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华东局运来80万斤猪肉,前线官兵每人一斤猪肉,五包香烟

历史的侠士 2024-07-30 20:17:57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战斗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对双方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国民党来说,淮海战役如果失败,将意味着国民党彻底退出长江以北,威胁其首都南京,甚至连剩下的半壁江山也朝不保夕。

蒋介石的微操

为了打赢这场仗,国民党军投入了80万大军,其中包括五大主力的两个军,第五军和第18军,不仅仅是这两个军,第100军,25军,64军,第10军,第14军等部队也都是国军传统王牌部队,战斗力不可小觑,杜聿明,邱清泉,黄维,胡琏,黄百韬,李弥,杨伯涛等黄埔系将领的军事才能也并不低。

除此之外,华东地区国民党军各部队的协作能力也要比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好的多,因为这些部队中的很多将领都比较服杜聿明这位黄埔一期的老大哥,所以在部队的配合方面要好的多,没有东北战场溃败的那么夸张。

那么,为何国民党军还是在这场会战中惨败呢?首先,第一点就是双方最高统帅的军事才能和胸襟不一样,毛主席十分信任底下的将领,放手让刘伯承,粟裕等前线将领指挥,而蒋介石自认为是这些黄埔系将领的校长,自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要比他们高,所以处处插手杜聿明的指挥。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指挥杜聿明的判断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尤其是杜聿明在率领三个国民党精锐兵团向徐州以西突围的过程中,眼看就可以把国民党军三个精锐兵团带出去了,为了防止蒋介石的瞎指挥,杜聿明还特意命令手下关闭了电台,但蒋介石竟然用飞机空投了一封亲笔信,让杜聿明向南突围,解救黄维兵团,结果不但没有救出黄维兵团,反而把当时国民党最精锐的三个兵团也搭了进去,一头扎进了粟裕为他们准备好的包围圈。

民心所向

这还只是军事指挥上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心所向。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的军粮补给主要是靠铁路运输,但是解放军各部队有解放区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完全不用担心粮食和物资的补给问题,打到哪,老百姓的小推车就推到哪。

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华东局就制定好了详细的后勤保障方案。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将后勤保障分成了两个方面,前方由华东野战军后勤部负责,后勤部部长刘瑞龙跟随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行动,随时了解和调度分配物资,后方由华东支前委员会负责,傅秋涛担任主任,负责把后方的粮食和各项物资运输到前方兵站。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傅秋涛就建立了四条转运伤员的主干线,每隔30里设一个小站,60里设一个大站,华东野战军每个纵队配备2500名民工,担架500副,还有7500副机动担架分配在伤员转运线路上。后来随着淮海战役越打越大,各条转运伤员干线,运输物资干线也都纷纷往南移。

虽然战前准备的很好,但是战斗开始后,依然显得很忙碌。战斗之空前激烈给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48年11月18日,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要求各地区准备一亿斤粮食,并要求后方机关的卡车,汽车,马车全部抽调到前线,地方的民兵武装和基干团也迅速抽调出来,补充主力部队。战斗开始之前制定的一个纵队500副担架增加到800副,甚至是1000副。

到了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役结束,华东局动员的支前民工,其中包括随军,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是解放军淮海战役参战部队的九倍之多。这500多万的民工动用20万副担架,88万辆小推车,向前线运输了1460万斤的弹药,九亿六七万斤粮食,转送伤员11万人。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从农民到工人,从老人到小孩,从壮丁到妇女,都不需要动员,一呼百应,家家户户都忙着给前线将士运输物资。

80万斤猪肉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黄维兵团被歼灭,杜聿明集团被围的时候,解放军各部经过连续不停地作战,非常疲劳。粟裕等前线将领建议华东局组织慰问,让前线每个战士能吃半斤猪肉,5包香烟。

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华东局将这一提议报给了军委,周恩来副主席代军委回电:“凡我华东,中原参战部队,前线人员,一律慰劳以每人猪肉一斤,香烟五包。凡不吸烟者,以其他物品代替。”

当时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经过连续作战,补充了大量俘虏的国民党士兵,总兵力已经达到了80万人,这就需要80万斤猪肉。为了筹备这80万斤猪肉,华东局组织各分区进行收购,一部分猪肉通过用货币支付的方式直接收购,一部分猪肉则通过用小麦交换的方式收购,四斤麦子换一斤猪肉。仅仅八天时间,光鲁中南就收购了40万斤猪肉。很多老百姓的家里都有子女参军,当他们知道是给前线将士送猪肉,很多人宁愿自己过年不吃猪肉,也要让前线的战士吃到猪肉。

这80万斤猪肉在当时真是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而当时被围的杜聿明集团20多万官兵就没有这么幸运,不仅吃不到饭,就连取暖的柴火都烧完了,烧的最后不得不靠挖棺材板去取暖。最后棺材板都烧完了,又不得不去挖战死士兵的衣服去烧火取暖。还有很多被围的国民党官兵闻到肉香味,主动跑了过来参加解放军。

在双堆集战役结束时,被俘的18军军长杨伯涛看到解放军后方不仅有馒头,还有一车车现宰杀好的肥猪,非常惊讶。他问解放军战士:“我带部队从这些地方经过的时候,为什么连一撮猪毛都没有,现在怎么都有了,你们把粮食和牲畜都藏哪了。”

杨伯涛不知道的是,解放军的部队,根本就不需要去抢粮食。民心所向,解放军的部队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主动帮助部队送粮食,照顾伤员。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就是老百姓的支持,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只有老百姓支持的军队,才能够所向披靡。

22 阅读:6255
评论列表
  • 2024-08-22 10:17

    新中国不能忘了支前民工,也不能忘了交公粮的农民。他们应该老有所依

    穿过撒哈拉的热风 回复:
    免费的宅基地免费的口粮田,你说老无所依?
    少将 回复:
    格局低了,所有人都应该老有所依。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 2024-08-20 09:34

    打了快仨月,你不会以为每人一斤肉,五包烟很多吧?每人十斤肉,五条烟还差不多。

    大HaMa 回复: 柒壹安客
    下次战火别在中华大地上烧,可以到岛国或北美大陆去
    柒壹安客 回复:
    只能说当时的中华大地,本来就民生凋敝,也不知道下次需要我们大规模作战是什么时候,希望到时候我们的部队不用再缺医少食。
  • 2024-08-24 15:23

    五包香烟比五斤猪肉难多了

  • 1024 3
    2024-08-17 19:27

    大兵团作战热闹啊

  • 2024-08-24 18:53

    不抽烟我也要五包烟,那可是硬通货。

  • 2024-08-21 07:16

    太精彩了!

历史的侠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