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大决战中林总的指挥控制篇,今天我们讲林总的机断专行篇。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在探讨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时候,更多的是盯在林彪不想打锦州而想回师打长春上,认为这是他在战略战术上的短视。而对他在指挥用兵上的精妙,特别是机断专行打廖耀湘兵团,了解的不多、探讨的不多。
实际上,在打完锦州战役后,中央军委指示东野的下一步作战目标是打锦西葫芦岛。而林彪认为,“如我攻锦西,须准备海岸边与敌12个师作战,地区狭隘,我兵力用不上,敌则扼原有强固工事抵抗,战斗不能很快解决”。而廖耀湘兵团此时则很有可能“乘虚进占锦州,使我既打不下锦西,又未能歼灭向锦州前进的敌人”。因此,林彪建议放弃打锦西葫芦岛作战方案,改打廖耀湘兵团。于是,我们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刘亚楼对林彪和罗荣桓说:林总、政委,锦(西)葫(芦岛)作战方案图准备好了。
林彪回应说:我的意见,放弃锦葫作战方案。廖耀湘兵团已经向西扑过来了,何不顺手牵羊,诱使廖兵团深入辽西,分成几块吃掉它。命令十纵死守黑山、大虎山,为主力部队到达争取时间,攻锦州部队第二、三、七、八、九纵,炮纵和一纵主力,休整十天计划取消,立即隐蔽东进,从两侧迂回包围敌人。独立二师以四天的行程赶到营口,切断敌人的海上退路。
针对林彪的话,刘亚楼提醒说:原来军委的意图,是要我们先打锦西、葫芦岛,改变方案是不是要等军委复电?
林彪回答说:时间紧迫,重要的是不能失掉战机,一面报告,一面部署。”
最终,林彪的这个不打锦葫而改打廖耀湘兵团的作战方案,一经上报,立即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高度认可。回过头来看,没有林彪的这个机断专行,便不可能有辽西会战的快速全歼廖耀湘兵团,辽沈战役至少还要推延相当长的时间。
第一,林总的这个机断专行,体现了他对战争勇于担当负责的一面。
一场大的战役,首要的便是作战目标的选择与确定。锦州战役结束后,按说,乘着塔山阻击战的胜势,接续在这里打锦葫战役,顺理成章、顺风顺水。由于地理位置较近,作战准备也较便利从容。然而,林彪却能从锦西葫芦岛敌凭海固守工事坚固,我大兵团不易展开作战的实际角度出发,毅然决定放弃中央军委既定的锦葫作战方案而改打廖耀湘兵团。
要知道,这样大的决战,改变中央军委的作战意图,这是需要相当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的。我们不妨类比一下,同半个多月前林彪不想打锦州而改打长春一样,这次却来了个不想打锦葫而改打廖耀湘兵团,这些都是明显与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相悖的。如果没有过硬的担当负责精神,一般人是绝对不敢这样改变军委的决策部署的。
而同样让我们感到叹服的是,先期林彪不打锦州改打长春的想法,受到了中央军委的狠批,而这次不打锦葫改打廖耀湘的机断专行,却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高度肯定。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统帅部是多么的实事求是!是多么的高度军事民主!
第二,林总的这个机断专行,体现了他高人一筹的抓住战机的一面。
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抓战机是最能考验一个高级指挥员能力素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这种大的会战,战机更是难寻,绝对是稍纵即逝。而林彪恰恰精准地判断出了廖耀湘犹疑不定的一面,判断出了廖耀湘准备实行总退却的作战意图。一般人以为,廖耀湘猛攻黑山、大虎山,明显的意图是冲着东西对进重夺锦州而来。然而,林彪却把这当作一个绝好的战机,认为锦州没被攻克的时候,廖耀湘显示了消极磨蹭的一面,而锦州被攻克,他反倒来劲了猛攻黑山大虎山,用林彪在《大决战》中说的台词就是“见鬼了”。
战机出现了怎么办?首先,按常规和组织程序报中央军委审批肯定来不及,因为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仅电报往返再加上翻译的时间,战机很有可能就错过去了;同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作战准备肯定也来不及,因为原先是按照打锦西葫芦岛的方案进行的部署和准备。于是,就像我们在大决战电影中看到的那样,林彪为了抓住战机决定与时间赛跑,甚至是先斩后奏,一面报告一面部署。
回过头来看,哪怕是林彪稍有迟疑或决策摇摆,战机就彻底失掉了,廖耀湘兵团很可能就退到营口或是沈阳了。
第三,林总的这个机断专行,体现了他能精准把控战场局势的一面。
战机抓住了,如果部队部署和行动跟不上,那最终还是达不成理想的作战目标。我们看,林彪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打破大战后必大休整的惯例做法。林彪要求攻锦州部队的第二、三、七、八、九纵,炮纵和一纵主力,立即取消十天休整计划,即刻隐蔽东进以两侧迂回的方式杀向廖耀湘兵团。同时电令梁兴初的十纵和一纵的一个师,牢牢守住黑山大虎山,为主力部队到达争取时间。
其次,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的名义给部队发了一个特别的政治动员令。动员令上明确要求各部队以“一口气吃掉敌人七八个师至十数个师,一次俘虏敌人七八万至十数万”的空前雄心,“以勇猛果敢、前仆后继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疲劳的精神,争取大胜,争取全歼东北蒋匪军,解放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透过这个“一口气吃掉敌人七八个师至十数个师,一次俘虏敌人七八万至十数万”的动员令,给我们的感觉这哪是那个精于算计、比较持重,不打险仗的林彪呀?这完全是一个大开大合的林彪,完全是一个顺应战局发展勇于打前所未有大决战的林彪。
下一篇我们讲大决战中林总的乱中取胜篇。经典的台词是:“这个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欢迎关注与指正。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当时打锦州还是打长春,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决定的,并非林帅战略能力不足。
“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是战神林彪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应当时技术条件的克敌制胜的战术原则。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本来应该由师、团一级,至多不超过军一级的军事主官概括总结出来,却有劳他这位总司令来完成这些“形而下”的具体方法。在他沉默寡言、惜言如金的背后,对这些战术原则的贯彻却长了一张“婆婆嘴”。四野部队中的同质化、均质化现象相当突出。其实,六大战术原则中,只有“三三制”是纯战术的,其他则偏于战役,当然是在战术基础上的战役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彪还是中国现代战争意义上的“大数据”鼻祖:攻击锦州能把兵力配置精细化到营一级;在胡家窝棚的仓促遭遇战斗中,仅仅根据战斗缴获中:被俘人员官兵的比例(官>兵)、长短枪的比例(短>长)即推断出此地为敌人的高级指挥机关。这些功力恰与40年后,以色列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史学家马丁·范克里韦尔德在《战争指挥》里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 正因为这种实力和战功,即使受他“叛逃”事件的影响,在历次裁军中,四野部队得到保留的最多,重点建设的部队最多。
林总威武!
林彪元帅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