智若愚特质的人呐。像秦琼和尉迟敬德,他们要么是学不来程咬金的这种特质,要么就是压根不肯去学呢。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或许在武力值上,秦琼和尉迟敬德要比程咬金更能打一些,可要是论起聪明劲儿来,他们还真就都比不上程咬金呢。

在武德九年的时候啊,李渊膝下有四个嫡子,可其中排行老三的李玄霸早就离世了(这李玄霸字大德,在大业十年的时候就早早薨逝了,年仅十六岁,也没留下子嗣,后来被追封为卫王,谥号是怀呢)。如此一来,剩下的几个儿子之间,也就是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排行老二的秦王李世民以及老四齐王李元吉,他们之间的争斗那可真是激烈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而且呢,这场争斗都已经发展到把秦王府的诸多将领也都给卷进去的程度啦。就比如说当时突厥的郁射设带兵包围了乌城,李建成就向李渊举荐李元吉去北方讨伐突厥。这李元吉呢,趁机要求带上好多秦王府里勇猛善战的将领一同前往,像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这些人都被他点名要跟着去。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俩还暗中谋划着呢。他俩盘算着:“等军队出发之后,我和秦王李世民一起到昆明池的时候,就事先安排好壮士,在那儿把李世民给拉下马,然后对外宣称他是突然暴毙身亡,想来父皇肯定会相信的。接着呢,就去劝说父皇把这江山社稷交给我来掌管,到时候我就封你李元吉做皇太弟,再把秦叔宝他们这些秦王府的将领全都给杀掉。”

话说建成元吉暗中谋划着要杀掉李世民,而在他们的计划里,在除掉李世民之后,紧接着要对付的第一位开国名将便是秦琼秦叔宝啦。可有意思的是,当秦王府这边的幕僚以及部将们都在热热闹闹、紧锣密鼓地筹备并策动那场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却仿佛置身事外一般,根本就没参与其中的意思。你去翻看各种重要的史书典籍,像《旧唐书》《新唐书》,还有《资治通鉴》这些,在里面压根儿就找不到哪怕是只言片语提到秦琼参与了这场事变的相关密谋呢。

秦琼呢,在当时选择了保持沉默,没怎么表露自己的态度。但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可就不一样啦,他俩是公开表明了态度的。尤其是尉迟敬德,那表现得可活跃了,简直可以说是“跳得很欢”。为啥他会这样呢?这还得从他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的仇怨说起。尉迟敬德心里清楚得很呐,李建成和李元吉那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啊,之前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打算谋害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曾经秘密地给尉迟敬德送了一封信,还附赠了满满一车的金银器物,这目的就是想招揽尉迟敬德到他们那边去。可尉迟敬德呢,根本就没答应,直接就给推辞掉了。这一下可把李建成给惹恼了,打这以后,双方就彻底决裂了。李元吉他们,对尉迟敬德那是深深忌惮着呢。于是就派了一帮壮士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察觉到了他们的计谋。所以呢,他干脆就把重重门户都大开着,然后自己安安稳稳地躺在床上,动都不动一下。那些刺客呢,一次次地来到他家院子里,可最终都没敢进去。这事儿还没完呢,李元吉后来又在唐高祖李渊跟前诬陷尉迟敬德。结果呢,尉迟敬德就被关进了诏狱,接受审讯核查,都快要被杀头了。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极力劝谏,这才让尉迟敬德得以被释放出来。就因为这些过往的恩怨纠葛,尉迟敬德知道要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掌权了,那自己可就只有死路一条啦,所以才会在表明态度的时候那么积极主动呢。

程咬金并未如尉迟敬德那般以李家子孙的鲜血来染红手中的长槊,然而他所获得的封赏可着实不少呢。在相关事宜平定之后,朝廷对其进行了丰厚的赏赐,赏赐的物品包括绢六千匹、骏马二匹,还有那精美的金装鞍辔以及珍贵的金胡瓶、金刀、金碗等物件,并且还封他为上柱国之位。

话说在玄武门之变结束以后,程咬金可是收获颇丰呢。他一下子就发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财,这可真是让人挺羡慕的。并且呢,他还获得了和秦琼一样的上柱国封号哦。您知道这上柱国封号意味着什么吗?那可是相当于特级战斗英雄的最高勋位,相当厉害啦。得到了这样的殊荣,那好处可不少呢。一方面,每个月能多一份工资补贴,手头能更宽裕些;另一方面呢,还能够得到三十顷的永业田哦,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很可观的资产啦。

程咬金并未在玄武门之变中经历那种流血流汗的拼杀场面,然而他却获得了诸多赏赐,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是因为程咬金干了一件极为聪明的事儿,就这么着,他成功地挤进了核心决策圈。话说在武德七年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对程咬金心生忌惮,于是便在唐高祖李渊跟前编造他的坏话,结果程咬金就被降职任命为康州刺史了。这时候,程咬金心里明白着呢,他赶忙去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道:“大王,您身边得力的助手如今都快被一一除掉啦,照这样下去,您自身肯定也会很快陷入危险境地。我程咬金就算是死,也绝不离开您,只希望您能尽快想办法保全自己啊。”就通过这么一番表态,程咬金为自己赢得了重要的地位呢。

程咬金就因为一句话,居然就换来了上柱国勋位,这事儿说起来也是挺让人惊讶的。而尉迟敬德呢,那可真是拼了老命在战场上厮杀,可即便如此,一直到贞观十一年普调职衔的时候,他才受封上柱国呢。这里面其实是有李世民自己的一番考量的。要知道,要是因为杀了李家人就封上柱国,这在良心上实在是过不去,所以尉迟敬德就得再等等了。而封程咬金为上柱国呢,那是因为要表彰他在大唐开国之战当中所立下的赫赫功勋。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尉迟敬德当时担任的职务呢,仅仅是从四品下的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哦。这里得说明一下,那个时候除了秦王、齐王府正常的官员设置之外呢,还各自另外设置了左右六护军府以及左右亲事帐内府这些机构。就拿这左右护军府来说吧,其中左一右一护军府各有护军一人,其品级是正第四品下,而副护军呢,每个府各有两人,品级就是从四品下啦,尉迟敬德就是这从四品下的左二副护军。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他连个男爵的爵位都还没获得呢。可就因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一下子就跃升成为了国公,这晋升速度,真可以说是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快。要是在这基础上,再给他封上柱国的话,那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议论,招来各种各样的非议。

在唐朝前期那个时候,对于异姓的开国功臣而言呢,他们所能获得的顶级勋爵,除了赐姓这种情况之外,那就是上柱国以及国公啦。这里面其实有个挺特别的情况哦,要是哪家是几代单传的话,这要是被赐姓了,还真不见得就是件好事呢。

您知道吗?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表现挺有意思的。在玄武门之变还没发生的时候,秦琼就一直是一言不发的状态,就好像在静静地观察着局势,可就是不表露自己的态度呢。等到事变真正发生的这个过程当中呢,他居然就像消失了一样,根本就不见他的踪影在哪儿。而事变结束之后呢,他更是干脆,直接就称病,连早朝都不去了。这到底是为啥?其实是有原因的。当时秦琼的官爵已经达到了顶峰,高到没法再高啦。而且,李渊之前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帛那可多了去了,还有永业田呢,这些财富多到就算花上十辈子都花不完。再看李世民这边呢,面对秦琼这样的情况,都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要知道,在古代,像他这样功劳很大又到了赏无可赏境地的功臣,往往处境是很危险的。所以呢,秦琼没办法,只好给自己放了个长长的假,这一放就是十二年呢。

要知道,程咬金和秦琼可都是上柱国、开国公这样的身份呢。不过呢,程咬金可不像秦琼那么富裕,他还得靠着挣工资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呢。程咬金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他的儿媳妇是出身于当时第一等门阀清河崔氏的女子,也就是清河公主李敬。这清河公主身份尊贵,可她虽然有自己的汤沐邑,也能拿到一些补贴,但这些钱是不会进到程家账房里的,没办法用来补贴程家的家用哦。而且,程咬金家里孩子也不少呢,有三个嫡子,另外至少还有三个庶子。这些儿子们以后都得花大钱去娶媳妇,娶了媳妇还得生孙子,方方面面都得花钱呢。这么一来,老程家的日子就过得有点紧巴巴的啦。

程咬金已然成了出头椽子的状况,在那种形势下,若想不被“砍掉”,就只剩下一种办法啦,那就是得对自己“下狠手”,来这么一刀。就说在显庆二年的时候吧,程咬金被授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去讨伐贺鲁。当军队行进到怛笃城这个地方时,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有好几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了。可谁知程咬金竟然做出了屠城的举动,之后便率军离开了,而贺鲁呢,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远远地逃走了。等军队返回之后,程咬金就因为之前的这些事儿被免去了官职。不过没过多久,他又被授予了岐州刺史的官职。

程咬金有其高明的地方。要知道,那些圣明的帝王呢,或许还能够容忍手下的臣子有贪污受贿之类获取钱财的行为。然而,要是碰到那种对财富并不贪恋,却一门心思看重权位的人,帝王心里可就不得不有所忌惮啦。这便是程咬金的高明所在。

程咬金的这一招啊,那可比曹操还要高明呢。曹操是秉持着“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的理念,而程咬金呢,干脆就是不要那些虚名,一门心思只想着捞实惠。并且啊,他还成功地让新君李治打消了对他的戒心。李治心里大概是这么想的:“我这二大爷,也就是有点贪财的毛病,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问题,更不存在什么野心。那给他个象征性的处分也就行了,至于他已经拿到手的那些钱财,就别去管啦。反正那些钱又不是从咱们大唐的普通子民家里抢来的,就算想让他还回去,也没办法还。再说了,国库也不差他那点儿钱,就当是让他拿回去买房子置地好了。”

程咬金北征突厥期间,想来是察觉到李治对他存有忌惮、有所防范之意了。当时出现了这么个情况,说是“(王文度)矫称别奉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遂收军不许深入”,但细细琢磨,这事儿还真不见得就是王文度假传圣旨呢。很有可能啊,实际上就是李治给了王文度秘密的指令。要知道,矫诏那可是灭族的大罪,可结果呢,王文度和程咬金等人把怛笃城的全部财产都给分了(苏定方可没要这些财产),等他们回来后,王文度受到的惩处也不过就是被判了个假死刑,没过多长时间,居然就又被释放出来继续做官了,还担任了左卫中郎将、总兵、熊津都督等职务呢。

程咬金可是得了不少好处,不仅成功消除了自身面临的危险,而且在他去世之后,还被追赠为骠骑大将军呢。再说秦琼,在这之前就已经有十二年的时间没什么动静了,就好像从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了一般。还有尉迟敬德,他后来的日子过得也挺特别的。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对那些仙方之类的东西深信不疑,热衷于炼制金石,还服用云母粉。同时呢,他还忙着建造池台,把自己的生活环境装饰得十分华丽,经常演奏清商乐来供自己享受,而且这期间有十六年的时间,他都不和外面的人往来交流,就这么把自己给“关了禁闭”似的。

尉迟敬德这人啊,以前那可是相当嚣张的。他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闹得不愉快,结下了仇怨呢。这可就给李世民带来了不少麻烦事儿。没办法,李世民最后都不得不对尉迟敬德发出那种很严重的、近乎死亡威胁的告诫了。李世民是这么说的:“你在当官的时候,老是触犯宪法规定。到这时候你才该明白,当年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他们被诛杀,可不能全怪汉高祖刘邦啊。治理国家这么大的事儿,关键就在于赏和罚这两方面。那种不合规矩、超出本分的恩赐,是不能老是施行的。你可得好好约束、整治一下自己的行为了,可别到时候留下让自己后悔的事儿啊!”

话说在唐朝的时候,有几位赫赫有名的将领,像秦琼、尉迟敬德还有程咬金等。秦琼呢,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并没有选择和李世民展开合作。这事儿一出来,局面就有些微妙啦。而尉迟敬德呢,大概是察觉到了些什么吧,居然被吓得连门都不敢出了,整天就躲在家里,小心翼翼的。可这程咬金就不一样啦,他,完全是一副横冲直撞的做派,整天逍遥快活的,好像什么事儿都不放在心上似的。你还别说,不管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还是到了李治当皇帝的时候,对程咬金那可都是十分放心的呢。从武德九年发生的相关事情,再到显庆二年的一些状况,综合起来看,我们好像能从中琢磨出点门道来。这程咬金在处理事情方面,似乎比秦琼和尉迟敬德都要厉害一些呢。他就像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表面上看着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可有数啦。甚至有人觉得,他比历史上那个以聪明著称的曹操还要聪明呢。读者朋友们要是仔细去翻看正史里关于程咬金的记载,就会发现他真的特别有意思,就跟咱们平常在演义小说里看到的他差不多有趣呢。他做的那些事儿,乍一看好像都是粗鲁莽撞的,可实际上呢,这里面的门道可深啦,真可谓是高深莫测。

大家可以试着想象一下,就说玄武门之变这么重大的事件吧,全程只靠动嘴去说,而不动手去做实际行动;还有在远征西突厥的时候呢,只想着要钱财,却对战功完全不放在心上。大家想想看,秦琼和尉迟敬德他们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