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常温超导封印!镍基材料杀出第三极

七彩蘑菇汤 2025-02-18 14:59:55

中国科研团队一记重拳砸碎了物理界的高压"魔咒"!当全世界还在用极端压力"驯服"超导材料时,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团队直接掀翻牌桌,让镍基材料在常压下实现零下233℃的超导性能。这个被《自然》杂志火速收录的成果,正在改写人类对高温超导的认知边界。

超导江湖的格局正在被中国团队改写。过去138年,人类仅发现铜基和铁基两种常压超导体系,而这次镍氧化物的突围直接杀入"第三极"。更狠的是,这项突破直接捅破了超导研究的天花板——在常压环境下,仅需零下233℃就能触发超导态。对比传统超导材料动辄需要零下250℃的极寒环境,这相当于把应用门槛从北极圈搬到了东北三省。

玩的就是原子级微雕艺术。研究团队祭出的杀手锏,是在纳米尺度上玩转"原子乐高"。通过自主研发的超强氧化薄膜生长技术,他们硬是把原本需要高压环境才能稳定的原子结构,"打印"到了常压基底上。薛其坤团队的豪横在于:整套实验设备都是国产货架产品改装而来,这种"用菜刀雕出核弹头"的操作,直接把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焊死在巅峰。

这场颠覆背后藏着更疯狂的野心。团队现在盯着的是液氮温区(零下196℃)——这个被称为超导应用"黄金分割线"的温度节点。一旦突破,超导电缆、磁悬浮列车、量子计算机这些科幻场景将集体照进现实。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团队这次全程使用自主研发设备撕开技术壁垒,这意味着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整条技术链都攥在自己手里。

现在压力来到国际同行这边。当海外实验室还在高压装置里折腾时,中国团队已经用常压方案开辟了新赛道。这场超导革命的终局,或许就像薛其坤说的:"我们不仅要改写教科书,更要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0 阅读:50

七彩蘑菇汤

简介:关注前沿科技,享受科技生活