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内有一位元老级的人物,此人深得蒋介石的信赖,被誉为“党国中坚”,他的夫人和宋美龄是“闺蜜”,两家人关系密切,他就是吴国桢。
吴国桢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不顾众人反对,将上任不久的台湾省省长拉下马,把吴国桢扶了上去。蒋介石还曾经当着众人的面说:“我对待所有人都没有对待他(吴国桢)好。”足见信任程度。
然而仅仅3年多,吴国桢突然提出了辞职,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1952年蒋介石的寿宴说起,当时蒋介石特意邀请了吴国桢夫妇,宴席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宴会后吴国桢夫妇乘车离去,在经过一段悬崖路的时候,吴国桢的夫人突然内急,只能临时停车稍作整理,没想到正是这次小意外救了夫妻二人的命,司机意外发现汽车竟然被人动了手脚,一旦出现意外,就是车毁人亡。
吴国桢夫妇(左)
吴国桢遍体生寒,他怎么也没想到蒋介石如此阴险,前一刻还与他亲密无间,后一刻就要置他于死地。这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蒋介石突然翻脸、狠下杀手呢?
吴国桢能够受到蒋介石的重用,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早年间他曾经留学美国钻研经济学,留学期间和多位政界要员关系密切,宋子文和宋美龄就是其中之二,也是因为有宋家人的保驾护航,他的官途才能一路亨通。
回国后,吴国桢又和李宗仁关系密切,受到了李的重用,凭借卓越的经济才干,和广博的人脉关系,吴国桢很快就升到了湖北财政长官的位置。
李宗仁
任职期间,吴国桢得到了宋子文的大力支持,宋子文曾经表示:“对别人,财政补贴可不是要多少就给多少,但是对吴国桢,要多少就有多少。”吴国桢从宋子文那里获得了数额庞大的财政补贴,政绩也十分耀眼。
当时蒋介石正在积极获取美国的支持,拥有留美经历的吴国桢快速成为蒋跟前的红人,还被任命为蒋介石的秘书,参与了国民党内很多重要事情的决策。
国民党迁都重庆以后,吴国桢被任命为重庆市市长,到任后他采取了一系列建设举措,使得重庆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也让蒋介石对他更加器重。
虽然在1942年,吴国桢受到“重庆防空洞事件”事件的影响被免职,但隔年他又被任命为外交部政务次长,可见“免职”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他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并未改变。
吴国桢
主政外交期间,吴国桢和蒋介石的工作交流更加密切,蒋介石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别人想要当面和他汇报工作,需要先经过通报,过程非常繁琐,只有少数几人可以直接面见蒋介石,吴国桢就是其中之一。
吴国桢还参与了筹建联合国等一系列重要外交活动,代表中国和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签订了多项国际条约,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期间也是由他接待的。
1943年中、美、英三国组织了开罗会议,这是二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参加了会议,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是蒋介石,与他同行还有吴国桢,会议期间吴国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让蒋介石更深刻地认识到他在“亲美”之路上的价值。
吴国桢(右)
总体来看,吴国桢从政的前二十年可谓风光无两,是蒋介石面前名副其实的“红人”。然而在1946年出任上海市长后,他的从政生涯出现了巨大转折,这个转折的出现和蒋经国有密切关系。
吴国桢到达上海以后,发现当地的经济形势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恶劣,多年战乱,民不聊生,一些不法商人却发国难财,囤积商品高价出售,导致物价飞速上涨,通货膨胀严重,上海的经济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
吴国桢大刀阔斧地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条令,只用了4天时间,就稳定了上海的物价。开始时条令推行还算顺畅,但是没多久就推行不下去了,吴国桢以为是自己制定的策略出了问题,经过调查,赫然发现原来是商业大鳄暗中阻挠,那些人完全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为谋求一己私利,偏偏实力强大,吴国桢想要治理这些人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坐在办公室里连连叹气。
旧上海
就在吴国桢一筹莫展的时候,蒋经国“空降”上海。蒋经国心怀壮志,一直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他把上海当成了大展拳脚的舞台,来了没多久,他就展开了有名的“打虎行动”,以“扰乱经济”的名义逮捕了很多重要人物,比如财政部机要秘书陶启明、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儿子、“面纱大王”荣鸿元等人。
蒋经国到上海后,吴国桢深感自己这个上海市长被架空了,心中本就有怨言,对方一系列改革币制的铁血手段,也引起了他的极大不满。
蒋经国的处事方式受蒋介石的影响很大,都是抱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心态,动不动就抓人,整个上海都被搞得人心惶惶,也引起了商政两界的不满,抵抗情绪更加严重。
蒋经国
币制改革没多久,蒋经国就遇到了一个大障碍,那就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儿子孔令侃,蒋经国要抓捕孔令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那里,宋美龄专门找到了吴国桢请他处理此事,吴国桢转头跑到蒋介石面前去辞职,名为请辞,实际上是变相投诉蒋经国,告诉蒋介石上海的形势和币制改革遇到的各种问题。
蒋介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动了孔家和宋家的人,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他赶紧一封电令把蒋经国召回了南京。
蒋经国摩拳擦掌而来,结果铩羽而归,得罪了一堆人,面子里子全丢了,事情还没做成,他不反思自己在政策上的一系列错误,反而认定自己会失败是因为吴国桢从中作梗,从此将吴国桢视为眼中钉。
吴国桢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美国对蒋介石大失所望,中断了很多支持。蒋介石为了尽快重新获得美国的认可,把上任不久的台湾省省长陈诚拉了下来,把吴国桢扶了上去,蒋介石明确地告诉吴国桢:“你是了不起的人才,也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希望你能尽全力帮助党国争取美国的援助。”吴国桢大受感动,当即表示要“尽心为党国效力”。
蒋介石的器重,也给吴国桢树立了不少政敌。突然被免去省长职务的陈诚就是其中之一,他总是在总统府会议上明里暗里地针对吴国桢,这让吴国桢处处受难,几次都生出了辞职的念头。
陈诚
与此同时,吴国桢和蒋经国之间的矛盾也在急剧恶化。蒋经国负责整个台湾岛的安全和情报工作,为了防止共产党渗透,他在岛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防谍肃奸”运动,很多人都被莫名其妙地抓了起来。
1952年,蒋经国认为台湾火柴公司总经理王哲甫有“通共”嫌疑,就下令逮捕了他,王哲甫和吴国桢关系很好,听闻好友无故被捕,吴国桢直接去向蒋经国要人,结果蒋经国回了他一句:“王哲甫有罪,不能释放”,就不再理他。
吴国桢又闹到了蒋介石面前,当着蒋经国的面说:“政府也不能随意抓人!”两个人谁也不肯退让,闹得不可开交,这也是蒋、吴二人第一次正面交锋,矛盾已经激化到难以调和的地步。但凡是和共产党有关的事情,蒋介石都极为重视,所以这次并没有放人。
蒋介石
过了一段时间,蒋经国又逮捕了多名政府要员,吴国桢忍不住又跑到蒋介石面前去告状:“总统不该让经国兄主管特务。”
蒋介石面露不虞,吴国桢却继续说:“如果仗势越权,必然会被人民仇恨!”
蒋介石大怒:“不要说了!”他不但没有听从吴国桢的建议,反而给蒋经国委派了更多的职务。
蒋介石退到台湾以后,一直寻求“反攻大陆”的机会,蒋经国就培植了数以万计的特务,供养这些特务需要大量的经费,经费哪里来?跟吴国桢要。
吴国桢(车内)
吴国桢本来就不认同特务队伍的管理方式,很多时候都直接拒绝了蒋经国的经费要求,拒绝不了的话就消极对待,他还跟蒋介石提议“整改特务队伍管理制度”,缩减特务的财政支出,反正他现在有蒋介石罩着,也不用讨好蒋经国。
吴国桢曾经对好友说:“我不发经费,蒋经国肯定恨死我了!”
吴国桢性格执拗,竟然敢频繁和蒋氏父子唱反调,早就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之所以还没有反目,也是为了利用他争取美国的援助。可惜吴国桢的价值在美国总统换届之后就不复存在了。
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第34任总统,这位新总统上台以后,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艾森豪威尔
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对台湾采取“中立化”态度,严格限制台湾的军事行动。艾森豪威尔继任总统以后,开始允许台湾进攻大陆,台湾和美国的关系快速进入“蜜月期”。
这时吴国桢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年他一直专心争取美国援助,其他权利早就被剥夺了,如今蒋介石开始冷落他,那些曾经被他得罪过的人也都跳出来落井下石,竟然没有一个愿意帮助他的。
吴国桢心灰意冷,向蒋介石提出了辞职,但辞职申请并没有获批,难道是蒋介石舍不得这个人才吗?当然不是,多年来吴国桢参与了无数机密事件的处理,知道的内幕太多,蒋介石担心此人一旦脱离掌控,不知道会泄露什么秘密。
吴国桢夫妇
这年蒋介石过寿,特意邀请了吴国桢夫妇,蒋介石一改往日冷淡的态度,热情地招待了夫妻二人,天真的吴国桢还以为自己将要重新获得重用了,立即向总统表忠心,还开心地和宴会上的人推杯换盏。
宴会结束后,吴氏夫妇驱车离开,半路上司机意外发现汽车被人动了手脚,这才让吴国桢逃过了一劫,事后吴国桢深感在台湾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再次向蒋介石提出了辞职,可惜还是没有获批,战战兢兢地过了一段时间,吴国桢才在宋美龄的帮助下逃亡到美国。
吴国桢逃到美国以后,一直深居简出谨言慎行,很少在公开场合讨论和国民党有关的事情,一方面对于旧主他还心存尊重,另一方面他的父亲和孩子都被留在台湾当人质,他还得顾念家人的人身安全。
吴国桢
可是台湾方面完全不顾念吴国桢这些年的功劳,开始在岛内大肆造谣他携款潜逃,消息还传到了美国,给吴国桢的名誉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台湾政府咄咄相逼,吴国桢忍无可忍决定撕破脸皮,1954年他接受了美国电视台的采访,吐露了很多国民党内的丑闻,还公开指责蒋介石独裁专政,台湾的民众毫无自由可言。
台湾方面也不甘示弱,拟写了吴国桢的十三条罪状,在岛内大肆宣扬。此后双方进行了多年的骂战,最后不了了之。
纵观吴国桢的从政生涯,他算得上一个忠君爱国的贤臣,只可惜跟随的是一心谋求私利的蒋氏,这就注定了他们的破裂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