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跨界造车的“风”吹得真是够大了啊。
乐视、苹果、戴森、五粮液、格力、恒大、创维,做电视的、做房地产的、做互联网的、做手机、空调等各种行业巨头,虽然它们处在不同领域,却都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跨界造车”大军行列。
今天(9月1日),雷军就在社交平台公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注册资金100亿,法人就是他自己。
不只是他,历经五年坎坷,格力电器终于也搭上了新能源的“车”,董明珠再度燃起了造车梦。至此,国内的家电巨头们海尔、美的、格力、长虹、海信、TCL、创维已悉数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难道“造车”就没有门槛吗?
虽然这些巨头们有着充足现金流和丰厚的资源,但对于造车来说,也是有一定挑战难度的。
毕竟,在这条路上,充斥着太多的血和泪。
比如,贾跃亭为造车一路狂奔,代价是失去了曾经市值千亿的乐视;戴森斥近200亿元巨资造车试水,最终却因单车成本过高而无奈官宣造车项目流产。
我们可以看到,造车,是一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支撑,同样还需要企业有着高效整合供应链资源的能力。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备受资本青睐,持续热门的赛道,我们个人投资者该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呢?
我个人认为,要重点要抓住新能源车的“心脏”,也就是动力电池。
因为新能源车是一条完整且非常庞大的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很重要,其中处在上游的“动力电池”被称为是新能源车的“心脏”!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9GWH,根据SNE Research的预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5年将达到940GWH,2020-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45%。
那么对于这种高成长、高波动性的板块来说,投资个股风险较大。我们可以通过指数基金进行投资配置。
目前市场上有一只专门投资新能源车电池的指数,那就是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是从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中选择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相关股票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A股市场中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成分股均为细分行业龙头,以大市值为主。该指数的50只成分股平均市值为860亿,前十大成分股中有7只市值超过千亿,这说明该指数在选股上以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大市值个股为主,能够比较好的体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也能看到该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合计占比达到了63.56%,集中度很高。
最后,我们说,市场指数其实就是一篮子的股票。用一定的原则选出符合要求的股票,然后定期调仓。而新能源电池作为一个高波动,高成长,高景气度的指数来说,一次性投资的波动较大,适合采取定投的方式进行配置。
只要市场景气度还在,投资逻辑没变,那么就一起做好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